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民族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6-11于文萍
社区民族工作是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也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涌入城市,形成特定的居住与生活圈,逐渐成为一个个有特色的民族社区,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将城市治理与社区民族工作相结合,是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对西安市Y社区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当前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好的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解决之道。
一、西安市社区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国家民委、民政部2011年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区民族工作的意见》,指明将城市民族事务落实到社区工作中。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领域的系列讲话精神构成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为民族工作新局面提出行动指南。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目前全西安市,汉族人口有732.99万人,占98.90%,西安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有51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常住人口9.5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1%;其中回族6.5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68.3%,满族1.0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1.3%,人口上千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土家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等。西安地处中部、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地区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也成为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城市之一,2010年普查数据显示,西安市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的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34.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27.7%,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47.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9个百分点,净流动人为107.4万人,这表明西安市流动人口流量加大,而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47万人,增长了22.08%。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西安市民族工作,特别是对社区民族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从西安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看,全市各区县均有少数民族分布,莲湖、雁塔、新城、碑林区四区有7.17万人,形成了大分散、小聚集的格局,具有典型的城市民族工作特点。[]因此,加强西安市社区民族工作研究,对西安市城市发展、民族团结工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西安市Y社区民族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西安位于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地区的结合处,是西北地区交通门户和枢纽站,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地位,因此,成为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城市之一。而Y社区位于西安中心城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流动人口逐年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涌进西安,聚集在少数民族社区,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人口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主要从事清真餐饮业等临时工作,所以没有办理暂住证的意识或者不去主动办理暂住证、居住证,使得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而我国出台的关于流动人口的優惠政策和措施,由于他们的流动性较强,也无法落实,从而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二)社区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经济利益纠纷
Y社区主要以回族为主,居民靠屠宰、经商等生活,包括清真餐饮业和清真牛羊肉经营业,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这些传统店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直接影响他们的经济收入;在清真牛羊肉经营中,回族居民通常直接在店铺门口宰杀,造成街道两旁脏乱差局面,引起其他居民的不满与投诉,回族居民不能规范化经营,造成许多经济纠纷。
(三)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西安市莲湖区Y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回族社区,但是也有少部分汉族人口居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回汉人民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但是也有一些矛盾冲突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导致的冲突和矛盾。社区回族居民主要以清真餐饮和牛羊肉经营为生,而餐饮店开在小区通道两边,时常会有餐饮废水从门前下水道排除,或者直接在店门口屠宰牲畜,影响人们出行和社区居住环境,经常会因为卫生问题遭到汉族居民的投诉;其次对于回族居民的信教问题,汉族居民不是非常理解,无意间伤害民族感情,此种情况时有发生。
(四)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困难
Y社区是典型的回族社区,但是与城市的汉族人口交流交往过程中,经常有一部分汉族人口认为,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几乎和汉族人口一样,生活、就业方面没有什么差别,不需要再享受特殊的政策优惠和保障,这容易导致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不能落到实处。其次,该社区少数民族主要是自主经营,很多是流动人口,没有固定且长期的居住场所,所以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险无法落实,也没有合理的通道去解决。
(五)居民不遵守社区管理制度引起的矛盾
为了管理社区各项事务,制定社区管理办法,本着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原则,要求每一位社区居民都要遵守该规定,也是社区居民的义务和责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居民不遵守管理规定,在公共场所随意搭建临时铺面,影响其他居民的出行和正常生活,有的居民占道经营,对社区管理带来极大不便,还有的居民不注重社区环境,在公共场所乱扔乱置生活废弃物,占用公共道路或公共休闲场地,严重影响社区的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而由于这些问题所引发的矛盾冲突不断,对社区和谐、民族团结产生不良影响。
三、完善西安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社区民族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民族工作研究制度。Y社区属于典型的民族社区,定期研究该社区民族工作,便于及时作出适当的民族工作具体方案:成立民族工作专门小组,定期研究民族工作,讨论、学习民族工作相关精神,了解民族工作开展情况;研究民族工作,及时调整民族工作实施方案,做好沟通协调工作,解决民族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尤其是外来人口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信息详细登记,对各种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对特殊人口做好重点登记管理,做好民族工作的信息保障基础。建立走访制度,社区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走访,了解居民生活情况,对特殊家庭给与帮助与帮扶,解决居民生活、学习、就业、家庭等各方面的困难。建立双向服务制度:落实民族政策,必须为社区居民服务;当居民正当利益受到重大损害时,社区需全力提供帮助支持;社区居民家里有下岗失业的,优先介绍优先提供公益性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积极引导、鼓励少数民族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共同参与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做到社区和居民之间的双向服务与帮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站工作落实情况,社区和辖区民警要定期入户查访,把办理暂住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外来流动人口办理好暂住登记和暂住证,掌握暂住人口的底数和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好外来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工作。
(二)推进社区民族工作法治化。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把握十九大提出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学习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中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民族工作法治化。形成法治思维,重视基层民族宗教工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民族工作在法律及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范围内进行。全面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就意味着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执法者,不管是谁,只要违反了法律,都应该受到法律的追究。因此,要强化对民族工作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雷火剑:《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努力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2期。]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在传统节日、饮食、丧葬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在开斋节、古尔邦节为社区各族群众放假。依法加强清真食品管理,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妥善处理群众投诉,有效规范清真食品市场秩序。
(三)加强民族工作宣传力度。
首先,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社区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离不開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的方向。我们要在社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进回汉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其次,加强法律宣传工作,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区,利用国家宪法日、宗教宪法宣传月等时间,开展法律宣传工作,要让社区居民学法、懂法、知法、用法;举办法律讲座,普及法律知识,用法律保护居民合法权益,利用社区公众平台等媒介宣传社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民族宗教管理条例等,让居民了解社区管理规定并遵守相关制度,共同建设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最后,强化民族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民族宗教理论知识学习,组织社区居民参加民族团结进步、宗教知识法规等知识学习,形成各级领导带头学的良好氛围。
总之,做好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有利于切实形成各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居民间交往交融,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与氛围,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者单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作者简介:于文萍,女,陕西宝鸡,硕士,云南师范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