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绿色发展、生态农业战略的对策研究
2018-06-11张里阳
张里阳
【摘要】盐城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和建设用地资源最丰富、海洋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的地区,发展前景广阔。
为此,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在两海两绿”战略框架下就沿海滩涂的改良、利用和保护提出对策建议,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全面推动盐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全新解决路径。
【关键词】生态农业;对策;改良;利用;保护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及“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这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农业道路”是一脉相承的。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过程中,近年来,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并严重威胁到生存环境,因此,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已经开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盐城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和建设用地资源最丰富、海洋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的地区,发展前景广阔。
绿色是盐城的自然底色,生态是盐城的最大本钱。在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大美湿地,水韵盐城”是“两海两绿战略”的题中应有之意。要做好“绿色转型、绿色跨越”这篇大文章,必须在滩涂开发过程中牢固树立“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开发、优化发展,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既不能因为开发而削弱生态环境保护,又不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借口而无所作为。在滩涂开发中,应当确立保护生态不是包袱而是机遇的意识、保护生态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的思想、保护生态不是片面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进“两海两绿”战略的落实。
按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要求,近期将有超过270万亩的沿海滩涂被开发利用,远期围垦面积可达700万亩,其中60%被规划为农业用地。在生态优先的背景下,要做好滩涂农用土地资源的改良、利用和保护,不仅要提高新围滩涂地区农业项目的环保准入标准,严格控制生产效益低、环境负担重的农业项目在滩涂落户,实现滩涂环境污染治理由“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变,还应当从加快盐土农业升级转型、促进滩涂循环农业构建、打造滩涂绿色农产品品牌三个方面着手,实现新围滩涂农业用地改良方式的绿色化、利用模式的绿色化和增效途径的绿色化。
一、以盐土农业升级转型为先导,推动新围滩涂改良方式的绿色化
传统的滩涂土壤改良是通过水稻种植或淡水养殖的方式,以水压盐、换水排盐,逐渐使土壤盐分降低的过程。但是,滩涂种植业的化肥、农药和养殖业残留的饵料、防病药物和粪便等造成了滩涂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水体污染进一步引起了滩涂海岸侵蚀,土壤退化,局部的生物多样性受损。同时,传统滩涂改良方式所需要的大规模工程措施,也造成了滩涂原有水土特征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盐土农业是以盐渍土壤为基底,立足本地农业资源条件,开发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并进行产品深加工,最终形成多元化产业链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它改变了滩涂传统的深沟宽渠、大水大肥的改良模式,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内的水土特征和生态系统,遵循了大自然的自有平衡和内在规律,使沿海滩涂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实现了滩涂农业资源的原位开发和盐渍土壤的绿色化改良,是当前生态优先背景下滩涂改良利用的最佳途径。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研究院所的共同努力下,盐土农业已在品种选育、标准化栽培、基地建设、环境控制和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市场影响力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在滩涂湿地生态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下,必须加快盐土农业的升级转型,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盐土农业的生态效益,以生态效益撬动经济效益,全方位提高盐土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治理能力,推进新围滩涂的绿色化改良。为此,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提高盐土农业的生态效益。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在新围滩涂地区建立盐城自己的盐土农业研究基地,筛选和培育具有土壤改良和湿地修复功能的动植物品种。加强科研项目投入资金,以科研项目引导产业技术创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开发高生态附加值的动植物资源,探索和完善其深精加工工艺,提高经济的附加值,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二要增强盐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发展盐土特色植物种植业的同时,大力培育特色植物精深加工业及耐盐经济林产业,全方位提高盐土农业的生态治理能力。在稳定发展耐盐蔬菜、特色中药材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中草药加工出口产业。实施百万亩生态经济防护林工程,加强耐盐碱林木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推广,改造低产低效林果,重点推广薄壳山核桃、白榆、白蜡、竹柳等耐盐树种,着力培育滩涂特色经济林产业。三要拓宽宣传渠道,强化消费者对盐土农业生态功能的认可,扩大市场规模。要借助各种媒体渠道,如网络、电视、报纸等,大力宣传盐土农业和盐土农业产品对滩涂生态湿地的保护作用,增加普通民众对盐土农业的了解,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购买盐土农业产品就是保护沿海滩涂”的消费理念,激起人们的消费热情,扩大盐土农产品的市场规模。
二、以循环农业体系构建为目标,确保新围滩涂利用模式的绿色化。
