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018-06-11尹沛王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气排球可行性体育教学

尹沛 王霞

摘 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多种新兴教学项目层出不穷,存在着热门项目人满为患、边缘项目无人问津的局面。排球运动作为传统的三大球项目之一,普通学生热情逐渐降低。本文结合传统硬式排球和气排球的特点分别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气排球是应群众需求而生的新兴排球运动,能够让参与者充分体验排球的魅力且亲和力很强,具有教学多样化、安全性和持续健身性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硬式排球,气排球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将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气排球 体育教学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038-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universities, a variety of new teaching project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and there is a situation of popular projects and marginal projects. Volleyball is one of the three traditional ball games, and the enthusiasm of ordinary students is decreas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nd balloon volleyball respectively. And analyzes its feasibility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lloon volleyball is a new type of volleyball which is born for the needs of the masses. It can make the participants fully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volleyball and have a strong affinity.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safety and continuous fitnes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volleyball, the performance of balloon volleyball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will be even higher.

Key Words: Balloon Volleyball; Physical education;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目前,高校體育教学存在着热门项目人满为患、边缘项目无人问津的局面。而边缘项目之所以缺乏学生热情一定有自身的原因,无论是对于运动项目自身还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都时不我待。排球运动是一项团队竞技运动,能力强的球员可以发挥很强大的作用,而水平差一些的球员也可以做出自己的重要贡献,团队之间的战术配合和攻防博弈是这项运动最大的魅力所在。传统的硬式排球对于排球基础要求较高,无论是垫球、传球、扣球甚至是完成配合都要求参与选手拥有一定的技战术水平,这就使得排球运动上手的门槛相对于其他运动来说有所增高。此外,硬式排球与身体属于硬接触类型,在球速较快的情况下,球与身体的接触反馈同样使得很多人对这项运动产生了畏惧感。传统硬式排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体验到排球的真正魅力,受限于硬式排球的特性,大多数学生只能接触点排球的皮毛,例如学会垫球、传球、扣球、发球等基础动作。而需要深入体验团队协作时,往往一、两个回合就死球,甚至完全不能接住发球。然而气排球的出现明显改变了这一现象,这项运动针对大众的需求将传统硬式排球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优化,既保留了排球运动本身的运动特点,又降低了难度和门槛,是顺应潮流、积极主动求变化的表现。将气排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能够为排球项目带来新的生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气排球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气排球”为关键词通过CNKI检索获得了3篇参考文献;以“高校体育”为关键词检索CNKI获得1篇参考文献。

1.2.2 调查问卷法

2018年3~4月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调查问卷12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11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2.5%。被调查者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调查范围涉及全专业全年级学生。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和Word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该校大学生对传统硬式排球的接受程度分析

由表1可知,该校大学生喜欢并乐于参与硬式排球项目的学生占比例很低(<30%),不接受硬式排球的学生超过七成。这表明,硬式排球在该校几乎没有群众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尝试过传统硬式排球但接受不了的学生占比约为32%,这说明排球运动作为一项传统的团队协作型竞技运动项目被人们广泛熟知,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大部分人敬而远之。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传统硬式排球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硬式排球需要参与者用手臂、手掌、手指与球发生硬接触,在激烈的竞争中,基础薄弱的队员存在极大的受伤几率;其次,硬式排球材质偏硬、球速较快,非专业运动员很容易对其产生恐惧感;最后,接受过相关训练和基础较弱的队员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差距,彼此很难融入。因此,在只接受基础练习的大学生群体中,硬式排球的竞争力显然无法与篮球、足球、乒乓球甚至是瑜伽相提并论。

2.2 该校大学生对气排球的了解程度分析

由表2可知,气排球在该校大学生中相比于传统排球更受欢迎,占比超过七成。本文中已经谈到,排球运动被人广泛熟知,但受限于硬式排球对参与者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等要求,使得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但是,调查结果表明气排球在该校大学生中同样有较高知名度。此外,气排球与传统硬式排球相比有诸多改进,更加适合普通学生。气排球与传统的硬式排球相似,但气排球球体柔软、具有较好的弹性、球网低、场地相对也较小,因此对于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要求并不高,同时,气排球由于自身特性,显著改善了人们对于排球的畏惧心理,能够被广泛接受。可以说,气排球是针对非高强度竞技人群的有效改进,具有健身、竞技、趣味等多种特点,非常适合日常锻炼、娱乐和教学工作。所以,气排球的兴起势必在未经专业排球技战术训练、身体素质一般的普通学生中刮起一阵“排球风”。

2.3 气排球和传统硬式排球的接受程度分析

由表3可知,气排球在受访学生中最受欢迎,而传统硬式排球相比之下接受程度差距极大。气排球和硬式排球都喜欢的学生占比约32%,说明排球运动即便在大学生这类未经专业训练的学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结合约26%的中立态度以及19%完全不喜欢排球运动的调查结果,说明排斥排球运动的学生并不是主体,而气排球在该校相比于传统硬式排球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气排球若成为排球专项课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2.4 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4.1 气排球具有优秀的可教学性

气排球相对传统硬式排球来说,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球速慢、死球少、攻守转换次数多等特点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多样化。在基础动作的教学过程中,两人一组的垫球、传球练习可以更加有效。有资料表明,相同时间内气排球的教学效率显著高于使用硬式排球的教学效率。在这一条件下,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对于这项运动的热情也会随之增加。

此外,由于上述原因,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应增加更多的团队竞技项目,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排球运动的魅力。而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后,经过一代一代学生的口口相传,排球运动将不再边缘化,能够被广泛认同和接受。

2.4.2 气排球的安全性

气排球质地柔软、球速慢、擊球方式简单、撞击力很小,因此参与者完全没有手指受伤或手臂疼痛的风险,也不存在对于接球的畏惧心理,相对于传统硬式排球来说,对人体以及周围环境都有很强的安全保障。

2.4.3 气排球的健身价值

气排球的运动量并不大,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主的综合性供能的运动项目。我们知道,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提高人体代谢水平和心肺功能;气排球死球少、连续性强的特点也使得参与者可以长时间进行身体移动、弹跳、扣球、拦网等动作,自身肌肉力量、骨骼强度、韧带稳定性和韧性等都在这一温和的运动中逐渐得到提升,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积极而正面的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气排球的出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排球运动,同样的,气排球教学也更受普通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在高校进行气排球专项课教学是极其可行的,不仅在教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连续性、趣味性以及学生的成就感,而且对教学过程的安全健康也更有保障。然而,即使增加了气排球教学,排球项目边缘化的现状也不是迅速就能改变的,因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重点培养对气排球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他们在学生群体中传递良好口碑。

(2)举办气排球校级比赛,并广泛宣传气排球运动。

(3)聘请气排球专业人员来学校打表演赛,并增加他们与学生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气排球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朱唯唯.怎样打排球[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2] 宋元平,马建桥.排球运动技能学习分析[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3] 黄晓东.高校体育选项课项目选择与个性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137-140,159.

[4] 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849-850.

[5] 黄阿海.论气排球创新特色及在高校的推广[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109-112.

[6] 蔡志源.气排球的基本技、战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228-289.

[7] 王革.软式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48-249,252.

[8] 王建民.对软式排球技术教学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122-124.

猜你喜欢

气排球可行性体育教学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关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气排球教学的研究
湘潭市高校气排球发展现状调查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