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老节日里的美好记忆
2018-06-10周晓菲
周晓菲
樱桃红了,芭蕉绿过之后,树上的杏儿飘黄,山里的箬叶碧绿。端午,就这样静静地到来了。
这一天,南方要划龙舟、喝白娘子害怕的雄黄酒,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画“王”字以避五毒,吃咸鸭蛋;北方要佩香囊,挂艾叶,姑娘们去河边洗头,据说这样,头发能长得很快。而无论南方北方,无论是小清新的蜜粽还是惊艳的红枣粽、热烈奔放的碱水粽以及淳朴内敛的鲜肉粽,都是这一天的绝对主角。
除了吃粽子,除了想起屈原,这一天对我而言,还有一层特别的意义,这一天,我来到了这个世界。
父母结婚后,一直天南地北,两地分居。据说生我的那一天,爸爸还没有回来,妈妈早上还在上班,感觉有点不大对劲儿,便向领导请了假,回家收拾收拾,洗了澡,洗了头,带上早已准备好的小衣、小裤、尿布之类,便往40公里以外的娘家跑。到了长沙,已是临近中午,生孩子得准备好力气,妈妈吃过外婆炒的一大碗油汪汪的蛋炒饭后,一屁股坐在小舅舅的自行车后座上,虽然大着肚子,她的身体依然轻盈如燕,两人直奔医院。进产房不久,我就出生了。
端午节的民俗在如今的繁华城市里,除了吃粽子其他基本已经消失了。直至看到街上有香囊,菜市场有箬叶,才恍然一年已过半,又到端午。
小心翼翼地拨开一个肉粽,暗红色的鲜肉镶嵌在油亮的糯米中,米与肉已经完美结合,经过水汽的氤氲,肉质略紧,米粒浸润了肉汁,味道鲜美,油润不腻,再加上梅干菜的干香、箬叶的清香,味觉层次十分丰满。
也有甜粽,我喜欢吃豆沙馅的,把红豆浸泡一夜,煮成沙状,加入糖和猪油,炒制成豆沙,包入糯米内,豆沙量要大,米多豆沙少就有些寡味。
于丹曾有一篇文章,她认为与古人相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而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重,心就不安静。
也许于丹言重了,虽然我们做不到古人“沐浴焚香,抚琴赏菊”那样美好,但是在我们越来越喧嚣、杂乱、无序的生活中,加入一点点仪式感,就如同在咖啡里加了一点糖,回味悠长,非常美妙。
蜜棗粽
原料
糯米500克、小枣250克、苇叶60~80张
做法
1.先把糯米淘洗2至3遍,用水泡3小时,捞出控去水分;
2.接着将苇叶放入开水中煮透(煮的时间越长,苇叶越清香),再放入凉水中浸泡;
3.将3至4张苇叶错开包卷成三角形,向其中装入约30克糯米后放入3粒小枣,再用约30克湿糯米将枣盖上,最后用苇叶裹严,并用线绳捆好,如此将全部糯米包完为止;
4.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用石板压实,加入清水煮2个小时,然后再添上水,上中火再焖1个小时,粽子即可熟透;
5.将粽子投入凉开水中拔凉,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