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教学设计,必定有满意的课堂效果
2018-06-11万丽
万丽
[摘要]以冰心的《纸船》教学为例,阐述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走进诗情、感知诗情、体味诗情、深化诗情、传送诗情、“分”享诗情。利用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以学生为中心”参与式的教学过程中充分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展示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取得满意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教学设计;蓝墨云班课;纸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64-01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堂好课必定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会带来什么样的课堂效果呢?下面我将以《纸船》教学案例来谈一谈。
《纸船》是冰心的早期作品,写于1923年的《纸船》,是冰心面对大海,以赤子之心,寄情于慈母的诗作。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分析了教学内容后,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对诠释诗人情感的作用;通过学习,能够理解诗歌‘托物言志的写法”为知识目标。以“能够运用诵读技巧,准确表达情感;能够通过别样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为能力目标。以“领悟母爱,体验人间亲情,感受美的熏陶”为情感目标。以“准确理解和把握诗歌‘托物言志的手法”为教学重点,以“学习本诗构思新奇,大胆想象,运用别样方式表达情感”为教学难点。
本次课我安排2学时,设计了一“寻”二“诵”三“品”四“画”“五”叠六“评”的教学环节,具体设计如下:一“寻”。课前我在蓝墨云班发布任务,请学生搜集關于母亲、母爱的诗词、歌曲以及篇章等。上课时先展示检查学生上传在班课里的资料内容,并加以肯定,选取学生比较集中的资料尤其是诗歌资料,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诗情中。二“诵”。在诵读环节,先请学生欣赏名家的诵读视频,然后自读,迅速划分好节奏,采取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的方式,并及时鼓励学生的诵读效果。“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本首诗歌简短易懂,感知诗情不难。三“品”。熟悉了诗歌内容,随后进入课中探究,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抢答,把诗中每一节的关键字找出来(叠、抛、梦),再分任务给各小组分析讨论,找出各小节中的关键词。在讨论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理解和学习诗人大胆想象、大胆构思的“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体会“纸船”在诗歌中“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的意义。更进一步知晓诗歌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的典型特征,从而体味了诗情。四“画”。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为母亲画像”。由于学生不是学绘画的,没有什么绘画基础,因此我放宽要求,只要是与自己母亲相关的、能第一时间让学生忆起母亲时出现的词语、画面都可以作为他们作画的对象。可以画出来,也可以说(话)出来。绘画结束后,请各小组推荐一至二幅作品上台展示,推选出来的优秀作品通过扫描仪投放在电子黑板上,并请作者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作品的源起和要表达的主要内容,还请其他组的学生进行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绘画,通过讲述,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想念和感恩。五“叠”。在活动基础上,我顺势提出,冰心的纸船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挚爱,我们也可以亲手叠一只船送给我们的母亲,并试着写一首小诗,哪怕只有一两句也行,“装扮”自己的小船,作为下周日“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我告诉学生,我们的纸船不用“抛下海里”漫无目的,我们可以拍照上传,让小小的船儿带去我们的思念与爱意。通过布置此作业让学生用实际行动传送诗情。六“评”。本次课我利用了蓝墨云班课,科学多元地进行评价,既有老师的总体评价,也有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还有同学之间的点评深化。学生的课前、课后任务完成后云班课会自动呈现经验值,对现场诵读、当场展示以及当众点评的学生我也让学生助教给予加经验值。学生的付出能得到及时的加分肯定,因而快乐学习,快乐分享。
总的来说,我通过走进诗情、感知诗情、体味诗情、深化诗情、传送诗情、“分”享诗情让学生领略诗歌的曼妙,用诗情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对母亲的更加关爱,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语文即生活。最后我以“语润心灵,文以修身!”的话语结束我的课。
我的这次教学,借助蓝墨云班助手软件实现了一定的翻转和补充。课前云班平台辅助学生自学,让学生完成课前任务;课中利用抢答、手机摇一摇等功能选入诵读,课后利用云班平台评选作品,课堂表现及时加记经验值。轻松、自由、有趣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熟练运用扫描仪、电子黑板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直观而便捷地辅助我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参与式活动教学让课堂不再沉寂,利用“为母亲画像”的别样方式展示和传送学生情感,真正实现语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在此教学中我注重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诵读、表达等工具性与寓教于文的人文性相统一。加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有效提升。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需要诸多综合能力的艺术。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充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需要我们确定好教学目标,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清楚“教什么”“为何教”“怎么教”。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熟练地将诸多要素有序合理地进行安排,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与学在和谐中相长。
教学设计之于课堂就如同建筑设计于建筑,我们要使它坚固,使它美观,更要使它实用!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