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
2018-06-11王海莉
摘 要:核心素养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研究,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理解、领悟其实质后展开有效行动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在我国的三级课程体系中,国家级、地方级和校本课程都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教师集课程开发、设计、实施于一体的特殊身份,急需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更好地实现自我提升和成长。积极参与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无疑是一条能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道路。本文以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现状为例,开发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化学校本课程,打造提升化学教师专业素养之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课程开发;教师专业素养
作者简介:王海莉,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教师,深圳市刘英琦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成员。(广东 深圳 518040)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0-0034-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国家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因素。
2016年9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研究,正式向公众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总目标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明确了三大方向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的核心素养具体内容,见图1:
要让核心素养落地,除了国家从顶层设计推动,具体落实还是要根植于具体的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除国家课程外,校本课程也是落实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通道之一,其开发、设计、实施主要集中在学校和教师。初次进入这个课程决策圈的教师群体从做课程到创课程,还要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念创课程,难度很大。但挑战总是和机遇同在,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该如何在这个看似艰难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有效实现自我成长呢?
本文将围绕深圳市刘英琦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的研究内容,以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动手做化学)这门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为例具体分析化学教师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自我挑战和突破,有效促进自我成长。
二、深圳市中学化学教师利用校本课程设计开发促进自我成长
1. 团队层面的资源开发和教师队伍培训。深圳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以工作室模式引导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笔者申请参加了深圳市刘英琦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积极参加工作室的各项专题研究,深入学习各种课程设计和开发的专业知识,为课程的编写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团队合作基础。
2. 核心素养体系指引下的化学校本课程设计及修订。随着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的呈现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原有的化学校本课程体系需要注入新的指导理念,更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平台和各种资源对接,为学生发展和学习构建更大的舞台。根据学生核心素养中文化底蕴、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三个大方向并结合化学学科特点,我们确定了这样三个方向的校本课程编写思路:
(1)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走跨学科开发之路。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学科,是以实验为主体的学科。以物质为载体,以实验为主体是教师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基本方向。而每一种化学物质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或生动有趣或曲折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永远可以成为我们课程设计和开发的源泉。如校本课程中葡萄酒酿造一节,可以增加传统酒文化内容的学习,如与酒相关的历史和典故、诗歌和绘画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在优美的诗句中展开对葡萄酒釀造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感受到物质之美。从中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完全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走跨学科开发之路,将人文历史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文理兼容的领域更自由地学习和成长。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可以让更多人参与的课程。从翻转课堂到微课录制,从网络公开课到慕课,全世界范围内都通过信息技术让课程资源变得更开放。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开发者和设计者的教师应该主动寻找及整合资源,进行相应的微课制作,进行面向更多学生的课程设计。而从学生角度出发,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基于一定学习目的主动收集、整理信息也成了一种必备的学习技能。校本课程的各种物质制备中,学生对实验、应用的了解都是基于网络进行的,然后在进行组内分享。所以,教师其实是和学生基于网络组成了一个共同学习体,开启一种全新角度的师生关系。
(3)面向社会资源,打造一个更广阔的课程舞台。传统课程通常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而校本课程则可以和气象万千的社会大舞台结合,将学习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很多领域都开放了面向全体公民的公益性质的学习场所,在深圳尤其如此:深圳图书馆的图书专著网络检索、深圳燃气集团的燃气和能源科学馆、深圳博物馆举办的各种展览……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学生就拥有更大的发展平台。将每一种化学物质和具体的应用及对应的社会问题相结合,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社会,也是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的大方向。在葡萄酒酿造和污水处理的校本课程中,我们将企业调查的采访设计成专题,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采访和调查,极大地锻炼学生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3. 具体案例分析。以葡萄酒的酿造这门校本课程为例,探讨分析如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校本课程设计,见表1。
4.借助课程开发平台,提升教师素养。多数的化学教师在国家课程中摸爬滚打多年后,对考试和题型烂熟于心,但是对与生活常识相关的化学知识、与科技发展前沿相衔接的化学知识基本上知之甚少,几十年下来,多数老师走的是知识面越来越窄的职业发展道路。就如刘国飞教授所言:多数教师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教学生活,面对角色的转变,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而教师本身并无太多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在入职前更没有学习过相关知识与课程,更谈不上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科目。此外,在职教师的培训侧重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知识技能的再学习和再提高。在此条件下,教师形成了狭隘的专业教育观,在课堂上沦为教书匠。基于核心素养指导理念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其实为化学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明确、有效实现自我提升提供了极佳的发展平台。
编写化学校本课程的三个思路清晰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化学教师对未来成长之路的自我规划。从专业发展角度分析,校本课程可以为化学教师做科研提供一条务实之路。如研发葡萄酒酿造校本课程的黄老师,是一个爱动手、爱生活的化学老师,实实在在酿了5年的葡萄酒,在校本课程设计中,他一下就找准了方向,将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打造跨学科发展方向的化学校本课程理念,意味着化学教师必须将自己专业知识与相关领域进行无缝对接,在研究中让自己成长为综合素养更高的化学教师。
从分工合作角度分析,基于核心素养而进行的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打造出一个更好的合作学习型教师团队。因为需要在校本课程中渗透更多的培养元素和目标,信息技术、社会资源整合等不可能由一人独自完成。教师队伍的合作在多种力量整合中开展,化学教师群体优势互补,教师个人实现有效的自我成长。
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探索刚刚起步,而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之路却很漫长。我们相信,在这条探索之路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会越来越精彩。在学校评价层面,在国家层面的教师培训上,在校际合作及资源整合中,都可以将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平台搭建得更好,而化学教师群体也会在这条路上实现终身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2016)[EB/OL]. http://www.jyb.cn/basc/sd/201609/t20160914_673105.html,2016:9-14.
[2] 崔允漷,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J].教育研究,2008,(6):78-82.
[3] 核心素养视角下关于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7:76-79.
责任编辑 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