近年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资源、牺牲生态、恶化环境为代价的,带有掠夺式开发的性质。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农业内部物质能量交换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能,改善了农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清洁环境,同时提高农产品安全性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强化新围滩涂农业用地的生态保护,必须在新围滩涂地区探索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为此,应着重加强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在沿海滩涂研究和推广农牧循环的生态种养模式。坚持“畜田匹配原则”,按照土地承载生畜排粪量来科学布局畜牧场。在畜牧场内建设厌氧发酵池和沼气发电系统,用于满足养殖基地用电需求,同时将粪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变成天然的有机肥,通过地下管网进入灌溉渠,与灌溉水混合后进人农田,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二是大力推广节能、节水、生態、安全的现代水产养殖方式,打造绿色水产产业链;传统水产养殖方式给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水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迫在眉睫。要着力发展海参、鳗鲡、克氏原鳌虾、杂色蛤、梭子蟹、海蚕、紫菜等七大优势主导产品,积极推进百万亩滩涂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与加工业、休闲渔业、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生态高效产业链。三是研究和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降低种植业对滩涂生态环境的负担。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机械,逐步降低秸秆收集、打捆的成本;研究并解决将秸秆收集打捆后,进行堆闷发酵,并生产达到奶牛过腹标准的黄贮饲料的技术关键点。发展“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辅料+青贮黄贮饲料+生物燃料”四位一体综合利用模式。四是大力发展农旅结合的生态观光模式,积极探索农业生态旅游。利用滩涂和农村丰富的风、光、渔等资源优势,建设集行、游、住、食、购、娱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并配套建设沼气工程,为园区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洁净的能源,形成以沼气为纽带,实现农产品生态种植、沼肥养鱼、沼液喂猪等具有生态园特色的滩涂湿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三、以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为抓手,促进新围滩涂增效途径的绿色化
在沿海滩涂发展绿色农产品,有利于滩涂生态的保护。一方面,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上,往往注重选择抗病性好、养分转化利用率高的优质多抗品种,客观上减少了动植物本身对养分和药物的需求,促进了化学污染物的减量投放。另一方面,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使用环境友好型控释肥、缓释肥、有机肥和经济绿肥,同时,还广泛应用植物病虫害的生态防控技术,如水稻蛛网防虫技术等,减少了农药投放。
利用沿海滩涂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是滩涂农业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随着长三角等地经济的长足发展,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消费市场对于绿色农产品的需求空前旺盛。利用沿海滩涂洁净土地资源发展绿色农业,打造滩涂绿色农产品品牌,是优化我市农产品结构、打造外向型农业大市,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力举措。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当前的重大发展机遇,审时度势,加快绿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滩涂生态产品影响力,让绿色农产品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优势项目。为此,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滩涂名牌农产品推荐认定,树立绿色品牌信誉。以滩涂绿色稻米、耐盐蔬菜、大闸蟹和优质牛羊肉等为对象,针对目前我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组织开展优秀绿色名牌农产品评选工作。积极推进省级绿色名牌农产品的评选认定,对现有绿色品牌进行整合,切实解决“多、乱、杂、弱、小、散”的现状,通过评选认定,推出一批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绿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借助媒体宣传,提升绿色品牌形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路边广告牌等媒体进行绿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宣传名牌战略、名牌政策、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农产品展销平台、投资洽谈会和旅游节庆等机会,大张旗鼓地开展沿海滩涂绿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三是扶优扶强滩涂绿色龙头品牌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继续加大对滩涂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注重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和聚合作用。针对当前滩涂区域的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和支持支持龙头企业在沿海滩涂建设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配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形成完备的滩涂绿色农产品产业体系,打造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滩涂绿色农产品品牌体系,从而推进绿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壮大。
滩涂湿地是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也是我市宝贵的生态资源,它不仅提供了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防止海岸土壤侵蚀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滩涂生态环境。在滩涂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中,通过加快盐土农业升级转型、推动滩涂循环农业构建、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三管齐下,构筑以生态农業为主体的环境保护之堤,为滩涂碧海蓝天保卫战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生态就是竞争力。进入新时代,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更要创造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我们要立足于广袤的沿海滩涂,保持历史的耐心和发展的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把荒滩变成绿洲,让百姓尽享生态之福、尽享生态之美,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绿水青山”,在拼搏奋进中体现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