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论基础、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2018-06-11姜秀华
姜秀华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主要承担着培育“红专并进”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任务,开展高层次的课堂教学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感染力和现实的召唤力。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互动已经进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团体的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些层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探索有效的课堂互动是增强理论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目标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互动;立论基础;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001-03
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主要承担着培育服务社会主义事业的“红专并进”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因此,思政课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度和灵魂的归属感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根基是否牢固,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多年来的思政理论教学,由于受到错误理念诸如拜金、功利、个人主义等的挑战,加上国际国内各种思想多样多元交锋的影响,其效果今不如昔,发人深思。为增强思政课的理论说服力,提升学生群体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国务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明确提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高效的课堂互动已经广泛进入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视野。
一、高职思想政治课课堂互动的立论基础
开展课堂互动有着丰厚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主体实践的思想为思政课理论教学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提供了哲学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为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方向为其提供了现实诉求。
(一)马克思认识论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决。”列宁也认为,“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的交错点等于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人的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高职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承担着系统地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的主要任务,是要用主流的价值观占领学生的头脑,充斥学生的心灵深处。这种间接经验也是人类社会知识传递的一种必要途径,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诚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由此可见,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也是知识建构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的科学性,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参与其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和把握。课堂互动作为一种最有效的实践方式,是提升知识有效迁移的主要途径,也是彰显理论生命力的重要载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实践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物质变精神”和“精神变物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将一定的社会理论、观念、精神、价值转化为人们的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转化为人们的行为动机。然后由具有一定思想理论所指导的人们进行各种现实的活动。另一方面,人们经由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改变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物质形态的同时,……总结和提炼出一定的精神,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大学生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统一的阶级共识,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但是,在实际的高职思政课理論教学实践中,重理论、轻能力的错误理念导致部分教师忽视实践教学的功用,一味追求理论的高大上,学生难于接受,不易消化,进而失去了学习理论的兴致。
(三)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现实诉求
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先进的国家要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为适应新形势下培养思想上过硬、政治上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需要,在高校开设了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称“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本身理论抽象、生涩难懂的特点,部分学生懒得思考,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为让学生能够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共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明确提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要求,包括课堂实践层面的课堂互动,这是国家层面的方向性指导,也是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现实诉求。
二、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学校层面:理念缺位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专业性技能型人才为使命,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果的标准往往也是以专业为核心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的水平。基于以上的办学宗旨,少数高职院校重视专业技能,轻视理论教学也就不足为奇。以专业强校的办学宗旨使然,往往偏重专业性技能的培养实践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在教学基地、经费保障、活动开展等层面受到限制;公共基础课,面对全校学生面广人多,占有一定的教学学时,由于专业强校的驱动,有些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学校层面理念缺位,不被重视。何况专业实训、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是一种显性的活动,短期内可见成效,而思政课教学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滋养,是隐形的漫长过程,组织工作复杂,涉及全校各个系部和教学部门。在各种诱因作用之下,目前的思政课理论教学对鼓励教师开展高层次的课堂互动力度不够。
(二)教学层面:组织失位
由于扩招和专业教师匮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目前在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多采用合班制,虽然教育部有明确规定严格控制班级人数,提倡小规模化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班级组织失位,合班教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其中之一便是课堂上以讨论和对话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很难顺利开展,学生众多,教室空间巨大,无法有效传递发言学生的声音,无法同时与众多学生产生及时的回应等,致使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对话被迫夭折。教师懒着组织,学生懒着互动。最后,“满堂灌”成了无奈之举,但是效果可想而知。而课外的实践教学,组织起来也是很难到位。教师力不从心,一个人无法掌控上百人的队伍,出于安全考虑,许多教师沿袭保守教法,采用理论讲授的方法,力争把理论讲透、讲清、讲深,至于学生层面的吸收效果只能是“修行在个人”,无法在理论的传授过程中与学生成为共同的理论思考者和知识建构者。
(三)教师层面:思维错位
马克思说人的类本质在于自由自觉地活动,主体性是人的能动性的根源。教师的天职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知识的有效迁移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内化程度。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这样说道:“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向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让他们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而长期以来,理论课教师习惯了“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理论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是,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充斥着整个社会,挑战着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观点的接受。高职的思想政治课面对的是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群体,他们理论思维能力不够,但是感性思维活跃,倾向于行动,不喜欢思辨。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主体的实践活动,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往往由于迫于教学任务的繁琐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的本质上是教师激发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师中心角色依然是许多高校教师特别是像思政理论课这样的合班课组织形式的保守做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三、高职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实践育人理念,激活课堂互动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体现人的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人的主体能动性从根本上规定着人的发展状况。培养人、塑造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把培养对象的“主体”彰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体性,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执行者,让学生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活动本质上学生主动接受,自我建构的能动过程。马克思说人类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客体更是主体,只有激发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高职生相对于普通本科生来说无论其基础文化知识还是理性思维能力都比较薄弱,因而他们接受抽象理论的能力有限,但是他们的操作实践能力很强,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质疑、去解决,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和科学性,坚定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自觉形成无产阶级的阶级共识。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主体、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与问题的共同思考者,树立实践育人理念,把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网络实践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互动是教学实践最主要的承载形式,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充分激活课堂互动的积极因素,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辐射力不足的有效途径。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监控课堂互动全过程
黑格尔曾说:“人应该尊敬他自己,并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解读“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最根本的还是“在人”。换句话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培养具有高度文明素养的现代人。现代人应该具有黑格尔语境中的“最高尚的东西”,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是“促使学生获得最高尚的东西”的主渠道和核心载体。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的过程中将实践教学纳入其中;一线教师要学会转变教学模式,学会当导演,让学生当主角,点燃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个部门。为避免重复、交叉、无用功,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总体科学布局,加强针对性是提升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构建适应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和健全各项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长效性。实践教学课程化是有效的载体,教学目标、教学学时与学分、组织形式、指导教师、考核评价等都要形成相应的机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来对待,形成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互动补台的实践体系,可以有效节约有限的校园资源,充分挖掘实践教学资源的育人功能。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内驱力
有人曾说:“衡量教师劳动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为此,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落地生根的关键因素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实现实践育人目标必须建立一支学科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优化、师德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现在的年轻教师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的输出模式,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理论方面的储备较多而实践知识的储备相对短缺,这一现状势必影响到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理论层面讲得头头是道,但是无法开展相应的有效的课堂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群体深化所学的知识,为此,多措并举提升教师层面的实践教学能力是提升整个实践教学工程的核心因素,一方面,可以通过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载体有效提升承担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管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亲身感悟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再次搭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和感受人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用青春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篇章。
研究表明,只有“那些经过人们深层次而不是肤浅的思考之后所产生的态度变化会更加持久,更能对抗反击,并且能影响行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后继有人,坚定当代大学生无产阶级的阶级共识,实践教学可以证明学生思维的真理性,可以验证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课堂实践、课外实践、校外实践等可以提高锻炼当代大学生感知社会的能力和解决时代问题的能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的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王树荫.新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
[4]列宁.列寧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王晓霞.列宁灌输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J].传承,2015(6).
[6]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王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8]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9]邱柏生,董压华.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