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进课堂”的实践与创新
2018-06-11张俊勤刘桂
张俊勤?刘桂
〔摘要〕将沙盘游戏引进课堂,是一种创新做法。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将沙盘游戏引入课堂,使其适用领域扩展到普适性教育,直接指向儿童发展性需求,旨在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对“沙盘游戏进课堂”建模,建设序列课程,作分层次指导,实施反馈结果等,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效。
〔关键词〕沙盘游戏;心理课堂;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15-0019-05
沙盘游戏的研究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儿童各类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的治疗中。很多爱好者把沙盘游戏运用在了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EAP,以及专业心理分析的诸多领域。近年来,沙盘游戏开始逐步走进学校,成都师范银都小学(以下简称银小)于2014年提出“沙盘游戏进课堂”,将沙盘游戏引入课堂辅助教学,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践与创新的意义
(一)适应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沙盘游戏自问世以来,逐渐获得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推崇,被公认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沙盘游戏原则上并非单纯以减轻儿童的心理症状为工作目标,而更注重其内在心理的充实与发展,在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旨在引导儿童获得以“自性化”为目标的人格发展与心性完善,感受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
(二)满足儿童对沙盘游戏的无限热爱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沙盘游戏是儿童特别喜欢的一种游戏。它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对未来报以无限的憧憬。
(三)实现全校人人都能玩沙盘游戏
目前,沙盘游戏主要应用于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或一对多的团体辅导及培训。尚没有学校以1对30人的课堂制式来构建课程,进行系统研究并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每班孩子不超过30人,不太多的人数能够让学校恰到好处地将个体沙盘游戏引入课堂进行实践探索。以班为单位,用课堂形式推广,使全校人人都能玩沙盘游戏。
二、实践与创新的策略
(一)制作抽屉式个体小沙盘
学校改良咨询室中的沙盘,创造性地制作了比课桌稍小的便携式个体沙盘,使沙盘游戏设备进入教室,保证每位学生拥有一个小沙盘。为了方便全班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快速取放沙具,小沙盘的最下层增加一个抽屉,内放200个小沙具。沙盘尺寸由此变为48cm×38cm×16cm,方便课后搬挪所有的沙盘及收拾小沙具。沙盘材质选择松木,内壁涂为蓝色,可想象为海洋、湖泊和河流。沙有海沙、白沙两种。这样适于儿童使用的小沙盘,更容易在课堂中呈现“一沙一极乐,一生一世界”的场景。
(二)沙盘游戏进课堂建模
目前,国内外尚无40分钟的“沙盘游戏课”模式,也沒有相关课例。为此,我们探索了沙盘游戏进课堂的实践模式。
1.建立沙盘游戏课的课堂公约。低段沙盘课公约(儿歌):沙盘游戏真有趣,安静进行要牢记;轻拿轻放手势低,沙子回收桌面净,沙具回家真高兴。
高段沙盘课公约(承诺):认真倾听,积极参与,真实表达,主动分享;沙盘与沙具摆放轻轻,回收干净整齐;制作安静和专注,借用沙具用手势,征得同意方可行;堆沙造景时扬起的沙子在10cm以下;尊重他人已摆放好的沙具和已造好的场景。
2.建构课堂活动流程。明确游戏活动规则1分钟;故事或者冥想引入4分钟;主题的探索与思考3分钟;学生个体制作沙盘15分钟;同伴分享沙盘故事5分钟;学生代表分享故事5分钟;学生相互提问、解答、交流5分钟;教师总结提升2分钟。
3.创设学生分享方式。讲故事、分享最喜欢的部分、写话、填写制作过程记录表、学生与学生相互问答等。
4.创建教师指导方式。教师用写分享提纲、现场提问、提醒学生调整沙具等方式启发学生对沙盘进行探索与分析。沙盘游戏会使儿童率真的一面暴露无遗,可谓“形之于沙,应之于手,得之于心”,因此课堂上的分享和讨论容易问题丛生。这需要老师善于抓住时机正确引导,而且整个过程还应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比如,作品中暴露了残忍、单亲、孤单等个人不愿分享的或者对个人有负面影响的隐私,要及时调整规避;分享者本人在分享时有哭泣、难过等负面情绪的宣泄,要及时安抚,并让全班给予他支持的力量;倾听者在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时故意歪曲想法,教师应及时点拨指导,等等。
