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汉语红色范畴颜色词对比研究
——以《金瓶梅词话》《平凡的世界》为例
2018-06-11SOLNYSHKOViktor
SOLNYSHKO Viktor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
颜色词是汉语词汇中用法多样的一类词汇,而在颜色词系统中,红色范畴颜色词具有特殊的地位。“从古到今,汉族人一致都喜爱鲜红的颜色,这种民族心里习性,在上古汉语颜色词的使用中就有所反映。”[1]
迄今为止,研究表“红”颜色词的成果较多,其成果主要是论文,专著较少,但都缺乏历时和共时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2]另外,上古、中古以及现代汉语颜色词研究,成果颇丰,构建颜色词时所需的此段共时描写“桥墩”扎实、线索思路清晰,而近代汉语颜色词尤其是明清时代颜色词的研究还很薄弱。[3]据此,我们选择了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撰写的长篇小说《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金》)和当代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以下简称《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使用频率、构词、词汇义等三个角度对红色范畴颜色词进行计量对比研究。运用统一的研究方法,通过以上两部文学作品作为桥墩,尝试全面系统地展示近五百年汉语红色范畴颜色词的概貌。
一、使用频率角度差异的比较
(一)9个颜色范畴的常用度对比分析
《金》共有颜色词186个,使用次数共计2100次(人名、地名等专名中的颜色词未计其中),《平》共有颜色词145个,使用次数共计1555次 。《金》和《平》的颜色词大致可以分为红、黄、绿、蓝、紫、灰、褐、黑、白9个颜色范畴。
从《金》颜色词个数、使用次数上看,红、白、黑、绿、黄5个颜色范畴应该视为强势颜色范畴,其中红色范畴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表1 《金》中颜色词的个数、使用次数统计
序号颜色范畴次数比例1红63730.3%2白54726.0%3黑32915.7%4绿21610.3%5黄1657.9%6紫944.5%7蓝924.4%8褐170.8%9灰30.1%合计2100100.0%
根据《红楼梦》颜色词研究[4],9个颜色范畴词条个数次序为:红(31.2%)、白(17.5%)、黑(15.3%)、绿(14.3%)、黄(9.5%)、蓝(6.9%)、紫(3.2%)、灰(1.6%)、褐(0.5%)。据此,《金》红色范畴如此高的使用频率可以反映近代汉语的真实情况。
从《平》颜色词个数、使用次数上看,红、白、黑、绿、黄5个颜色范畴保留了其优势地位。但与《金》相比,《平》红色范畴的优越性并不那么突出,而黑色范畴的词条个数、使用频率明显提高了。
表2 《平》中颜色词的个数、使用次数统计
序号颜色范畴次数比例1黑39825.6%2红37424.1%3白31320.1%4绿17111.0%5黄16010.3%6蓝865.5%7灰432.8%8紫60.4%9褐40.3%合计1555100.0%
参考《现代汉语常用词表》[5]可以发现,9个颜色范畴的基本颜色词的词频次序为:红(词频537)、黑(628)、白(700)、黄(875)、绿(1167)、灰(2751)、蓝(3073)、紫(4121)、褐(11365)。可见,“红”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平》中红色范畴的较低的使用频率应该属于作者的主观创造风格,不能代表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之处。
(二)同族颜色词对比分析
1.“红”类的红色范畴颜色词。“红”类的红色范畴颜色词,是单音节颜色词“红”和以“红”为核心的表色语素构成的复音节颜色词的同族词群。《金》中共有26个,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数量(46)的56.5%;用例数一共515例,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用例数(637)的80.8%。《平》中“红”类颜色词共有22个,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数量(23)的95.6%;用例数一共371例,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用例数(374)的99.2%。
表3 “红”类的红色范畴颜色词统计
续表3
序号颜色词《金》《平》 用例数量比例用例数量比例36红腾腾00.0%20.5%
