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游泳训练竞赛体制的比较研究

2018-06-11万久博敏许风坤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训练游泳

万久博敏 许风坤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中国和日本的游泳竞赛、训练体制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中国竞技游泳落后的原因,以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更是为中国竞赛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从游泳运动员的选材到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再到运动员的管理及各周期训练的运作方式,这才有了中国竞技游泳的整体水平提高及国际竞争力。并且是运动员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基础。

关键词:训练 竞赛体制 游泳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c)-0019-02

1 影响中国竞技游泳发展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中国各级游泳工作者对游泳项目越发的重视,从游泳运动员的选材到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再到运动员的管理及各周期训练的运作方式,这才有了中国竞技游泳的整体水平提高及国际竞争力。虽然中国游泳的整体竞技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是同世界前列国家相比还是有所差距的,究其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原因。依中国的国情不同,中国教育科研事业的投入主要靠政府出资,但是,中国的科研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无论是以前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还是现在的“有效训练”的原则,都是学习的国外先进训练理论,没有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游泳队的竞技游泳训练模式,没有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训练理论。

第二,运动员选材原因。运动员的选材包括身高、臂展、指距等身体形态,这些指标是是运动员的先天条件,并且是运动员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基础。但是因种族差异,中国的优秀游泳运动员同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体育强国还有所差距。

第三,技术原因。国家游泳中心各级游泳工作者对运动员躯干核心肌群的稳定性一直在不断探索,因为技术的差距,运动员的核心肌群稳定性没有得到强化和维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力的传导不能给肌肉的运输提供保证,这就提高不了有效利用率,并以此达到整体协调发展的目的,这也导致了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

第四,训练原因。游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教练员没有彻底意识到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实施高质量的长期、系统有氧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与有效强度训练相结合这一训练理论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导致中国游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发展缓慢。

第五,理论指导原因。运动训练学指出,对于所有的运动项目而言,建立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理论是教练员进行运动训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长期训练目标、训练计划,并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的训练方法及手段。就游泳项目来说,不同的国家产生了不同的训练理念,中国和日本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包括地理资源、人口基数以及体育制度等方面,这些差异导致了在不同的国家产生了不同的运动训练理论。

高捷在《中国竞技游泳赛制改革的研究》中提到,中国的竞技游泳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体制方面一直沿用的就是前苏联的竞赛模式,没有独立的、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竞赛模式。主要还是以游泳训练为主,没有以赛代练等各种训练模式,而且竞技游泳比赛模式单一,除了每2年一届的游泳世锦赛、短池世锦赛、全国游泳冠军赛之外,每4年一届的全国运动会就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赛事活动。中国竞赛体制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竞赛密度低,竞赛类型相对单一,训练与竞赛没有有机结合,竞争程度低等方面,这都影响着中国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提升。

2 中国的游泳训练竞赛体制

2.1 中国的游泳竞赛体制

中国现行的游泳竞赛训练体制是以中国国情出发建立起来的“集权型管理体制”,其特点就是政府管理型体制,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及体育管理等制度的制约,中国对运动训练竞赛的组织采用了政府管理型体制。其训练体制是依据“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指导思想建立由政府管理的三级训练网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主要是全运会赛制,体现出社会主义竞技体育集中统一的原则。

2.2 中国的游泳竞赛体制及改革

国家体育总局各下级训练单位制定长期训练计划及竞赛计划,游泳项目也包括在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的全面改革开放以及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竞赛体制局限性慢慢显露,由于中国的竞赛体制受国家经济的制约,这也限制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失去了竞赛原有的活力,限制了竞赛的多种功能。

针对这一限制条件,拓宽竞技体育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建立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与国际接轨,大力推进竞赛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产业化,提高中国的竞赛质量,发挥体育竞赛的多元功能。游泳作为所有运动项目的奥运大项,其项目种类繁多,参赛运动员多,单一的竞赛模式满足不了运动员对比赛的需要。因此,游泳竞赛改革的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产业化是中国游泳竞赛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3 日本的游泳训练竞赛体制

3.1 日本的游泳竞赛体制

日本游泳训练竞赛体制与其竞技体育体制相一致,与中国竞赛体制不同,属于“社会主导型的管理体制”,国家没有设立常年的国家游泳队编制,运动员是以学校和俱乐部的形式筛选出来的,组织游泳联盟负责全国的竞技游泳管理以及竞赛的组织,日本国家游泳队编制是每次在国际大赛前对外公布选拔标准,组织比赛,根据比赛成绩组成临时国家队成员。并且日本国家队每次设立1~4名主教练,主教练人选的确定有一定的资质要求,根据要求,经过协会主席从中挑选提名,日本泳协批准,其他国家队教练根据成绩及推荐来确定。在日本从事游泳训练的大学游泳运动员,其训练的主要动机是对游泳项目的热爱,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成绩与大学奖学金和补助没有直接的关系。日本竞技体育和西方大多数国家竞技体育体制相似,属于“社会主导型的管理体制”,以学校训练为主,学校与俱乐部相结合的体制。

3.2 日本的游泳训练体制

日本竞技游泳训练以學校业余训练为主。由于日本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所以日本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设有游泳馆,日本的小学是培养游泳爱好者的摇篮,日本的中学是培养奥运选手的基地,日本的大学是培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下一阶段,和日本的大学一样,日本的游泳俱乐部也是培养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基础单位。北岛康介作为奥运冠军的日本高水平运动员,其就是一名大学生。因为日本的教育事业比较发达,国家对教育的经济投入比较大,所以竞技游泳的训练基地可以推广到学校和俱乐部,因为学校和俱乐部都拥有优良的体育训练设备,并且在日本的大学,大多设有体育奖学金,这种政策对日本的中学体育特长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日本也没有体校这一训练单位,各级各类学校都拥有自己的游泳馆,对培养学生的游泳爱好及游泳训练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1)基于中国正在发展的体育大国这一特色国情,中国游泳训练竞赛体制主要是“集权型管理体制”,受国家政府的束缚,训练模式单一,竞赛体制单元化,亟待改革。

(2)日本竞技体育和西方大多数国家竞技体育体制相似,属于“社会主导型的管理体制”,以学校训练为主,学校与俱乐部相结合的体制。

(3)目前我国游泳训练竞赛体制应从单一的体校体制为主向以体校系统为主多元培养方式相结合的方向改革。

(4)学校体制是日本游泳训练竞赛体制发展比较成功的关键,对中国学习和借鉴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捷.中国竞技游泳赛制改革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3] 孙雷鸣,胡汩.中国竞技体育竞赛体制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33-34.

[5] 赵戈,袁浩然,林洪,等.中国游泳小组赴日情况报告[J].游泳,2002(5):2-7.

[6] 刘志敏.中日竞技体育的兴衰与两国运动训练体制的比较[J].体育与科学,2002(3):66-69.

猜你喜欢

训练游泳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