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应用
2018-06-11焦盼盼
焦盼盼
摘要:中原民居建筑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累积沉淀的重要文化内容,而影响文化形成的因素同样是由自然与人文两方面个共同构成的,对于中原民居建筑文化而言,不论是建筑文化本身还是衍生出的文化精神特质都是值得当下艺术设计教育不断学习与应用并继续传承下去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入探究中原民居建筑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
关键词:中原民居建筑文化;艺术设计;教育;传承
引言:
建筑是文化、审美、设计等等艺术的一种集中体现,建筑文化的出现往往蕴含了包括人文、情感、地域等多种因素在里面,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结合独特的地域地貌而形成的,对于艺术设计教育而言,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如何将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特色反应到艺术设计教育中,并通过教育实现传承与应用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要综合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特性、形成的因素与艺术设计教育的交叉结合以及具体的运用策略等多个方面去深入探讨。
一、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特性与形成
中原民居建筑文化是由不同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合成的,而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之间,多以地域性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民居特色中,地域性起到了几乎主导的重要作用。
(一)地区传统民居特性——地域性
中原民居建筑中地区传统民居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地域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地区传统民居主要按照两种类型划分,一种是基于平原地域的合院式建筑,另一种则是基于高原的窑洞式建筑[1],除此之外,南北文化、地形特色的不同,还衍生出诸如山地类型或盆地类型的传统民居等等,结合同样地域不同气候之间的差异,具体的建筑风格,如院落的大小、屋顶的设计等又有了细微的差距,最终共同汇聚成为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成为中原民居建筑的重要一部分。
由此可见,中原民居建筑最大的特性,就是地域性,除此之外,在空间布局上,也有其独特的特性,如对于倒座、大门的位置设计,前院、厢房的具体安排等等,都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与特色在里面,而相比较之下,豫西、豫东、豫北地区的民居布局则更加重视气候因素,如高墙窄院的设计样式,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二)形成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
建筑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探讨,一般情况下,自然因素决定了设计的基本框架,而人文因素则补充了设计的大致内容,加入情感与艺术手法的表现,添置建筑文化中建筑的细节,最终汇总成为中院民居特有的建筑文化。
在自然因素方面,我国国土之大,涵盖地域众多,不同地域之间受到光照、气候、地形、以及当地的建筑材料影响,固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的建筑模式。如院落式的建筑与吊脚楼式的建筑,就是两种基于不同自然因素印象下的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2],自古以来,海岛与渔村、草原与帐篷、树林与木屋,都是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之下,逐渐形成的,最为适合当地自然气候的建筑类型。
除此之外,建筑材料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如对于我国古代而言,木是建筑的主要材料,不论是架构还是装饰,都需要用到木,可以说木在我国古代是建筑架构体系的基础,但是相比之下,西方则更多的选取石为材料,因此西方的建筑多为柱式,且雕刻文明世界。
在人文因素上,影響的内容相对则更为全面,如宗教信仰对于建筑风格的影响,不难发现,不同宗教之间的建筑文化不同,建筑风格往往相差甚远;风俗也是影响建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少数民族围着篝火跳舞、吊脚楼的民歌等等,都会对于建筑文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礼制对于建筑的影响,古代会将建筑划分到代表身份地位的象征中来,不同的身份地位,无论是生前的居所,还是逝去后的陵墓建筑,都有着严苛的要求[3]。
二、艺术设计教育中建筑文化的应用现状
建筑文化的展现实际上就是一种关于“真实”的展现,对于建筑文化的追求,实际上也就是对于真实的追求,因此对于艺术设计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相比较之下,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建筑文化应用却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
(一)对于建筑文化的轻视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成形和发展相对于国外而言,起步较晚,二十世纪初,艺术类院校才开始招生,并根据国外的教学经验,吸收借鉴,并开始进行教学,初始教学内容都是以抽象的艺术教学为主,即西方艺术教学理论为主,很少对于中国传统艺术进行展现,对于建筑文化,更是有一种轻视心理,认为建筑艺术不属于艺术设计,进而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设计教育中并没有出现建筑文化的身影,依然也谈不上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逐渐发展成形并开始壮大,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教学活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入课堂,但是与此同时建筑设计由于其卓越性、庞大性及内容的复杂,依旧没有受到广泛重视,且应用的力度远远不够[4]。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借外国文化,设计中的不足逐渐显露出现,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的同时,传统教育的弊端也被诟病。
(二)仍存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观念问题
即便到目前为止,我国就艺术设计教育方面,依旧还是以国外的艺术理念为基准,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发挥空间很小,很不利于建筑文化整体在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与应用,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很可能会出现学生以西方艺术视角为主评判传统建筑文化,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流失。
三、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结合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特性与当下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截止到目前为止,对于中原民居建筑文化进入艺术设计教育中,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并逐渐加以应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教育内容,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文化将继续前行,而其传承与应用,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传统文化的把控
无论是中原民居建筑文化本身还是构成民居建筑文化中的地域性建筑文化,都彰显了属于地域与时代特有的文化与风情,并且这种彰显如同烙印,深深刻在建筑文化的里面[5]。对于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学习与应用,实际上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把控,是对于传统文化中建筑文化的一种传承。
除此之外,建筑不仅仅是框架,还有一些装饰、雕花等内在的元素,这些元素的背后,同样是庞大的历史体系与文化象征,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这种内在元素往往更能够焕发出处于不同时代下的独特魅力,也更加有利于后续继续深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西方艺术文化不同,这种学习不会让学生有一种西方艺术高高在上的错觉,因而也不会产生文化错位导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尴尬境地,同时也有利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6]。