2.非“红”类红色范畴颜色词。非“红”类红色范畴颜色词,是不以“红”为核心表色语素构成的同族词群。《金》中属于这类词共15个,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个数(46)的32.6%,用例数共113例,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用例数(637)的17.7%。《平》中属于非“红”类红色范畴颜色词仅有1个,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个数(23)的4.3%,用例数一共3例,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用例数(374)的0.8%。
表4 非“红”类的红色范畴颜色词统计
3.临时借用表示红色范畴的词语。临时借用表示红色范畴的词语,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物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它们通过比喻、借代等方式临时获得了颜色义。临时借用表示红色范畴的词语仅出现在《金》中而没有出现在《平》中。《金》中共有5个临时借用表示红色范畴的词语,即樱桃、石榴、红霞、丹霞、猩血,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个数(46)的10.9%;用例数一共9例,约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用例数(637)的1.5%。其中“樱桃”以及“丹霞”出现频率最高,两者的比例加起来超过半数。
总体上看,非“红”类的红色范畴颜色词以及临时借用表示红色范畴的词语主要出现在《金》中,但二者的比例加起来不差过半数。可见,在这时期的近代汉语中,“红”通过独立成词和作为中心语素构词,成为红色范畴颜色词的主体,而在现代汉语中,“红”类的红色范畴颜色词已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这样,现代汉语就以相当经济的“同族词”的手段构造出有很强均匀性和规律性的一套严密的颜色词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金》中同族颜色词大量出现在最发达的强势颜色范畴中,如“红”“黄”,而其他颜色范畴的同族词的个数、用例数相对低一些,尤其是“褐”和“灰”颜色范畴的同族词的使用频率最低,进一步反映“红”“黄”这两个颜色词范畴的最强势地位。
表5 临时借用表示红色范畴的词语的统计
(三)常用颜色词对比分析
从使用频率角度进行分析可将红色范畴颜色词分为4类:超高频词、高频词、中频词、低频词。
表6 红色范畴常用颜色词的统计:
《金》中超高频、高频红色范畴颜色词“红”“大红”“朱”“红红”“朱红”“朱”“绛”等7个词就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用例数的80.9%,其中仅有“红”、“通红”这两个词在《平》中保留了其优势地位,而其他5个颜色词的使用频率有所降低。《金》中频、低频红色范畴颜色词共有39个,仅占红色范畴颜色词总用例数的19.1%,这39个颜色词中仅有9个词语出现在《平》中。
总体上看,《金》中46个红色范畴颜色词中仅有14个词出现在《平》中,这样,两部文献的红色范畴颜色词更替比例为69.6%。与其他颜色范畴相比,颜色词更替比例最低的范畴前三位是:“黄色范畴”(52.2%)、“红色范畴”(69.6%)、“黑色范畴”(74.8%)。可见,“黄”“红”这两个颜色范畴是最稳定的颜色词类聚。
二、构词角度差异的比较
(一) 颜色词音节数目对比分析
《金》46个红色范畴颜色词中,单音节词有14个(30.4%),用例数366例(57.5%),其中仅“红”一词的用例数就占了红色范畴总用例数的40%,而“朱”“ 绛”的用例数分别仅占8.9%、2.5%;双音节词有28个(60.9%),用例数28例(40.5%),其中仅“大红”一词的用例数占总数的21.4%,而“红红”“朱红”“通红”的用例数分别仅占2.8%、2.7%、2.5%;三音节词4个(8.7%),用例数13例(2%),没有用例数特别突出的词。
《平》23个红色范畴颜色词中,单音节词有2个(8.7%),用例数265例(70.9%),其中“红”一词的用例数就占了红色范畴总用例数的70.1%,“朱”的用例数仅占0.8%;双音节词有16个(69.6%),用例数91例(24.3%),其中仅“通红”一词的用例数就占了红色范畴总用例数的7.8%,而“大红”的用例数仅占2.9%;三音节词5个(2.2%),用例数有18例(4.8%),其中用例较突出的是“红艳艳”,约占3.0%,其他三音节词用例数比例不超过1%。
从以上对比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金》中单音节颜色词在词数、使用频率上颇具规模。虽然《平》中单音节颜色词的个数大有降低,但在使用上单音节词的比例上仍然明显高于多音节颜色词。值得注意的是,《平》中仅有单音节“红”保留了其优势地位,显示“红”作为现代汉语基本颜色词的优势。
(2)《金》中双音节词在词数居多的同时,使用频率也接近半数,可显示《金》成书时代双音节词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3)《金》中三音节颜色词最不常用,词数、使用频率都比较少,而《平》中三音节颜色词词数、使用频率有所提高。可见,现代汉语三音节词逐渐发展的趋势。
