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角色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及思考

2018-06-11高波李曼谢阿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课程评价

高波 李曼 谢阿娜

摘 要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质量保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目前,课程已作

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重要的切入点,对于课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也逐渐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某“985”医学院校(以下简称“A院校”)为实例,浅谈学生、领导、专家、同行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并给出相关思考。

关键词 课程评价 学生评教 专家评价 领导评价 同行评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课程评价的概念

高等学校课程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体系。而关于高等学校课程评价的内涵界定有多种提法:拉尔夫·泰勒认为课程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实际上被实现到何种程度的过程。美国课程论专家克罗巴赫认为课程评价是搜集、应用信息来作出有关的决策。斯塔比姆、阿尔肯等人也都认为课程评价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斯泰克、库巴、林肯等人认为课程评价是客观地描述并作出判断的过程。国内学者刘义斌认为课程评价是指为确保课程能够及时地更新、调整和完善, 采用科学的评价手段, 研究课程的某一方面或课程整体, 从而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

2课程评价的内容

根据(2013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医学院校内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课程评价的内容一级观测点包括整体建设与组织、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不同角色开展课程评价所侧重的内容不一样。该课题中,专家和学生对于课程评价内容的观测点如表1所示。

表1:《医学院校内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专家和学生对于课程评价内容的主要观测点

3 A院校课程评价的实践

在A院校,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课程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整体建设与组织、课程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三个大方面。

参与课程评价的主体有学生、专家、领导、同行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他们使用相应的评价指标和问卷,针对课程的不同方面在课堂上或者课后开展个性化评价。

以下是不同角色参与课程评价的特点和作用。

3.1学生

3.1.1课程评价内容

课程目标;课程安排(课程设计、师资力量、考核方式、评价改进);教学过程(教师教学、学生投入、师生互动);学习支持;学习效果。

3.1.2课程评价的开展方式

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以下简称“学生评教”)主要在课堂上。由于A院校的许多课程存在一门课多位教师授课的情况。因此,学生在每位教师授课结束时通过扫微信二维码随堂对授课教师及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在课程结束后1-2周内对课程整体进行评价。

3.1.3评价问卷特点

包括10道左右的打分题和1-2道的主观题。

3.2专家

3.2.1人员构成

由在职或退休的资深教学专家组成的校、院(部)级督导专家队伍。

3.2.2课程评价的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资源;课堂组织;教师授课态度;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结构;师资管理;课程教学;教学资源;课程组织;考核评价。

3.2.3课程评价的开展方式

专家除了每学期随机或重点深入全校的一线课堂听课,还在课外通过调研、教学检查和座谈等形式对课程编制和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探究课堂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3.2.4评价问卷特点

侧重于主观评价和描述,弱化打分和等级评价,着重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师做出改进和提高。

3.3领导

3.3.1人员构成

校、院(部)及领导。

3.3.2课程评价的内容

课堂组织;教师授课态度;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内容结构;师资管理;课程教学;教学资源。

3.3.3课程评价的开展方式

每学期需深入课堂一线随机听取一定数量的课程并展开评价。

3.3.4评价问卷特点

侧重于主观评价和描述,弱化打分和等级评价,着重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师改进和提高。

3.4同行教师

3.4.1课程评价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资源;课堂组织;教师授课态度;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结构;师资管理;课程教学;教学资源;课程组织;考核评价。

3.4.2开展方式

(1)学校每年组织相关专业的教师前往其他学院或教学医院开展听课、查阅资料和座谈等活动,对其部分课程进行评价。

(2)新教師试讲课时,学院或教研室会组织同专业资深教师对其开展课程评价。

3.4.3评价问卷特点

目前学校针对临床教学特点和不同课程的特点(如见习、实习、查房、小讲课等)制定的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问卷。未来学校准备设计一套关于同行评价的一级指标体系,由学院和教研室补充下级个性化的指标。

3.5教学管理人员

3.5.1课程评价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资源;课堂组织;教师授课态度;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培养目标;师资管理;课程教学;教学资源;课程组织;考核评价。

3.5.2开展方式

每学期需深入课堂一线随机听取一定数量的课程并展开评价。

3.5.3评价问卷特点

以主观评价、监督教学运行和质量为主,弱化打分和等级评价。

4问题及思考

4.1学生评教

问题1:学生评教的参评率低,结果区分度不大。

通过和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座谈发现,目前学生评教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学生评教的结果区分度不大;(2)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差,参评率不高。

