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表演教学中的情感调控
2018-06-09张静
张静
【摘 要】音乐是人情感的抒发,音乐作品本身都包含着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合理的情感表达是声乐表演艺术的点睛之笔,情感调控也因此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获得更为理想的表演效果,老师应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情感调控在声乐表演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方法。
【关键词】声乐表演;声乐表演教学;情感调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165-02
一、声乐表演的含义
音乐几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借助音乐来宣泄和表达。音乐也是世界上八大艺术之一,有着洗涤心灵、表达思想和情绪的作用。在音乐中,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声乐和器乐。所谓声乐,是指人声的音乐,更多的侧重于人的声带,也辅之于人的口舌、鼻腔气息。声乐唱法主要有美声、民族、通俗,而根据音域的不同,声乐则由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音、女低音、男低音组成。声乐表演,是以人的嗓音为重点的表演形式,在声乐主要唱法美声、民族和通俗的表演形式之外,也包括戏曲,以及口哨、口技等形式。
二、声乐表演中情感的概念及特征
(一)声乐表演中情感的概念。在表演过程中,情感的含义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呈现。其一,音乐是基于人们的情绪和感性认知而创造的,音乐本身都包含着作品创造者对于某项事物的主观感受,创作者将其想要表达的情感抒发在音乐中,然后借助歌者的声音来传达。其二,歌者一方面有对音乐作品本身想要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基于歌者自身阅历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因此,声乐表演中情感的另一个体现在于歌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所传达出的,在作品需要表达的情感之外的,歌者自身的情感。
(二)声乐表演中情感的特征。在声乐表演中,情感的特征主要分为三点,即时代特征、生活特征及心理特征。在不一样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当中,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也不相同。音乐像文章一样,都有着作者意图传达的思想,以及意图传达的情绪。而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与所处的时代环境相关,表达着所在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情感。例如,《义勇军进行曲》这类的音乐作品就表达了当时时代下拼搏进取的主题情感,这便體现了声乐表演中情感的时代特征。音乐是时代的彰显,也是生活的产物,所谓艺术源于生活,音乐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好的音乐作品也往往来自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这便是声乐表演中情感的生活特征。音乐是人们传递情绪的好的介质,其创作与表演,都离不开写作者或歌者内心的主观理解和情绪。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歌者对同一首歌也会呈现出多种面貌,而这些方式的不同多与歌者的心理有关,这便是声乐表演中情感的心理特征。
三、情感调控在声乐表演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情感到位利于增强声乐表演效果。声乐表演中,最能引起共鸣的便是情感,要想传达出音乐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情感,首先需要歌者具备细腻的情感来体会、解读音乐作品,并根据自身的阅历与人生感悟用自己的方式将音乐作品演绎出来。而声乐表演的效果也取决于歌者的情感是否到位,只有歌者的情感到位,才能使观众受到感染。在声乐表演中,情感的调控属于感性的范畴,而声乐表演也不乏技巧性的表现,声乐表演中需要歌者在技巧和情感上能够平衡。歌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较难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表演,在声乐训练中需要借助自身的其他器官来感受,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由此,歌者根据自己的思考来解读音乐作品,进而改善自身的表演方法,提升自身的表演技巧及情感表达。表演中,歌者需要把握音准、音调,更需要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或夸张或不足的情感表达都无法达到声乐表演的理想效果。
(二)丰富的情感有助于增强声乐表演的艺术性。声乐表演是艺术性表演,歌者娴熟的演唱技巧是表演的基础,只有技巧但缺乏情感无疑是空洞的,而丰富的情感则是声乐表演的灵魂所在。音乐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也得益于其不可或缺的情感渲染。因此,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情感调控的重要意义,并加强此方面的能力训练,从而使其更好地表达出音乐的灵魂和质感。所谓熟能生巧,音乐表演也是一样,反复的练习可以取得一定的进步。在声乐表演的教学当中,教师可给学生适当时间进行练习并加以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可以提高的部分,并以此获得更为专业的表演水准。
(三)情感有助于准确体现音乐作品风格。音乐作品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如悲伤如欢快,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不同的受众。在声乐表演中,情感的调控可以更好地体现音乐风格,并且在表演中更好地调节氛围。对于一首悲伤的音乐作品,歌者应以悲伤的情感为基调来演唱,为音乐作品渲染出更为悲伤的氛围,如此一来,听众也更容易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悲伤,进入歌者所营造出的音乐世界之中。反之,如果歌者不能以适当的情感来表演音乐作品,就难以体现出音乐作品的优势,掩盖音乐作品的光芒,使音乐作品平淡无味,过耳即忘。因此,教师在声乐表演教学中应着重学生情感调控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以适宜的情感来表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四、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生表达声乐细腻的情感。在声乐表演中,细腻的情感表达无疑是加分项,而歌者若想具有细腻的情感,也需要其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音乐作品主要由词与曲构成,无论是对歌词或曲调的理解,都需要歌者的综合素养。在声乐表演时,要想表演出歌词所表达的寓意,首先需要歌者对歌词充分地分析和理解,歌者需要能理解出音乐所表达的主题,可能是与生活相关、与心理相关,也可能与社会时代背景相关,这些均需要歌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同时,曲调也在音乐作品中有一席之地,可能曲调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内敛,但其情感浓度并不一定比歌词淡。教师在声乐表演教学中,可通过如文学、美术、诗歌等多种途径来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当然,教育学生的同时,首先要求教师自身有着较高水平的文化修养。
(二)引导学生在声乐表演中丰富情感体验。一个具有丰富情感的歌者,往往更容易唱出使人感动的歌。世界上有着亿万人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在情感上面亿万人口却有着共鸣,情感相通。对于声乐表演的歌者而言,其所传达出的情感大抵是两种类型,根据音乐作品的词曲意境所理解出的情感,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歌者个人生活阅历、艺术修养、气质情操以及演唱技巧等方面而创造的情感。增强文化素养是培养细腻情感的一个方式,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使学生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情感的途径之一,毕竟,只有感同方能身受。对此,教师在声乐表演教学中,应给学生更多情感体验的机会,如编排与音乐作品相关的音乐剧等形式。学生也应该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突破。
(三)指导学生在声乐表演中把握好度。歌者在声乐表演中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张弛有度,音乐的风格虽然可能相同,但每首音乐都有着其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中心,只有良好的技巧和适度的情感把握方能真切地表达出音乐作品要传达出的感情。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声音的美感体现,声乐的重点是通过歌者的声音技巧和情感来营造出听觉的享受。音乐作品中通常需要歌者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自身的声音和音色,同时情感也包括表演者的面部或肢体表情,只有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控制在标准的水平范围内,才能使听众欣赏到歌者所演唱的音乐。由此,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在情感的把握度方面应增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演绎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刘欣.高校声乐表演教学中情感调控的重要性探讨[J].黄河之声,2016.
[2]鹿凤琴.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J].北方音乐,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