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工电子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教学效果分析

2018-06-11陈杨徐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效果

陈杨 徐帅

[摘要]阐述基于电工电子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铁路专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详细分析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工电子;新形态教材;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026-01

一、电工电子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特点

电工电子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是为铁道机车、铁道车辆、铁道通信信号以及铁道工程大型养路机械等铁道学院各专业高职学生进行电工电子课程一体化教学建设而编写的配套教材。

该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具备以下特点:(1)在章节的编排上采用项目实验的形式,将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相融合。(2)新形态一体化教材配备有专业制作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根据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制作成动画以及根据元器件的接法用法、维修方法拍摄成的视频。(3)教材采用彩色印刷,各种电气设备及元器件的实物图片视觉效果更好。(4)教材编写中加入铁路相关专业知识,更适合铁道学院各专业学生学习使用。

二、电工电子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了解本教材在铁路院校电工电子课程中的使用效果,以本校铁道机车车辆系城轨车辆专业为例,进行了一体化教材应用的教学效果分析。

(一)对象及方法

以本校铁道机车车辆系城轨车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高职城轨车辆2017级的80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将高职城轨车辆2016级的7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

分别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考试成绩分析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表设置了个方面的内容:对课本的兴趣、课堂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学科认知,教师教学方法。共设10道题,分值设为:“非常喜欢”3分,“喜欢”2分,“一般”1分,“不喜欢”0分,总分30分。对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满意程度分为三级:在20分到30分之间算“满意”计为1级,在10分到20分之间算“比较满意”计为2级,低于10分算“不太满意”计为3级。

实验组发放80份问卷,共回收80份问卷,对照组发放79份问卷,共回收78份问卷。统计两次回收的问卷调查表,分析结果如表1。分析发现:学生对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满意程度明显高了许多,这就说明电工电子新形态一体化教材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工电子的热情,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课上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课后看书查找电子资源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不再“光听不说,光看不做”,而是“边学边做”,真正实现了基于教材的电工电子课程一体化教学。在一体化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的人数也减少了,忙着做实验,讨论实验内容和出现问题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对课程的喜爱程度也提高了。

(三)考试成绩分析结果

高职城轨车辆2016级和2017级的学生电工电子课程开设时间相隔一年,每个年级的学生在课程学习完分别进行期末考试,考试相隔一年,但采用了同一套试卷。对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考试成绩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对表格中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采用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进行一体化教学后,学生的及格率由原来的60.7%上升到71.3%,优秀率由原来的3.8%升高到12.5%,平均分由原来的57.3上升到69.7。学生的电工电子课程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綜上所述,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成绩,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为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改革作出了较好的示范。我们本着“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实践方向,能力为主”的目标,采用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进行一体化教学,适应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帅.电工电子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方案设计[J].阴山学刊,2017,4(2).

[2]陈德新.扩招前后学生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2007,20(1).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S].国发[2014]19号.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电工电子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高职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现状与研究
关于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初步探索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