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教育需求研究
2018-06-11刘嘉
刘嘉
【摘要】在“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各高校高度重视的首要任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首先了解教育对象的现状和需求。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客观呈现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创业教育 创业意愿 现状 对策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各高校不断加快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创业孵化基地和指导服务平台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各种支持性的保障。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究竟怎样?对创业教育又有哪些需求?课题组以民办高校为例,从学生的视角,深入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以期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思路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和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以辽宁省内最早建立的、规模最大的一所民办本科高校为大样本。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课题组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中共抽取了504名学生作为微观样本,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采集研究数据。从研究的需求出发,课题组对采集的数据分别采取了单项、单类分析和交叉综合分析的方法。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意愿和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现状
1.不同年级学生的创业意愿存在差异性
调查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相对较高。在回答“您毕业以后的就业去向”时,选择创业的占9.53%,选择继续深造学习的占18.25%,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占65.38%。调查还发现,在从大一到大四4个年级的学生中,大二学生的创业意愿相对最为强烈。在问及“您有过创业的想法吗”这一问题时,大二学生中有过创业想法的达91.49%,为四个年级中最高。在问及“您是否对创业有兴趣”这一问题时,大二学生中选择非常感兴趣的和比较感兴趣的比例为各年级中最高。
2.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呈现多元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00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在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下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创业来推动大学生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10年过去了,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不再是仅仅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已经呈现了多元化趋势。
在关于大学生创业目的的调查中,课题组发现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积累社会经验、实现自身价值和积累社会财富,分别为80.95%、69.44%和68.65%(详见图1)。
在问及“如果创业,你会选择哪个领域”时,51.19%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24.6%的学生选择与自己专业向结合的领域,由此也不难看出,当前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不再仅仅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更多的倾向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专业优势的发挥。
3.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
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意识启蒙、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在“双创”背景下,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都在高速推进中。但是,教育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的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从调研来看,70.63%的学生认为未来的大学生创业会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但是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却与趋势的发展相悖。只有69.05%的学生认为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十分必要。在问及“您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认为是大学生自己要有兴趣和志向的占78.1%.选择创业基金支持的占73.02%,选择实习实践的占65.08%,而创业教育和服务则仅位列第4。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生自身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4.大学生更偏好有创业经验的创业教育主体
从调研中我们发现,对于创业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更倾向于有创业经验或是成功的企业家。对于“如果学校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创业教育,您更倾向哪一种?”按照学生的选择比率高低排序依次是创业者主讲的创业课程,企业家讲授的创业讲座,本校教师主讲的创业课程。由此可见,学生还是更多的期待有经验的创业者来主讲或者参与创业教育,这也是目前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亟待加强的内容。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学校教学因素是创业教育中对大学生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高校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难点和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点。
1.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渠道。随着我国创业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多数高校已经在积极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创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者本身大多缺乏创业的专业背景、知识底蕴和实践经验,因此,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预先考虑所有学科的知识量及知识架构。[1]以此为基础做好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应分层分类设置课程体系,实现创业教育的因材施教。既有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启蒙类课程,也有面向部分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开设的与专业向结合的创业课程,还有面向少量已经在校内外创业学生的创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的模式,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创业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由商学院及其下设的创业研究中心开设,主要包括创业基础类课程(如“创业基础”)、金融类选修课程(如“天使资本”、“创业融资”、“私募股权”)、市场与运营类选修课(如“产品发布”、“创业者的市场研究”、“电子商务”)等类型;与专业结合的创业课程主要由相关院系开设,其中工学院课程开设较为成熟,实施了技术创业计划(STVP计划),聚焦某一學科领域或在交叉学科领域开展高科技创业的教学与指导:在实践课程方面,斯坦福大学设立了创业工作室,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并为学生提供到新创企业实习的机会,提供更直接生动的创业体验。
2.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精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保障。尽管经过近年来的建设,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已经明显改善。但师资总量不足、质量总体不高仍是制约开展“双创教育”的瓶颈。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业指导教师转型而来,加上一部分有经济学和管理学背景的一线教师组成。这些教师没有创业实践的经历和经验,缺乏系统的创业培训,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他们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校的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上,既要注重“内升”还要积极“外引”。内部选拔学科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构建科学的师资培训体系,依托他们开展系统的课程教学。外部引入成功创业的校友、城市所在地的成功企业家、企业高管、投資人、当地政府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导师等作为师资的有效补充,以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形式与学生开展互动式的创业教育教学活动。最终形成一支专业行业背景互补、经验能力互补的多元师资队伍。
3.构建系统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认为,高校最应该给大学生的创业扶持依次是提供创业培训、指导咨询服务、创业课程教育和创业孵化。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创业培训和服务的需求还是比较迫切的。民办高校要以创新创业教育训练为主线,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依托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建立大学生创投联盟,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的深度合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推广、融资、产权交易等提供支持服务,促进孵化项目的落地,形成常态化的对接机制。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专项扶持基金,鼓励和吸引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以多种形式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建设大学生创业导师队伍。聘请成功创业者、优秀企业家、杰出校友、风险投资人等优秀人才,担任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创业项目的实践指导。构建大学生创业的分类指导体系。依据大学生创业活动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创意到创业设计再到创业等,给予各有侧重的指导和服务。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提高学生创业指导和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l]隋海瑞.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2):113 -114
[2]郝杰;吴爱华;侯永峰.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