(二)颜色词构词规则对比分析
表7 红色范畴颜色词构词规则统计
总体上来看,《金》与《平》情况基本上相同,最占优势的颜色词构词法是偏正式复合法。《金》中属于其方法的颜色词个数接近半数,而《平》中偏正式复合词已超过了半数。
《金》《平》中ABB式颜色词的次数、使用频率也有一定的规模。仔细分析具体用例,ABB式颜色词有三种类型:一、补充结构的ABB式颜色词。在补充结构的ABB式颜色词中,BB是意义上尚未虚化的叠音语素。例如红馥馥、红腾腾等等ABB式颜色词,其“BB”部分是用来补充说明“A”的亮度效果的,是一种修饰关系。二、附加式ABB类颜色词。附加式由“词根+词缀”格式的词组成。在补充结构的ABB式颜色词中,只要BB已失去了词汇意义虚化为典型的词缀就可以看作是附加式词了,例如红邓邓、红扑扑等。三、语法重叠结构ABB类颜色词。这类词主要是ABB式结构中的“BA+B”式颜色词。BA构成ABB的方式比较特殊,BA倒置以后B语素重叠,然后组合成ABB式,B重叠并不改变词汇义,只是加深性状程度,例如红赤赤、红艳艳等颜色词。
与其他颜色范畴相比,《金》中颜色词构词规则种类最多的范畴前三位是:“红色范畴”(7)、“黄色范畴”(6)、“白色范畴”(6),《平》中前三位是:“红色范畴”(6)、“绿色范畴”(6)、“白色范畴”(6)。可见,无论是在近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红色范畴是构词规则最丰富的颜色词类聚。
(三)颜色词所包含的成分属性对比分析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到,《金》《平》中红色范畴颜色词所包含的成分属性非常丰富,但最占优势的属性仅有三种:一、单个或多个表红成分。二、程度或效果+表红成分。三、表物成分+表红成分。值得注意的是,红色范畴中还出现了相对特殊的颜色信息媒介,如“表红成分+非颜色性状”(红润、红肿)、“单个表物成分”(樱桃”、石榴)以及“表物成分+表物成分”(猩血)。与其他颜色范畴相比,《金》中颜色词所包含的成分属性种类最多的范畴前三位是:“红色范畴”(10)、“黄色范畴”(9)、“白色范畴”(9),《平》中前三位是:“红色范畴”(9)、“黄色范畴”(9)、“白色范畴”(8)。可见,《金》《平》中表示“红”视觉信息的媒介最多。
表8 红色范畴颜色词所包含的成分属性统计
三、词汇义角度差异的比较
(一)颜色词色彩属性对比分析
经过分析,可以将颜色词色彩属性归纳为两类:一、色感,如“主色”“辅色”“浓度”“亮度”“像S的”等。二、其他感,如“形感”“情感”“质感”“触感”等。
以基本颜色词“红”为标准,在色彩属性上没有突出特征的颜色词《金》中共有6个(3.2%),使用次数共有21次 (3.3%),它们是丹、赤、红色、纯红、丹霞、红霞,《平》中仅有2个(1.4%),使用次数共有9次 (2.4%),它们是红色、赤。而其他颜色词在传递“红”这个基本颜色信息同时,经过调整“色感”以及添加“其他感”,如“形感”“情感”等,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引发不同的心理效应。
表9 红色范畴颜色词的色彩属性总结
续表9
序号属性《金》《平》4亮度偏亮的(亮度值1+、1++)10个:银红、飞红、鲜红、金红、红艳、红馥馥、红邓邓、绯、血、樱桃7个:绯红、鲜红、红艳、血红、红扑扑、红腾腾、红艳艳5亮度偏暗的(亮度值1-)——6有辅色的8:银红、粉红、桃红、金红、肉红、桃、粉1、杏3个:粉红、桃红7像S的2个:猩红、肉红、樱桃4个:火红、橘红、血红、玫瑰红8有其他感1个:红润、樱桃2个:红润、红肿
(二)颜色词着色功能对比分析
《金》《平》中红色范畴颜色词所涉及的着色领域共有10个:人体类、器用类、织物类、自然物类、植物类、饮食类、园林建筑类、动物类、医药类、文字图案类。与各着色领域搭配过的颜色词以及排前两位的颜色词使用次数统计如表10:
表10 红色范畴颜色词着色功能统计
从以上对比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无论是在《金》中还是《平》中人体类可以使用的红色范畴颜色词种类最多,可供描述的空间最大。《金》中类织物类居第二位,这与《金》在描写女性服饰上的力度有直接关系,而《平》中居第二位着色领域则是植物类,这与《平》在描写自然风景上的力度形成正比。
(2)《平》中单音节颜色词“红”在所有的着色域中是最常用的颜色词,但在《金》中有些着色域中“红”并不是最常用的,如园林建筑类中最常用“朱”“朱红”,织物类中最常用“大红”。在人体类、器用类中虽然“朱”“朱红”“大红”等的常用度低于“红”,但这三个颜色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颜色词。这就能反映浓度偏深(浓度值1+)的颜色词在近代汉语中的突出价值。
(3)每个着色域使用的颜色词,其色彩信息特征与该着色域的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与织物类搭配的颜色词,大多颜色属性指向明确,倾向于表述颜色性质,而与人体类搭配的颜色词,大多在颜色属性指向上具有模糊性,倾向于描绘色彩状态。比如织物类可以用“大红”“深红”“桃红”“银红”等而人体类很少用,人体类可以用“通红”“红润”“红馥馥”等而织物类很少用。[3]