(二)对于生态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理解
中原民居建筑很少会对于气候、环境产生影响,反而会根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来调整自身,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比较重视的艺术与环保、生态之间的关系构架。如何通过学习中原民居的建筑文化,进而对于现代建筑文化乃至其他文化产生思考与影响,将环保、生态的理念融会其中,并进一步衍生成为新时代下新的文化传承体系。除此之外,中原民居建筑文化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进行学习与传承应用后,结合当下的现代技术,对于新时代建筑体系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助力。
(三)历史与情感的更深层碰撞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情感,来源于历史的传承与现代的发展,将中原民居建筑文化融合其中,无疑是在艺术设计教育当中填入了极大文化内涵,在对中原民居建筑文化进行学习与审美时,学生很容易带入情感,将民族情感与艺术审美糅合,进而迸发出新的火花,独具民族特色的思维与审美的艺术设计。这是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艺术教育中会产生的历史与情感的更深层碰撞[7],与此同时,对于中原民居建筑文化而言,艺术设计教育的应用无疑会打破传统与现代、建造与设计之间的隔阂,形成创新,在对历史继承的同时,也是创新的最好表现。
四、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际应用策略分析
无论是对于中原民居建筑文化,还是对于艺术设计教育而言,两者的融合与互相融会贯通的应用,终将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中国特色,是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因此,如何实现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际应用的策略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将建筑文化拆分并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中
诚如上文所言,对于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学习涵盖了自然、地域、人文、情感、历史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十分庞大的课题,想要透彻的学习,是要不断积累与深入的钻研,但是对于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而言,这种学习显然并不适用。因此在两者互相结合,深入探究时,首先应当将建筑文化进行拆分,揉碎了再加入到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解、学习并应用,才能够达到极好的效果。如就自然因素对于建筑文化产生的影响,可以与其他传统文化中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的相关内容相结合,并与一些民俗故事、古代历史相穿插,让艺术与艺术之间产生交流的同时,将课堂内容扩充,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自然愿意深入的去学习了解与掌握,进而形成深刻影响,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应用[8]。
再如对于建筑装饰如雕花一类的,可以与艺术设计对于传统文化中传统图形的学习相结合来共同学习,从彩陶纹饰衍生到建筑装饰,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包容万象的包容性,另一方面,对于教学本身而言,这种扩展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的进一步认知与在实际应用中的艺术衍生,并能够将建筑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互通,进而产生新的想象与设计灵感。
(二)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
中原民居建筑文化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设计教育又始终以西方艺术为基准,因此,要加强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传承外,除了将文化糅合到日常的学习中,產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外,还应该加强艺术设计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中华文化承载了几千年的光阴,不断的文化在这其中起源、发展、壮大再衍生并被传承,艺术的背后必然是庞大的历史支撑,而历史的背后就是文化的繁衍生息,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本身艺术就没有界限,不能顾此失彼,应当公共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对于专业本身还是基于社会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的脚步是不能停止的,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的接过这杆大旗,积极的将中原民居建筑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所融合,加强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建筑文化所占的比重,不断学习传统文化带来优秀内涵,用民居建筑文化的核心与内涵去结合时代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建筑理念、建筑艺术的追求来共同推动时代进步,推动艺术成长,也推动对于传统文化中建筑文化的应用与继承。
五、结束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是对于艺术最好的应用与传承理念,艺术设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补充,由此是基于当下,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全球之间文化交流变得越发便捷与频繁,艺术之间的沟通有了有效的桥梁,如何将民族艺术推向世界,将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深厚文化内涵展现给世界就成为了极为重要的课题,也是艺术设计教育在对于传统文化、建筑文化的应用与继承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于中原民居建筑文化的特色与成因以及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际应用现状与提升策略进行探析,对于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应用进行的基本的阐述,望广大相关教育工作者能够继续深入探究,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与意见,共同为为推动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与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徐强.西南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及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1(2):15-16.
[2]吴志强.湖湘传统民居文化在湖南省住宅小区建设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4(11):212-212.
[3]张艺.中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0):46-47.
[4]杨辰,韩国徽.在风中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我国中原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的研究与保护[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1):130-134.
[5]王莹莹.中原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J].科技资讯,2015(08):72-74.
[6]张毅.传承与应用论湘西传统土家民居建筑文化对当代可持续设计的启示[J].艺术设计战略学刊,2014(10):24+55-56.
[7]胡晓芳.晋中民居院落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
[8]罗凤,单宁,李江.川西民居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评了古镇民居为例[J].建筑建材装饰,2017(21):140-144+146.
项目基金: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指导计划项目《中原民居建筑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论文(项目编号:2018-ZDJH-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