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反思

2018-06-11张智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校体育反思

张智敏

摘 要:人文素质教育体现的就是“人”与“文”二字。“人”指的是以人为本,“文”指的则是以文化人。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高校体育教育日渐受到重视,但其中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仍存在一些漏洞需要教育工作者反思和改进。以前的人只关心温饱,然而现在温饱问题已得到解决,教育不再是饿虎扑食般地一味灌输,而是从细节、思想、精神上进行细枝末节的熏陶。要使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 人文素质 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051-02

1 高校体育教学中缺乏人文素质的原因

1.1 传统观念的束缚

至今,许多高校仍然受传统观念束缚,重文轻体,对于体育教育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高的重视,相较其他文理类课程而言,体育教育仍被视作一门附加课程。这一现象的产生跟传统的轻理论、重实践的思想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遥远的古代,当意大利萌芽人文精神之际,我们还处于封建环境之中,尽管有过百家争鸣的思潮出现,但并未从实际上改变社会风气。人文素质是人文精神的延展,人文素质追求的不单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俗话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说的就是只有外在的能量,但缺乏内在的素质的人,在当今这个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上,这类人显然是要被超越的。也正是如此,培养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才显得至关重要。

许多高校教育仍以实践课程为主,更有甚者没有开设体育理论教学相关的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下,高校学生理所当然地把体育课程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这种状态所造成的影响便是学生本就匮乏的人文素质只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越来越薄弱,越来越不值一提。也许在校园内还不能看出拥有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学校不是一生的住所,有朝一日学生总要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到那时如果才意识到人文素质何等重要,似乎为时已晚。

1.2 教学模式老套,缺乏创意

今时不同往日,墨守成规并不是发展自我的良药,只有创新才能有所改变,老套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渐显露,缺乏创意的教学所产生的效果只是差强人意,在这个人人都在追求创新的年代,在这个人人都懂得追求理想生活的年代,教育已不能坐以待毙、画地为牢。不少高校教学模式仍在沿用最陈旧的一套,固守着“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思想,却忘记与时俱进,跟着时代传道、跟着时代授业、跟着时代解惑。规矩是人立的,不同的阶段应该立不同的规矩。就好比一个人的成长,青少年时期规矩就是重在学习、不能早恋;成年之后的规矩则是要有底线、成家立业。任何阶段都有规矩,但规矩的产生是随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故此,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主要就是因为教学模式守旧,缺乏创意。人文素质本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品质,定格的时代不同,人文素质所蕴含的内涵、意义、价值也截然不同。一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素质被普遍认识为是一种象征着自由的艺术精神;再如新中国时期,人文素质的内涵则是对追求温饱、追求幸福的囊括。因此,现今的人文素质也应该有所发展,和平的年代,人人都应该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尤其是当代的高校学子,面临就业,面临不一样的未来的这些学生,理应培养并提升内在的人文素质,然而,许许多多的高校却恪守传统,不肯创新教学模式,禁锢着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人文素质迟迟得不到提升。

1.3 学生对人文素质的价值缺乏认识

许多高校的学生虽然欣然接受体育教育,但对于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却十分陌生。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并不能发现自己需要提升人文素质,再加上繁重的课业萦绕了整个校园生活,学生更难抽出时间去发展自身的人文素质。大多数学生对人文素质这一概念是模糊茫然的,更多的人只知道“人文”的基本含义,却不知道人文素质对一个人气质的培养有多重要。埃文斯曾在书中写过:“一个难题就是一位好老师,如果一开始就忽略了答案的某一细节,以后,它随时都可能给你带来麻烦。”正因为从一开始,高校体育教育就对人文素质的教育采取旁观态度,才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人文素质的价值,无法找准基点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2 反思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2.1 改变定式思维,推进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说明教育从未停滞不前,仍在不断改善之中,对于现在的问题和缺陷我们不能气馁,而应该趁时代的优势努力改良现状。其中,定式思维是首要改进目标。定式思维不只是在人的行动思想中有所体现,在当今教育中也有明显特征,例如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迟迟不见创新,尽管已提出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方法,但真正贯彻落实的屈指可数,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定式思维对教育的阻碍是不可置否的。定式思维,顾名思义,总是沿着某一个方式方法不断重蹈覆辙,做没有任何创意的日常,这种思维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教育都是不利的:对学生,定式思维会禁锢学生的想象力,妨碍学生的自主创新,使学生丢失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教育,定式思维会将教学模式固定化,使教育教学死板、枯燥。现在,体育教育刚刚在各大高校兴起,热度尚未减退,这种关键时刻如果还任由定式思维捆绑,只会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止步不前、望而却步。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改变定式思维,使体育教育更为活跃、富有创意、富有吸引力。其次,在这个大力推进落实素质教育的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也要顺应时代潮流,扩大自身优势,进行理论与实践共存的教学,使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学时,教育工作者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理解何为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所能带来的帮助是什么、拥有了人文素质会有什么不同……只有将人文素质的核心观念和内容深入到学生心中,学生们才会为了培养和提升自身人文素质而进行刻苦研习。

2.2 通过人文性教学改变现状

所谓人文性教学,就是区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新型教育方式。人文性重在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培养人文素质的两个重点。人文性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一是推行人文化课程。体育教育同样需要教材,在教科书中讲解体育教育的内涵和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类别的体育教育课程,使书面知识更加富有深意,更具有人文性,从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渲染。二是进行人文化活动。体育教育中可以举办的活动不胜枚举,在活动中尽量表现出人文价值来,使得学生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众都能从中受到启发,进而达到将人文素质这一概念深入学生学习环节中的目的和效果。

3 結语

自高校推行体育教育以来,高校的学习面貌已有了初步改善,至少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这一隅之地。体育教育中蕴含着深刻、丰富的人文素质内涵,如今,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这一块虽还欠缺许多条件和对策,但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反思、总结,一定能早日创造出符合时代的教学体制。

参考文献

[1] 吕坤.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J].中华少年,2017(4):223-224.

[2] 陈世洋.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现与思考[J].才智,2016(29):152.

[3] 文东伟.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研究[J].高教学刊,2015(9):87-88.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高校体育反思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