与其他颜色范畴相比,《金》中颜色词能够搭配着色域最多的范畴前三位是:“红色范畴”(10)、“黄色范畴”(9)、“绿色范畴”(9),《平》中前三位是:“红色范畴”(9)、“黑色范畴”(9)、“黄色范畴”(8)。可见,虽然红色范畴在《平》使用频率上失去了其绝对的优越性,但红色范畴的颜色词能够搭配的色域仍然最多。
(三)颜色词附加义分析
出现在《金》《平》中56个红色范畴颜色词在表示颜色概念的同时,基本上都携带丰富复杂的附加义。需要指出的是,颜色词在具体用例中可以同时携带几个附加义,不同的附加义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如《金》例句,“妇人赤露玉体,止着红绡抹胸儿,盖着红纱衾,枕石鸳鸯枕,在凉席之上,睡思正浓,房里异香喷鼻”,“红”在象征“尊贵奢华”同时,暗示“女子美貌”以及“情色意味”。因此,我们难以准确计量所有的附加义,只能将《金》《平》红色范畴颜色词的最常见附加义归纳为以下几个大种类:
表11 红色范畴颜色词附加义统计
续表11
附加义《金》《平》⑦男人壮健有力、精力充沛1个:红3个:深红、红肿、红润⑧象征喜庆吉祥、隆重端庄、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有生气、繁荣1:红色3个:红、大红、火红⑨象征革命、进步—4个:红、赤、大红、深红
可见,红色范畴颜色词在《金》中既有美好的、积极的附加义,也有丑陋的、消极的或没有美感的附加义,而《平》中红色范畴仅有美好的、积极的附加义。当然,“美”“丑”是针对客观语言事实而言的,并不能与作者的感情褒贬挂钩,《金》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曲折复杂的,比如多场情色描写中用到的颜色词大多具有美感,但不能因此判定其具有褒义的情感色彩,因为这些性描写大多是用来讽刺人物之贪欲的。[3]总体上来看,红色范畴颜色词在使用中被赋予的附加义倾向于美好的、积极的附加义。这正显示出“红”的概念给人带来的正面心理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金》中颜色词附加义的种类最多的范畴前三位是:“红色范畴”(8)、“黑色范畴”(8)、“白色范畴”(7),《平》中前三位是:“红色范畴”(8)、“黑色范畴”(7)、“白色范畴”(6)。可见,红色范畴的表义能力最丰富灵活,进一步印证了“红”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色的强势地位。
本文对红色范畴颜色词的使用频率、构词、词汇义等运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与《平》红色范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频率、词汇义等两个方面,而在构词方面两部文学作品中的红色范畴颜色词呈现出相对明显的一致性。使用频率、词汇义这两个方面的区别,主要属于作者的主观创造风格,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显示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之处。总体上看,现代汉语红色范畴继承于近代汉语,与近代汉语密切相关,但也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无论是在《金》中还是在《平》中“红”“黑”“白”这三个颜色范畴最为常用,构成了汉语颜色词系统的主体部分,其中,红色范畴是最强势的颜色词类聚。尤其是《金》中红色范畴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各方面运用情况高于其他颜色范畴。这不仅充分印证了汉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红颜色的文化现象,也可以反映“红”在《金》成书时期变成了女性服装以及器用什物的最时尚的颜色。从明代开始,由于“红”的普及,“红”被老百姓赋予了喜庆的内涵。各种现存习俗中代表喜庆的红色习俗,明代已经基本出现,并且一直影响至今。[6]虽然《平》中红色范畴在使用上失去了其绝对的优越性,但红色范畴的颜色词的着色功能、表义能力等强于其他颜色范畴的颜色词,充分显示“红”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其运用更加广泛。在20世纪后的中华大地上,“红”又与社会主义的政治、革命紧紧相连,象征“革命、政治觉悟高”。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进程中,“红”以一种民族复兴的姿态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一方面它积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它借鉴吸纳西方文化中“红”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