(三)按培养的心理品质类型建设序列课程(见表1)
(四)分层次进行课堂指导
教师面对30个沙盘作品,需要在有限时间内作出选择,并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分层次提供指导:第一层次是自由自在不被打搅地制作沙盘,主要针对高段学生,教师巡视时不刻意靠拢;第二层次是安静陪伴,教师守护在学生身旁安静地观看,并不时点头、注视作品、微笑等,表达对作品的欣赏和肯定,针对制作很投入并且沙盘呈现积极、祥和、美好的状态时;第三层次是帮着解读,针对学生作品快完成并且在思考时,用提问“你第一个摆的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沙具”“为什么这样摆”等问题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悟;第四层次是转化和提升,针对问题沙盘,肯定其成功之处,指出其需要改进之处,让学生能直面问题,然后在沙盘中去美饰作品,进而美饰内心。
(五)适时跟进课后延伸辅导
利用沙盘游戏的筛查功能,发现班级群体中出现的特殊沙盘作品、摆放的特殊沙具、有价值观偏差的主题以及学生个体言语分享中暴露的心理问题隐患等,对这些个案进行课后延伸辅导。课后延伸辅导涉及以下内容:单独找学生沟通了解其真实情况,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包括单独的沙盘游戏辅导),在后续的沙盘游戏课堂持续跟踪关注该生等。同时,根据班主任反映或者教师提前了解到的存在焦虑、注意力集中困难、言语沟通困难、适应困难、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攻击性行为、自闭症等问题的学生也应跟进课后延伸辅导。
(六)实施检测,反馈结果并调整方法
(1)运用IRS反馈器现场反馈检测。IRS反馈器具有针对性强、现场生成快、信息反馈及时等特点。IRS反馈器可用于答题、统计、设定答案,学生运用IRS反馈器答题,教师统计结果,准确了解全班学生的情况,了解其思维过程、内心感受和收获,以及这些情况呈现的普遍概率。
(2)过程性检测。制作课堂记录表,让学生在沙盘游戏结束时填写记录表。记录表中涉及描述自己的作品、将作品与自己的心理特点联系、制作作品时的内心体验、自己的成长改变、给自己的作品用十分制打分等要素。教师对此进行统计,并根据生成的数据结果及时调整辅导方法。
(3)阶段性MHT检测。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检测(MHT)进行量化研究(MHT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前测:在沙盘游戏课之前先对4~6年级学生实施MHT检测,统计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后测:在连续实施沙盘游戏课六次及以上的班级进行MHT检测,统计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前后测进行对比,检验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并根据数据调整上课和辅导的方法。
三、实践与创新的成效
(一)认识性成果
1.创新的沙盘游戏课堂促进全体发展
沙盘游戏进课堂与传统沙盘游戏相比是创新应用,其创新点和意义如表2所示。
2.沙盘游戏进课堂能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
我们通过不同年段学生的课堂反馈,验证出沙盘游戏进课堂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
(1)收集以一至二年级为代表的低段学生课堂现场生成的描述性语言,普遍反映出学生在创造力、想象力、规则意识、注意力、获得友情方面的感受最为明显,觉得自己“成长了”“进步了”“听得更认真了”“朋友更多了”“沙盘做得更好了”。
(2)研究三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讲故事时,发现学生制作沙盘后讲故事很生动,话语表达也很丰富,并主动给作品命名,表達自己的喜好和选择理由。每一次的主题递进时,其故事内容也表现得生动有趣、充满想象。
(3)以四年级为中段学生代表,发放记录表120份,让学生制作沙盘后自由选填自己得到提升的积极心理品质。学生自发选择的24项积极心理品质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创造力、团队精神、有视野(洞察力)、好奇心、审美、领导力、开放思想、谨慎、感恩、热爱学习。并且,排名前九项的有超过半数的人员作出选择。
(4)对六年级实施沙盘游戏课程,收集课堂问卷调查共1000份左右,经统计分析,学生制作沙盘游戏产生的内心体验排名前十的是:快乐、放松、平静、有序、精彩、实现梦想、友善、美好、团结。说明沙盘游戏给学生普遍带来了快乐、放松、平静等良好的情绪体验,并且培养了学生友善、团结、美好等心理品质。
3.沙盘游戏进课堂有利于推进筛查甄别与个别辅导
(1)筛查甄别。沙盘游戏课在集体施测时,具有筛查心理问题的功能。在实际的课堂沙盘中,当发现学生个体沙盘出现了诸如混乱、掩埋物品、排列严谨有序、不流畅、骷髅等恐惧刺激物品、数量太少、制作沙盘时停不下来等情况时,结合学生的真切描述、平时行为表现、家庭情况等,确实能反映出注意力不集中、受伤害、强迫、封闭内向、压抑、抑郁、多动等问题。
