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同安农民画中学美术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

2018-06-09潘晨莹

东方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中学美术开发

摘要:将当地富有特色的教材资源融入到中学美术教育中,不仅拓展了中学美术教材的内容,同时传承了本土特色的文化,有利于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厦门同安农民画主要表现捕鱼、动植物、闽南庙宇、农事活动等。其画面形象造型简洁,不拘泥于细节,并以夸张的手法传达主观感受。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知识与趣味性的融合,在学习内容、活动形式、阅读方式、教学评价方面等适当给教师和学生留有自由拓展的空间。

关键词:同安农民画;中学美术;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一、同安农民画中学美术校本教材资源分析

(一)同安农民画资源概述

厦门市同安区临山面海,其环境决定了人类活动的基本特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同安的一些农民就以墙壁、黑板为媒介进行创作,运用水粉为主要绘画工具,将自己的生活状态,理想憧憬绘制在画面中。到了20世纪60年代,多幅同安农民画被收录到由福建省出版社出版的《农民画选集》,以及《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粹》、《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等画册,其中有20多幅作品被选到海外展出,这些成就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让同安农民画有更好的发展,厦门文化部门不懈努力,将业余画家们召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秩序、更专业的培训,农民画创作的队伍逐渐扩大,上至八十老农,下至七八岁孩童都参与了进来。20世纪90年代,由于受到经济和城市文化的冲击,同安农民画一度消沉,但由于政府和支持,人们观念开始发生改变,同安农民画注入了新的血液,表现得更具时代特色。

同安的农民画家们从自然中理解并创造出艺术。他们把身边所见之物物化为可见的、具体的视觉形象,主要以表现捕鱼、农作、民俗以及动植物、庙宇为主,将其进行有意识的组合,主观的创作。画面造型简洁、洗练,手法夸张,不拘泥于细节,农民们因为没有经过正规的美术教育,故对绘画中的构图、色彩等等没有太大的思维限制,因此保留了孩童时期的纯真和挚朴。以老画家梁金成创作的《醉蟳》(图1)为例,画面主体以一只大青蟹为主,另外还描绘了44人捉螃蟹的场面,画面构图饱满,色彩以人体土黄色与螃蟹青色进行对比,杂而不乱,将人与海洋的亲密关系自然流露,画家把对生活的美好想象移情到画面中尋求慰藉。是同安农民画奇异、浪漫、天真的典型代表。正如马蒂斯所说:“装饰和表现是同一的,是作者把诸多现实概念回返到视觉的纯粹可视性,然后有选择地运用在某作品中,从而达到进一步丰富,充实主题和美华生活的目的。”②

(二)同安农民画校本教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其一,符合将本土文化作为中学美术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同安农民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原创性,基于对人生价值的具体表现,体现着农民的审美追求。其画面清新、挚朴、稚拙,充满乡土气息,表现了当地的民俗、生活、观念,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弘扬。

其二,符合便利性的原则。由于同安地处厦门,交通便利,当地中学美术教材编写人员进行考察资源,搜集资料,编写教材,聘请顾问极其方便。同安农民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以水粉颜料,运用高纯度的颜色大面积的填涂,可操作性强。它的工具、材料购买方便,制作上较于其它美术教材更加简便,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课堂示范,同时也有利于中学生的练习。

其三,符合实用性的原则。农民画在同安有深受群众喜爱,有很深的群众基础,逢年过节许多家庭都要张贴农民画。在当地中学开始农民画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了美术技能,还弘扬了传统文化。学生制作的农民画可以参加展览,也可以为群众所选购。

二、同安农民画中学美术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与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①这就意味着课程中一些部分可由学校和教师来完成,学校在编辑校本课程时应注重特色,符合本校的办学宗旨。因此,将同安农民画开发成校本教材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弘扬了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前,面临传承危机的同安农民画需要这样的契机,将它开发成教材,也是对其的传承和弘扬。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7月在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学校美术课程的拓展和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内容。2004年初,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在修订《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条例中,着重对民间美术及文物方面进行研究,条例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要以当地资源为出发点,把美术与当地自然资源、民间工艺相结合,在挖掘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爱国、爱家的思想;在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还提到“要引导学生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同时指出:美育的任务除了教授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美术知识、艺术表现技法外,还应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新时代教育的使命

