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赜
2018-06-09姚凤英
姚凤英
摘 要: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文章论述高效课堂的特点,并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率的课堂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52-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期,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让教育向着高效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为此,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对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论述。
一、高效课堂的特点
(1)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气氛对其影响非常大,因此,高效课堂要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学习。舒适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到放松,讓学生不再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于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营造学习氛围时,教师要引入适当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当中。这样,语文课堂就不会那么死气沉沉,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想法,课堂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2)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环节很少,通常只是学生在课堂上听取教师的讲解,这样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将师生互动加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大胆表达,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获得较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3)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模式较为多样,在讲课时,教师应当应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需要一些情感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作者想要体现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4)长远的目标。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学目标应当要长远化,要为学生的将来考虑。
二、高效课堂的构建
(1)积极主动学习。学生应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能够自主学习,这样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多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兴趣培养法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当学生对某些事情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讲课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纯讲授的方式,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学习中。
(2)转变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应当要遵循一定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因此,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首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不断地学习,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始终和时代的要求相一致。除了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外,教师还应当提高课堂趣味性,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到情境中。课下,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升,促使学生在课上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3)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合适的学习目标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努力去完成学习目标,并且享受成功的喜悦。但是,当学习目标超出学生能够实现的范围或者给学生带来极大压力的时候,学生在努力学习后还是离目标较远,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下降,学习动力越来越差,最终给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在进行语文学习目标的设立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也要对学习的内容有较深的了解,再确定学习的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层次有着较大的差别,对于同一个目标有些学生会较为合适,有些学生就会超出能力范围。因此,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去设立不同的目标,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大大提升课堂效率。
三、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更是一门艺术。而高效课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进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时,教师应当不断学习,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更加高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辉.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4).
[2]罗晓娟.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3]徐建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5(02).
[4]李霞.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5]陈跃红.立足“三观”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以教学《孔子游春》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