(2)个别辅导。针对课堂沙盘反映出的问题个案,用连续沙盘做跟踪辅导的方式具有明显的转化功能,其效果不比心理咨询时的个体沙盘差。目前发现并跟踪辅导的个案包括:强迫思维、抑郁倾向、离异家庭、考试焦虑、愤怒情绪、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疏导等。通过辅导,问题个案在一次次沙盘中成长和收获。亲子沙盘游戏课能促进亲子关系,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改进家庭教育,促进孩子成长。
(二)技术性成果
1.便携式个体沙盘进课堂硬件使用技术
(1)教室:最好能成立有专门展架的专业沙盘游戏教室。在没有专用教室时,可使用普通教室。
(2)桌椅摆放形式:秧田式、小组式、并排式。秧田式便于个体安静地思考,不受干扰;小组式便于好朋友交流、人际互动;并排式可以看到自己的制作,也可以参考和分析对方的制作。
(3)沙具、沙盘的选择与陈列:沙具归类陈列,归类处贴标签或者醒目的照片。在便携式个体沙盘抽屉中存放沙具,学生学会规范存放。
2.沙盘游戏进课堂软性系统技术
(1)沙盘游戏课的指导语体系。鉴于沙盘游戏课的心理指向性和实体沙盘使用的独特性,老师需要用专业的指导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示范。因此,应形成不同类别的指导语实用性范本,并不断创新性地生成,包括开课、结语、过程等环节的指导语。如开课指导语包括第一次使用沙盘游戏的指导语、引入不同主题的指导语、分别适用于低中高段儿童的指导语等。
(2)沙盘游戏课的规则体系。在沙盘游戏室醒目处张贴管理规定;在每个抽屉内放上通识性沙盘游戏使用说明书;利用课堂公约遵守活动规则,保证课堂常规;播放制作沙盘的示范视频规范操作;教师示范非言语(肢体语言)沟通,使学生保持安静专注制作。
违反课堂规定的相应措施:待在沙盘游戏室规定的“安静角”;按违反的情况和频次要求暂停制作1~3分钟;沙子散落要求清扫回收;取消选择座位、选择沙具的资格;沙具损坏要求在外购买相同或相似沙具作赔偿。
3.沙盘游戏进课堂的分类指导技术(表3)
4.沙盘游戏进课堂活动流程操作技术
在三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不仅完成了沙盘游戏进课堂的建模,还形成了创新的课堂活动流程操作技术。下面以小学高段沙盘游戏课示范活动流程操作技术为例作说明。
上课引入:
(1)欢迎同学们来到沙盘游戏教室,首先请阅读“公约”。
(2)大家期盼已久的沙盘就在眼前,各种各样的沙具环绕在你身旁。请大家把手放在沙盘里,闭上双眼,感受沙子在自己手中的感觉。沙盘蓝色的底部,可以想象为水和海洋。沙子可以想象成沙滩、沙漠、大地、高山,白色的沙也可以想象为白雪。旁边的展架以及你的抽屉里有很多沙具,等会儿大家可以去挑选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沙具,在沙盘里创造一个你想象中的世界。在整个过程中,请大家保持安静,如果需要借用别人抽屉里的沙具,请用手势语交流。制作时,请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心理变化。
探索与思考:教师根据不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
个体制作:
(1)学生用15分钟制作沙盘。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每一个作品,同时注意监督学生的操作规范。学生摆好沙具后举手示意,老师给沙盘拍照。(提前完成作品的学生可以作为老师的小助手)
(2)请学生回顾自己制作沙盘游戏作品的初衷,按要求认真填写记录表。记录表中要突出以下几点:最喜欢的沙具、作品主题、代表自己的沙具、收获。
同伴分享:根据不同的课题,教师指导学生跟同桌或者好朋友分享。
代表分享:把沙盘照片呈现在教室屏幕上,放大每个学生的作品,让全班共同欣赏,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引导游戏者自主表达和交流自己在沙盘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其他学生分享时建议突出以下方面:(1)最喜欢的沙具;(2)作品主题;(3)简要描述作品;(4)指出哪个沙具代表自己;(5)收获。
相互提问、解答、交流:全班对分享者提问并作分析及讨论。(此环节教师应谨慎把控,要既能让学生充分表达,又合理保护学生的隐私,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作品。)
总结提升: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总结,提升学生的思考。
一年的探索加三年的课题实践研究,“沙盘游戏进课堂”从拓荒般的“零”状态到如今成为学校的教育特色,使学校从寂寂无名到成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影响范围从点点星火到呈燎原之势,这都归结为课题的扎实研究。未来,我们将继续“沙盘游戏进课堂”的实践与创新,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儿童健康成长创建更优化的心理课程。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成都,610041)
编辑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