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校汽车营销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索

2018-06-11沈仪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汽车营销教学实施一体化教学

沈仪

[摘要]汽车行业的逐渐发展壮大导致市场对汽修专业人才求贤若渴。简单分析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及优势,描述当代高职院校开展一体化教学迫在眉睫的现状,并列举实施一体化教学所遇到的瓶颈,分析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汽车营销;一体化教学;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128-02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及市场对汽修专业人才的需要犹如草木之渴望甘霖一般急切,且具有依赖性,因此汽车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便显得重要。各大高职院校作为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及实施后的成果反馈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各院校首当其冲的任务,在实施中反思,亦是各院校需要去总结的,并以此作为创新的基石。

一、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汽车行业在我国兴起后,我国一度成为汽车产业大国,汽车的消费额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且汽车市场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仅局限于销售额,后期的服务费、维修费,其他连带消费等亦占据了民用消费的大部分。如今,各大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品牌间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营销手段来支撑及维持,如果依旧墨守成规,以传统的销售模式培养学生,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二)国家政策要求

就我国现状来看,职业技术的发展速率早已远远超过了职业本身的发展速率,其中,亦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速率,导致供需市场严重失衡,企业对人才的考核与要求严苛,而毕业生专业业务水平不足以满足企业对其岗位的高标准、高要求。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便是学校对储备人才的培养不到位,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业务水平都无法在质量和数量上满足企业及社会的需求,因此,国家大力支持各职业高校与相关企业合作,采用“产学合作”这一模式来促使学校与企业一同完成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确立了相关教学培养目标,并因材施教,设计相应的教学实践课程以提升每位学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来满足社会、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进而提高国家年轻一辈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一)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一个易被教师混淆的误区。大多数教师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是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再在实践课上锻炼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在理论课上对枯燥无味的知识产生了反感,接收到的理论知识不到整个课程的三分之一,而在进行实践课时,因理论课与实践课严重脱节,学生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点遗忘,并不能实现用理论指导实际,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教育理念,不仅如此,这样的教育模式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

一体化教学不仅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且十分注意学生的实操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对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营销相关能力后,不仅需要学生能有效利用理论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还需要学生亲自参与汽车的制作过程,进而加深对汽车整体构造的了解,而一体化教学正是迎合了上述要求。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最终表现形态为受教育者所获得的、预期的职业能力,并且把职业能力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传统教学理念中匮乏的,也是一体化教学的突破口。

(二)加强市场建设

企业在与校方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被教育的主体,必然会在毕业前获得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由学校组织集体实习前的培训,既能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很快汲取往届学生的实习经验,也能使学生在后续的实习生活中很快融入社会工作中,并从中学会实践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为学生能快速成为社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适应社会,并为汽车营销行业建设做出贡献。

(三)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脱节

随着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成熟,校企合作的模式必将摆脱以往的松散性及随机性,而逐渐趋于一种稳定的、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企业为适应时代对人才不同的要求也能及时与合作的各大高职院校共享,从而使学校对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掌控占据有利的指导地位。

高职学校虽然具有强大的理论知识背景,但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是远远无法满足企业所需要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学校的设备设施远不及企业,而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便有效弥补了学校与社会衔接的空缺,能很好地形成资源一体化的优势,从而培育对行业发挥促進作用的全面型高质量人才。

三、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一)贯彻一体化教学理念

当前职业院校汽车营销专业课程授受过程中,广大教师虽然已经针对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进行探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旧有很多学校一体化教学只停留于概念中,并未真正被当作教育过程的重中之重,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因此拖滞,进展缓慢。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依旧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操课。另外,大部分高职院校尚无足够的实操基地供学生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且汽车营销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过硬,还要有善于与人交际的能力,以及能够结合企业状况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及对市场宏观掌控的素质。这些能力培养的欠缺,亦是各大高校的通病。不仅如此,学校多以学生的理论成绩作为考核项目来评定学生,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应用的能力,既阻碍了教师挖掘培养学生学习的正确方法的可能性,也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建立一体化教学体系

学校响应国家政策及市场需要,开展一体化教学,但在实施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体系。无相关的一体化教学理论指导书籍,亦无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的研究指导,因此,教师在执行一体化教学战略时很容易陷入误区,从而影响一体化教学成果,在营销专业课程的安排和制定上,不能系统且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授学,更无法有效地为学生发掘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无法发挥职业院校的本质优势。

另外,加强师资力量也是建设一体化教学的重要一步。就目前院校的状况来看,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属于理论知识丰富,而专业实践能力不足,无法系统且全面地教授学生,使得一体化教学的落实不全面。建设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师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除课程外的专业相关技能,并考取相关证书,逐渐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一步一步完善一体化教学体系。

(三)开展职业技能比赛

技能竞赛作为一种丰富学生身心的半娱乐半考核的活动形式一直深受各高职院校的青睐。在开展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各校举办职业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仅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也能让各高校摆脱以理论知识选拔人才的思想束缚,通过比赛的实操能力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比赛选拔出优秀人才,也更能够符合企业、社会对行业专业能力的标准,学生亦能更有自信地进入企业,从而发挥出个人特长。

(四)信息共享

如今社会已是大数据时代,各高校将一体化教学建设成果通往互联网共享,相互借鉴经验从而思考自身不足与如何优化教学教育一体化,达到共同建设、共同促进的新局面。

在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的趋势下,为国家及社会提供优质的专业人才已经迫在眉睫,如何更好地、快速地开展和实施一体化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成绩便成为各大高职院校乃至教育学者的首要任务。综上所述,各职业院校明确意识到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育人才,并为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做出努力。

參考文献:

[1]边伟.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4):89-92.

[2]董晓丹.职业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4):15-16.

猜你喜欢

汽车营销教学实施一体化教学
高职汽车营销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融合的探究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情境教学法在高职“汽车营销”课程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体验式营销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场及时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