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1号选育报告
2018-06-11靳丰蔚董云王毅
靳丰蔚 董云 王毅
摘要: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402A(保持系2402B)为母本、恢复系C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5 — 2016年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7.49%。陇油杂1号含油率44.57%、硫苷含量10.28 umol/g、芥酸含量0.12%。恢復率95%左右,生育期120 d。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适宜在甘肃省春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杂1号;双低;选育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10-0001-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10.001
Report on Breeding of Double-low Brassica napus Cultivar
Longyouza 1 with Good Quality
JIN Fengwei, DONG Yun, WANG Yi
(Institute of Crops,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Longyouza 1 is a new spring rapeseed cultivar(Brassica napus L.) with parental combination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2402A(maintainer line 2402B) and restorer line C1 (male parent), which is bred by Institute of Crops,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2015 — 2016, the average yield of spring rapeseed in 2 a 11 sites (times) was 3 817.50 kg/hm2, 7.49%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cultivar Qinza 5 in Gansu Spring Rape Late Group Regional Test. The oil content of Longyouza 1 seeds is 44.57%, glucosinolate is 10.28 umol/g, and erucic acid is 0.12%. The recovery rate is about 95%, and the growth period is 120 days. Longyouza 1 have good adaptability and fertility, which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of spring rape in Gansu Province.
Key words:Brassica napus;Hybrid;Longyouza 1;Double-low;Breeding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油料作物中种植面积以及产量均居首位[1 - 3 ]。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 万hm2,总产量达30 万t 以上,是甘肃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4 - 6 ]。近年来,由于生产上应用的优质油菜新品种较少,品种单一,生育期长,产量低而不稳,导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减少,严重制约了甘肃省油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7 ] ,2016年全省油菜播种面积下降到16.23万hm2 [8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课题组为适应市场需求,利用三系配套法选育出双低优质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陇油杂1号,于2018年8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油菜(2018)620267]。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富试油1号为甘肃富农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提供参加2007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的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该组合表现恢复率低,不育株率达40%。不育株表现分枝多、长势强、开花流畅,不育度高达100%。2007年用富试油1号中的不育株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课题组引进和育成的24个优良自交系进行测交,组合编号分别为2401 — 2424。2008年春季将24个组合播种,每组合100株。在所有组合中,育性恢复的组合13个,不育性彻底、不育率达100%的组合5个,其余组合育性呈半恢复。其中以99W122-1-5(10B)做父本(组合编号为2402)的测交组合表现全不育,株型较好,农艺性状优良,从中选择单株继续与99W122-1-5(10B)的自交单株成对回交。2008 — 2010年,选择不育性彻底、不育率为100%的组合株系与其对应的原父本连续回交5代,于2010年育成不育性稳定、不育率达100%、不育度达100%、农艺性状优良的不育系2402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2402B。2011年以2402A为母本,同数个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考察杂种一代的恢复率、生长势和农艺性状,组合2402A/C1入选。2013 — 2014年进行组合品比试验,2015 — 2016年参加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生产试验。
2 产量表现
2.1 品比试验
2013 — 2014年在渭源县会川镇进行的品比试验中,陇油杂1号表现育性恢复率100%,生长势强,整齐一致,杂种优势明显,产量、千粒重、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的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值最大。其平均折合产量为3 987.0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8.3%,居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
2.2 区域试验
2015 — 2016年参加甘肃省春油菜晚熟组区域试验,陇油杂1号恢复率为96%~98%,对照品种青杂5号的恢复率为92%。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817.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7.49%。其中2015年在臨夏、天祝、永登、渭源、民乐、甘南进行的区域试验中,陇油杂1号平均折合产量为4 070.1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6.67%,居7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16年在临夏、天祝、渭源、民乐、甘南进行的区域试验中,陇油杂1号平均折合产量为3 564.7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8.44%,居1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
2.3 生产试验
2017年在和政县、天祝县、渭源县、民乐县、临潭县等地进行的生产试验中,陇油杂1号4点较对照增产,1点较对照减产,平均折合产量达 3 518.4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5.17%,居4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同时在和政县进行的田间调查表明,陇油杂1号菌核病发病率为10%~16%,对照品种青杂5号为10%~20%。
3 特征特性
陇油杂1号为春性甘蓝型油菜,平均生育期120 d,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早熟5 d,适于甘肃省春油菜区栽培。该组合叶片大,叶色深绿,花瓣大而平,花期集中,株型紧凑。平均株高147 cm,一次有效分枝数4~7个,平均单株果数175个,角粒数25.5粒,千粒重3.67 g。
2017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陇油杂1号含油率44.57%,硫苷含量10.28 μmol/g,芥酸含量0.12%,符合国家双低标准。其含油率、硫苷含量、芥酸含量与甘肃省目前大面积栽培的油菜品种青杂5号相当。
4 适种区域
适宜在甘肃省春油菜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期早播
在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南麓以4月上旬播种为宜,在甘肃中部及西南高寒阴湿地区以3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5.2 合理密植
陇油杂1号为直播油菜,适宜播量6 kg/hm2左右。油菜出苗后于3~5叶期及时间苗,6~7片叶时定苗,留苗密度以37.5万株/hm2为宜。
5.3 施肥
适宜施肥比例为N∶P∶K=1∶0.5∶0.5。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种肥,及时适量追肥。基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追肥以N肥为主。
5.4 病虫害防治
陇油杂1号苗期易受跳甲、茎蟓甲为害,花期易受蚜虫、小菜蛾、菜青虫为害。播前用5.2%阿维·毒颗粒剂30~45 kg/hm2田间撒施进行防治,或在抽薹前用20%瓢甲敌乳油1 5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均可有效防止跳甲、茎蟓甲等苗期害虫为害。薹花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4%阿维啶虫脒微乳剂1 500倍液田间喷雾可有效防止蚜虫为害,用40%乐果乳油600倍液或4%阿维啶虫脒微乳剂1 500倍液田间喷雾可有效防止小菜蛾、菜青虫为害。
5.5 及时收获
陇油杂1号易裂角掉粒造成减产,一般70%角果呈枇杷黄色时即可收获。
参考文献:
[1]胡代玉,付茂宁. 中国油菜生产技术供需的经济学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8,38(12):74.
[2] 刘 成,黄 杰,冷博峰,等. 我国油菜产业现状、发展困境及建议[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12):203-210.
[3] 沈金雄,傅廷栋. 我国油菜生产、改良与食用油供给安全[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1):1-8.
[4] 张廷红,方 彦,董 云. 甘肃省油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 甘肃科技,2008,24(8):6-8
[5] 庞进平,王 毅,聂战声,等.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4(10):3-4.
[6] 马丽荣,王恒炜,刘润萍,等. 甘肃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3(12):11-14.
[7] 杨海玲,王永生,石作雄,等. 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圣光402选育报告[J]. 种子世界,2012(8):37-3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本文责编:郑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