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广东高校体现广东地方特色的研究

2018-06-11徐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权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

徐云

[摘 要]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必须坚决按照大纲要求,突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诉求,尊重和服从教材的权威性、统一性。同时,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广东高校的教师可适当讲一些广东发生的人和事。而广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则为多样的教学提供了可能。因此,广东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既凸显整体、全局又体现广东地方特色其实是题中之意。

[关 键 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广东高校;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28-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行教材是站在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整体高度来看待中国近现代历史,是历史课,更是政治课,它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也是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唯一教材,有着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各地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无条件执行。但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经济、政治、文化等变迁都有明显的地域性,各地的历史发展也是大同小异,同一性中有多样。现行教材为了突出整体,同时限于篇幅无法完全兼顾各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不过我们教师却可以在课堂上既尊重全局又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一、体现广东地方特色的必要性

(一)现行教材的权威性与灵活性

首先,现行教材的权威性来自于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教材编写组阵营的强大,这是过去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所没有的。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审议专家”政治级别之高只能高山仰止。而具体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2015年版本,以沙健孙教授为首的首席专家就有五人之多,而主要成员则有九人之众,可谓星光灿烂。无论政治上的重视程度还是编写阵营的强大都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现行教材的权威性还在于全国所有高校都使用而且只能使用这本教材,教材的唯一性更加体现了它的权威性。

权威性只是现行教材的其中一个特点,而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则是这个教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2007年出版以后,为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课题组分别于2008年1月、2009年5月、2010年5月、2013年7月和2015年8月对教材进行了修订。而今年,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又组织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还特别增加了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可以预计教材未来还会有多次修订。

(二)过去教材的缺点和优点

过去的教材,从《中共党史》到《中国革命史》全国并非使用统一版本,而是各省自己编写教材。它的缺点不言自明,那就是各地教材编写水平参差不齐,政治水平高低不一,影响了它的权威性。但它们的优点十分突出,那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各省地域上的差异。

两种教材孰高孰低?当然是现行教材为高。但现行教材并非尽善尽美,编写组其实也意识到此点,因而多次修订,展现了他们与时俱进的灵活性。但这种灵活性只体现了时间而非空间上。而在空间上、地域上体现一定的灵活性是有必要的。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广东高校有必要体现广东特色

现行教材是站在中国整体的高度来看待近现代历史,但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发展也是大同之中有小异,统一之中有多样。

广东高校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广东,广外、华师、华南农大等广东省属高校是如此,中大、华工等教委直属大学也大体如此。学生的就业去向也主要是广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定位是政治课,且每个老师面临的都是大课堂,在中学时学生又学过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位教师都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凸显广东地方特色其实是题中之意。很难想象广东和别的省份,比如西藏的教师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整齐划一,没有任何差别,例如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广东是主角,重点讲授自不待言,而西藏高校的教师显然要增加讲授西藏人民在1888年和1904年如何两次反抗英国的侵略。比如,同样讲辛亥革命的爆发,四川、湖北、广东的教师就应该照顾到地域差异,四川的教师要多讲保路运动,湖北的教师多讲武昌起义,广东的教师则多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中林觉民的《与妻书》可为重点。如此,统一性与多样性相得益彰。

而广东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占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则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体现广东地方特色提供了现实可能。

二、如何体现广东地方特色

下面粗浅罗列一下需体现的广东地方色彩历史事件和人物知识点。

1.在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古代史中有必要讲述广东与中原的关系,比如西汉初年的南越政权。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尤其是鸦片贸易、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割让与租借香港的三个条约等。

3.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广州花都区客家人,有关他的家世背景及其早年经历就要详细介绍。事实上,学生中可能就有来自花都的,有的还是花都秀全中学毕业的。

4.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看似与广东无关,实际依然相连。比如,游说李鸿章派遣中国最早留美学生的容宏便是广东香山人(今中山市)。正因为容宏对家乡的拳拳之心,这两批留美幼童全都来自广东,其中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詹天佑。

5.甲午战争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广州人。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他的弟子梁启超则来自广东新会,人称“梁新会”。康梁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文化上影响深远,当然要详细介绍。

6.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是广东香山人,当然是要大说特说的历史人物。他的家世背景及其求學经历与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有极大差异,这是他能成为“革命的先行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当年孙中山的重要助手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汪人才俱佳,少年英雄,晚年却投靠日本,堕落为近代中国最大的汉奸卖国贼,其历史跨度长,个性复杂,经历多变,如此难得的反面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岂能放过?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本营是广东。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改组后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均在广州召开。黄埔军校则是国共合作的典范、两党将星的摇篮。中国共产党的两位杰出将领叶挺与叶剑英都是广东人,前者来自广东惠阳,后者来自广东梅县(今梅州)。

8.中国最早从事农民运动的共产党领袖,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五任所长彭湃是广东海丰人,毛泽东则任第六任所长。土地革命战争的三大武装起义之一是广州起义。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虽然失败,但朱德却率军于广东潮州三河坝成功阻击敌军,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并发展壮大,数月后于井冈山会师,革命形势为之一变、一日千里。

当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广东并非主战场,但琼崖纵队、东江纵队也依然留下了他们的历史足迹。而广东子弟兵十九路军则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福建事变中书写了他们的光辉形象。

9.在改革开放中,广东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四大经济特区广东有其三。1992年春天,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号角,将改革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东的经济尤其对外贸易在全国举足轻重。相信广东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尤其改革和开放中仍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体显广东地方特色并非要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成广东近现代史纲要。只是对广东发生的事件和人物多讲、详讲,增加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让学生倍感亲切,也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更有实效。

此外,不限于教学中突出广东地方特色,还可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广东尤其是广州和珠三角的近现代历史名胜。比如广州就有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大元帅府、黄埔军校、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十九路军纪念公园、万木草堂、广州农民运动农讲所、广交会等。而中山的孙中山故居,南海康有为故居,新会梁启超故居,林则徐销烟之虎门离广州都近在咫尺,路途并不遥远。三大经济特区的交通也十分方便。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既增加了历史知识,又大大增强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历史观的教育效果,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必须坚决按照大纲,突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诉求,尊重和服从教材的权威性、统一性。同时,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广东高校的教师可适当讲一些广东发生的人和事。而广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则为多样的教学提供了可能。

◎編辑 武慧慧

猜你喜欢

权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民主的悖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