校本教材是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媒介,其内容是根植于当地优秀的民间文化这一片“沃土”,民间文化为中学美术课程提供了新的营养和水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厦门市作为我国首批的经济特区,2017年“金砖会议”的召开,使这个城市受到世界瞩目。同安是厦门的一个区,是新旧城区的结合体,受时代的召唤,乘国家对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东风,将同安农民画开发成校本教材,将其带进人们的视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也让美术教师们不断的研究该文化,提升自己研究能力,拓宽视野和教育形式,让当地的中学美术教学更加多元化。

(三)同安农民画教材开发原则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开发同安农民画校本教材时,要融入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现有的直接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通过教材中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建构中。这就要求在整合校本教材时,必须明白学生现有的兴趣和需求在哪里,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重视教材内容的选择,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感受与体会,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是创新性的原则。中学美术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想吸引学生,就要不断的创新。首先,要在内容上创新,要表现当代农民的新生活、新观念。其次,要在形式上创新,可以有电子教材、纸质教材以及农民画家的言传身教等等。最后,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要积极汲取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优秀文化和思想,源源不断地向同安农民画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同安农民画乡土教材整体要以闽南的生活为主题,不能仅仅以成年人的视觉来编辑乡土教材,教育学家陈鹤琴曾提出“活教育”,即“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是一个富有创新性的观点,可以指导同安农民画中学美术校本教材的编辑。

三、同安农民画中学美术校本教材开发的几点建议

(一)深入调查研究

开发同安农民画校本教材,应先成立开发小组,该小组由美术教研员、中学一线美术教师、农民画家组成,多方面搜集关于农民画的素材;同时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担任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充分履行专家、咨询、审议、评价的职能,树立正确的研究方法,保证农民画校本教材开发的科学性与时效性;以教师为开发教材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的开发中。

要了解学生的情况,从其心理、学习习惯、社会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在选择素材时,要体现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通过归类、分析、筛选、整合农民画素材,紧扣教育目的、学生的需求,注重個性的发展。素材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闽南本土文化和家乡的认同感。要划分不同年龄段或学段来编写,各个阶段的内容应该做好相互衔接。在课例的结构中,提倡由易到难,有侧重点,主次分明,还应注意知识与趣味性的融合。

(二)注重培训教师

在开发中,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当前,社会对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教师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是对其研究能力的培训,教材开发是要将庞杂的素材收集起来,进行筛选,挖掘文化的内在核心,如果没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理论系统做支撑,教材开发存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形式,能够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引起共情,让学生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对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三)及时发现问题

同安农民画校本教材应与国家教材紧密相连。国家教材涵盖了国内外美术的典型作品,农民画如何定位自己的文化特色?课程内容和课时怎样合理分配?目前,对同安农民画校本教材的研究多停留在造型艺术与价值、艺术特色两个方面,体系还不全面,开发者要花大量的时间走访同安各地区去搜集资料,中学一线老师繁重的工作量,平常很难放下工作去专心研究;开发过程中资金的缺乏;学校领导的不理解、不重视;美术课程常被其他学科占用等等,都影响了校本教材的编写。

(四)积极寻找对策

根据以上出现问题,有关部门要聘请教材编写专家对开发者进行指导,正确理解校本教材开发的步骤,少走弯路;明确制定校本教材的标准,划分教材模块,及时评审教材;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校本课程研发资金,向教师提供相关的研究经费,保证开发教材工作的顺利进行;规定校本课程开展的课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关部门应对开发者提供帮助,并争取得到各级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高校教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E].http://www. moe. edu.cn/.引用日期:2018年4月25日。

[2]马蒂斯.马蒂斯论创作.[M].钱琮平,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44-45.

[3]钱初熹.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113-114.

作者简介:潘晨莹,性别:女,单位:集美大学美术学院,职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学。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中学美术开发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情感丰富的美术教育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