思考1:如何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增加有效参评率。

通过访谈部分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笔者认为评教的积极性差有以下几点原因:(1)评价本身和学生利益相关不大。(2)部分学院强制学生进行评教,学生抵触情绪比较大。(3)评价指标和问卷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参评费时费力甚至乱答。

针对上述问题,学生评教有以下值得完善之处:(1)从制度上保障评教结果和学生利益相关。如及时将评教的结果反馈给学生,通过奖励素质发展分来鼓励学生参与评教。(2)取消强制评教。虽然强制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评教率,但学生的抵触情绪上涨,导致乱答现象增多及更多失真的评价结果。建议学校从学生权益角度加强评教的宣传,如告知学生:评教是他们的一个为学校教育教学提出自己宝贵意见的神圣权利。让学生主观认识到自己也是评教的最终受益方之一。(3)从学生视角合理设计评价指标及问卷,让学生对题目迅速理解,准确作答。值得注意的是,领导、专家、同行教师参与课程评价的内容是學生评价不了的,如课程目标、教材的选择、课程开展等。(4)发挥教师在学生评教中的作用。加强学生评教的政策的随堂宣传,让教师并鼓励督促学生及时评教。

思考2:如何看学生评教的结果。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访谈相关教学专家和学生认为:学生评教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和接受者,是对教师教学效果最直接的一个反映者。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话语权。相对于督导专家、领导随机抽取听课评价,学生可以参与一门课程的全程教学,能够对该课程及其所有的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因此,学生评教结果应作为教师教学绩效的参考依据之一。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学生评教已经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环节被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常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成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工具。在A院校,学生评教的分数作为教师教学绩效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4.2专家评价

思考1:专家队伍的构成。

在职专家相比退休专家思想包袱大,一般不敢说出真话,工作也比较繁忙。但由于前者还处在教学工作一线,更熟悉当下的教学运行状况和相关规章制度,其教学理念也较容易被更新。专家队伍中应既包括在职专家,也包括退休专家。其构成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

思考2:专家评价内容的侧重点。

专家除了关注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课堂表现外,还应监督课程全程运行状况等,并针对问题展开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做出相关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思考3:如何看专家评教结果。

由于督导专家人数有限,在职督导专家工作繁忙,他们无法针对全校所有课程开展评价,因此专家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依据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教师改进教学提出宝贵意见,同时监督课程运行状况。不建议将专家评价结果用于教师教学绩效的参考。相关文献也指出:将督导评估结果用于绩效评估,将不可避免的造成教师和督导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样不利于督导专家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

4.3领导评价

思考1:领导评价的结果如何应用。

由于工作繁忙,A院校领导只能随机、有重点开展一定学时的课程评价。其评价结果应该主要应该用于监督课程运行环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4.4同行评教

思考1:同行评教内容的侧重点和宗旨。

同行评教的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均为相同专业背景。与非相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和领导评价相比,同行的评价除了侧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研究等方面,还可针对专业领域相关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切磋和交流。此外,同行评教的现场气氛较活泼而不易紧张,这有利于双方开展平等地交流和互动。同行评教在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一种测量教学业绩质量的方法,而更多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改变教学实践的改善性活动。因此,同行评教应该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升课程质量为首要目的。笔者认为应加强同行评教理念的宣传,积极鼓励更多教师主动参与同行评教,从而激发教师教学热情和教学积极性,有助于提升课程的质量。

4.5课程、教师档案袋的应用

思考1:领导、专家、同行评教结果是否真的不可纳入到全体教师教学绩效中?

由于学生能够全程跟踪全校所有课程,专家、领导和同行教师无法覆盖全校所有课程评价,因此只有学生评教的结果是A院校教师教学绩效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笔者认为,如果建立课程和教师教学档案袋(包括课程介绍、目标、所有授课教师的教学视频、录音、教学评价结果等),领导、专家、同行教师可不用随堂跟踪听课,只需调阅档案袋,便可对该门课程及授课教师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这便有可能对所有教师和课程开展评价,其评价结果也可用于教师教学绩效的参考。这打破了A院校以学生评教结果为教师教学绩效主要参考依据这一局面,有利于保障教师教学绩效的公平性,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睿.高校课程评估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2,23(06):47-50.

[2] 刘义兵.当代国外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1992(01):16-20.

[3] 欧阳宇,易森林.关于中国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初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3.

[4] 李楠.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学生评教”的可靠性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5] 黄艳霞.我国高校教师教学产出评估方法体系构建[J].科教导刊,2016(32):58-60.

[6] 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管理,2007,1(03):79-81.

[7] 刘进,沈红.教学评议:从“以学生为中心”到“以同行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6(06):59-67.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课程评价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