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改进方案研究
2018-06-11刘玮靓
刘玮靓
摘 要:小微企业对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微企业的劣势下,信贷水平比较低,无法获得足够的成本资金,这使小微企业在发展上有着不良的影响,文章针对哈尔滨银行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方式和效率,希望为银行安全和小微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哈尔滨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1 小微型企业的概念
国家发布相关规定对中小微型企业进行了划分,按照企业的人员数量、收入资金和资产总额等指标进行分类,相比之前的规定更加详细,对中小微企业的区别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考虑到小微型企业由于无法得到国家的帮助和支持,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也不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反应和建议,对微型企业增加了规定,并且对微型企业提出更多的帮助政策,这使规定更加灵活化,还对微型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微型企业的概念根据不同的行业再次进行划分,现在指的是工作人员少于30人,收入比较低,并且不高于500万元的企业。
2 小微企业信贷的特点
小微企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劳动力所获得,工作量和弹性的大小与大中型企业相比,要具有创业的资金少,就业的弹性较大,选择性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小微型企业对市场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微企业有着增加劳动力和改变市场活跃性等特点,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小微企业的营业规模比较小,经济水平也比较低加上人员少和缺少技术支持的特点,使其面临的市场风险变大,经济发展较慢,在信用上没有良好的长时间记录,在信贷的方面上存在劣势,这种问题使小微企业在贷款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
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受到政策的制约,小微企业由于规定而遭受风险,经济的变化也同样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还包括国家经济变化趋势和贸易纠纷带来的影响,在借款上的违约性和相关的要求也和经济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造成关联担保的风险的不良现象出现。
小微企业信贷的风险与不同的地区也有着关系,根据不同地区的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或者是当地的政策的特点和文化等原因,都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带来影响,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小微企业的授信和贷款也有着很大的局限和不同的风险。
企业的性质和信贷风险也存在联系,企业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前景是重要的作用因素,处于衰退时期的行业在信贷上的风险要高于目前发展比较良好的行业企业,这是由于行业的发展前景和状况对未来偿还借款有着密切关联,使得不同行业企业的信贷水平有所不同,如果某个行业正处于衰落阶段,那么所具有的风险就很大。
4 哈尔滨银行概述
哈尔滨银行是近年来崛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位于哈尔滨市。现有天津、成都、沈阳、大连、重庆等12家分行,在北京、深圳、吉林、甘肃、重庆及黑龙江等地设立了20家村镇银行。截至2013年末,资产总额1271.70亿元,存款余额1128.92亿元,不良率0.79%,实现净利润13.07亿元,盈利能力在黑龙江省位居前列。按照中国《银行家》杂志统计,哈尔滨银行综合实力在全国800亿元以上資产规模城商行中排名第9位。哈尔滨银行从04年开始逐渐的出现来了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等信贷服务,这是小额贷款代表的重要的信贷业务,这些服务也使哈尔滨银行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为哈尔滨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和更大的空间。
5 哈尔滨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5.1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队伍建设有进一步完善空间
目前,哈行小微企业金融部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上具备对分行转授权、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制定及对分行小微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指导、监督等职能,并且小微企业金融部持续加强风控队伍建设,为实施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全面风险管理奠定基础。由于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从业员工年轻化,信贷经验和团队培育时间不充足,小微企业团队风险管理人才能力内核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5.2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识别数量及应用范围有限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风险分析方法的进步,信用评级方法取得了很大发展。从国外内部信用评级历史演变来看,主要有四种方法:专家判断法、模板方法、“打分卡”方法、模型方法。模板方法是专家判断法的延伸和规范化,与专家判断法没有本质的不同。
5.3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计量定价还没有实质性突破
贷款定价技术将信贷业务风险与收益联系起来,使信贷决策从单一的准入决策转变为对不同风险和定价的组合选择,风险管理的视角也从个案向集中统计管理转变,这种转变尤其适合大批量的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管理。目前哈尔滨银行由于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还未应用。
6 哈尔滨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改进方案
6.1 贷前风险控制的完善思路
首先,要完善贷前调查,加强信息收集,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为了解决办理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对小微企业的进行认真的调查、审核等程序。对于小微企业由于其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所造成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要利用企业的其他方面的辅助信息作为判断,例如企业所有者的信用等级,企业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周边环境等。具体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介收集企业信息前尽量到小微企业进行实地调查。
6.2 贷中风险控制的完善思路
应当强化“四合一”业务同步申请和审批:一方面,将现有系统的业务申请、业务调查整合为小微企业尽职调查,小微企业客户评级、授信、押品评估、融资业务的“四合一”申请完全整合为同一个操作页面、一个业务流程、一个审查审批结果。在同一业务调查页面完成客户评级、授信、融资三项任意组合的业务调查。
6.3 贷后风险控制的完善思路
建立和健全小型微型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加快促进小微企业信用机制的建设,信贷人员在贷前调查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查询有关小微企业顾客的相关信息,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和记录。在贷后监督方面,利用各种监督措施,及时获得关于影响小微企业客户偿债能力的相关信息,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实地调查。
7 结束语
哈尔滨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的风险管理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在管理方案上不断进行优化,并且加强人员的专业性,考虑到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情况等多种因素,对小微企业进行深入了解,最大程度的减少风险,并且帮助小微企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资金来源,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带动银行的收益提升,这是目前哈尔滨银行应该处理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葛强.光大银行沈阳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亓迪.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机制研究[J].商情,2017(30).
[3]王建锋.工商银行辽中支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