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手机市场开发思考

2018-06-09朱皓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再利用机遇现状

朱皓楠

[提要] 智能手机更新速度加快,市场发展下人们对手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学习、电子商务、工作及打游戏等等需求,给通过二手手机创业者带来商机。本文主要探索旧手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措施,以期利用旧手机的机遇,创造出大市场。

关键词:二手手机;再利用;现状;机遇

基金项目:西京学院2017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园旧手机再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27152017081)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9日

一、旧手机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信息。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5.6亿部,未来几年每年更新量可能达到4亿~5亿部,而此前已经沉积了约10亿部废旧手机。截至2016年11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13.2亿。智能手机每年的淘汰量也达到3亿~4亿部,但回收率不足2%。随着手机厂商年年发新机,那么意味着旧手机会越来越多,电子废弃品对于当前的生态环境来说,是一大隐患。另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电子垃圾年产量有230多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子垃圾生产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过去不太受到重视的废弃电器电子垃圾回收行业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说,早前国际环保组织呼吁三星公开召回Note7的处理计划。而2014年版《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也已将手机列入其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政府、许多厂商的重大课题。

(二)回收平台。每年有3亿~4亿部旧机被淘汰,催生了2,000亿元左右的手机回收市场。许多二手交易市场中以旧换新的电子产品市场,旧手机成为重要的交易单品。当前回收旧手机的平台有以爱回收网、回收宝、友通商城等电子回收平台,以及以闲鱼、转转、百姓网为代表的综合二手平台。二手交易市场虽然可以将旧手机二次利用价值释放出来,但在二手交易市场,买卖双方也大都为个人行为,这时候,问题接连产生,比如手机定价难以规范、问题描述的沟通成本太高、平台对于交易双方的诚信规范尚不成熟、放鸽子或者交易欺诈现象时有发生,成交效率太低。说到底,这类二手交易市场让从发布信息,到买家找到卖家、或者买家找到卖家、讨价还价、交易完成或者被放鸽子、退货,整个交易过程的时间成本太长、太繁琐,这些交易过程中的诸多痛点导致用户也不愿在二手交易市场交易。国内早前相关数据显示,七成旧手机被闲置在家。许多消费者心中的“二手交易市场”是“低价甩卖废品”的平台,认为旧手机在这些平台上出售,是很难博得一个好价钱,索性就将其闲置处理。

二、旧手机市场的优势

(一)经济方面。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与生产、消费环节的“国际优势”相比,二手、废弃手机的处置环节却处于“国际落后”。

据悉,仅仅在2013年,在美國eBay上出售的二手苹果设备价值近20亿美元。截至2017年,全球市场上仅是翻新手机的交易台数增长到1.2亿台,累计规模超过480亿美元。第一财经发布的《2016分享经济发展报告》:参照国际计算标准,初步估算我国2016年包括二手手机在内的闲置市场规模约为1,462亿元。国内闲置和二手交易市场,规模估计超过4,000亿元,而滴滴、ofo等目前出行市场是1,500亿元的规模,相比之下,可见二手手机市场规模巨大。

(二)环境方面。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国家,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全国突出的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目前,闲置的二手手机总量惊人,是资源浪费,也给环境带来压力。回收旧手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一定程度地节约了资源。

(三)技术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回收渠道多样化,可以通过网上的线上回收,可以当面回收,也可以快递回收,方式较为多样。二手手机市场是一个完整的沙漏型供应链。前端是极度分散在千家万户的电子产品,后端是线下回收市场和渠道。未来二手电子交易市场,就像电商里的淘宝和京东一样。多加利用,与环保相结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旧手机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问题。电子垃圾若处理不当,对环境危害更大。一部智能手机制作过程中加入的挥发性溶剂含有铅、镉、水银等金属,如果随意抛弃,重金属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手机的塑料外壳被焚化后,也会产生含氯的有毒物质,甚至是某些一级致癌物。被归为电子垃圾的手机基本上没有任何可再使用的价值,只能当作垃圾处理。如果是官方回收则会统一进行处理,但不幸的是,目前大多数的废旧手机都流向了不正规的电子垃圾处理厂,它们通过焚烧等方式提炼手机零部件中的贵金属,并以此获取收益。如此处理可提炼出的金属极其有限,却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在焚烧的过程当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同时未经过完全处理的剩余零件被直接掩埋或倾倒至河流与海洋中,极大地污染了水质,这也是为何从事非正规电子垃圾回收行业的人员更容易患上硅肺病的原因。

(二)回收体系问题。我国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回收、分类、运输、加工、利用网络体系。目前从事废旧手机回收的企业和个人不少,遍布全国,但是主要是街边小贩及游走摊贩等,回收规模小,回收分散,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回收体系中的企业和个人各自为政,缺乏相互之间的配合和业务往来,回收的废旧手机没有直接送到对口的综合加工利用的专门企业集中处理,造成回收利用效率较低。

(三)隐私安全问题。首先,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很多人不想为了几百块钱把手机卖给街边的“黄牛党”,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泄露信息?其次,正规回收渠道难寻。生活中,你会发现,无论是在社区、街道还是单位,都难以找到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回收点;最后,回收价格低成了最大的“拦路虎”。如果说街边摊贩出价高但个人隐私难保护,那正规渠道就是放心但价格又不划算,用户两头为难。很多二手旧手机都存在质量安全以及干净卫生的问题,手机的锂电池都有寿命,放置太久有发生火灾的危险。很多商户会从多种渠道收购手机,将它们的可用零部件拆分出来,整合至一部手机当中,变为翻新机在市场中出售。但这样做没有经过任何的官方检测过程,仅靠商户自行判断,根本无法保证手机的质量,消费者买到这样的手机后可能在短时间内再次损坏。

(四)渠道规范问题。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项法律规范是针对旧手机回收的。2011年1月我国正式实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但手机回收却不在这个管理条例之中。旧手机回收政策缺位,已经成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盲区。行业政策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废旧手机回收市场管理没有专门的法规或管理办法可依,市场发展不规范,比较混乱,正规回收企业数量稀少,使得我国废旧手机回收体系建设不足,形成“橄榄形”,即“两头小,中间大”的不良结构。由于手机已经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可以预见,随着配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规范的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将面临更为紧迫的需求。此外,废旧手机回收、信息销毁、维修及元器件再利用的行业标准或规范缺乏,整个行业的发展欠缺指导,虽然有一些环境友好或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实践,但整体水平不高。

(五)综合回收处理能力不足。一方面国内缺乏专业的废旧手机分类、拆解及深加工处理成套技术,对废旧手机的处理方法上,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和操作人员匮乏,制约着我国废旧手机环境无害化、高效处理利用;另一方面国内可以进行报废手机处理利用的规模化企业数量严重不足,仅有上海伟翔、广东俐通等少数企业有工程实践经验,多数工艺及其设备仍处于实验室研发或中试阶段,还没有达到产业化程度。

四、旧手机市场发展建议

第一,注重环境保护,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加强政府监管,针对废旧手机回收利用行业所涉及的分类、识别、分拣、信息销毁、维修、拆解、元器件再使用、材料利用、稀贵金属提取等各个环节出台相应的技术规范、指南、行业标准或认证,对报废手机的回收处理全过程进行管理,鼓励、引导规范、专业的废旧手机回收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科学地将废旧手机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和高效的资源化利用。

第二,品牌推广,解决消费者不接受旧手机的问题。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软件宣传,使更多人接受使用二手手机。通过传单或者自己交友圈宣传旧手机,扩大旧手机出租或者售卖的知名度。通过品牌与互联网相结合,大力推送广告,使产品深入人心。

第三,产品策略,解决安全问题。与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产业化、制度化,更好地保证售后。使用正规的手机,拒绝出售租用劣质手机,确保安全问题。购买相关的保险,确保发生事故后的相关问题,解决消费者的顾虑问题。保护旧手机的隐私。利用无用信息覆盖原有信息,比如大量拷贝覆盖视频歌曲等,这样即使恢复,也只能恢复出垃圾信息内容,但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覆盖的点太多;使用具备具有内容粉碎功能的安全软件,将旧手机的数据全部粉碎,全盘擦除,这样就能确保旧手机隐私信息不会被恢复了;利用第三方刷机软件,多次刷机操作。

第四,渠道策略,解决规范问题。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将旧手机回收,再将手机外壳美化,不泄露他人隐私。回收旧手机后,做好清洁消毒以及数据抹除,重新租给需要短期使用手机的消费者,或者卖给需要一人多机的消费者。与二手手机店合作,并与其达成某种共识,精诚合作,也可以自己开店将其销售。回收的手机若也可以达到二次利用的效果,解决旧手机回收处理难的问题,利用“互联网+”的网络回收模式在公司的企业网站中建立资源回收的专栏,通过网络回收废旧手机。建立自己的手机微信公众号等,通过微商宣传,建立微信回收系统对废旧手机进行回收。

第五,制度化规范,尽快出台旧手机回收监管制度。规范回收渠道,管制回收商家。使用正规的手机,拒绝出售租用劣质手机,确保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售后,购买相关的保险,确保发生事故后的相关问题,解决消费者的顾虑问题。

第六,进一步推动废旧手机综合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合理提升处理能力。一方面鼓励废旧手机分类、拆解及深加工处理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着力提升我国废旧手机的专业化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应进行合理规划,避免企业一哄而上,造成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

主要参考文献:

[1]焦丽莎,吴育琛.爱回收:旧手机大生意[J].中国企业家,2016(19).

[2]贠天一.快递来敲门,上门回收旧手机[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4(23).

猜你喜欢

再利用机遇现状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废旧物”再利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