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贫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

2018-06-09顾长旻董谦孙志波佟明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阜平产业扶贫

顾长旻 董谦 孙志波 佟明超

[提要] 产业扶贫是带动农户脱贫增收、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河北省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为当地贫困户带来增收,但产业推进过程中逐渐暴露出食用菌产业链不完善、菇农知识能力素质低、科技与产业之间缺乏有效联结、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较弱等问题。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剖析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归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政府、企业等食用菌产业推进主体发展扶贫产业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阜平;食用菌产业;产业扶贫

本文得到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化及其效应研究”(项目编号:HB16GL052)资助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4日

产业扶贫是一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扶贫开发过程。阜平县食用菌产业自2015年试点至今,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然而,由于政府缺乏经验、龙头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产业扶贫效果尚未充分体现,贫困户生活现状还未得到全面持久的改善。本文基于产业扶贫视角,分析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引导政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进一步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

一、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一)阜平县概况。阜平县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总面积2,496平方公里,辖6镇7乡,209个行政村,1,208个自然村,人口23.04万,为全山区县,山场面积326万亩,占总面积的87%,耕地面积仅21.9万亩。阜平县自“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就是国定贫困县,贫困范围广,贫困发生率54.4%,全县164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8.5%;贫困程度深,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省市均居后位,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数。2016年,阜平县生产总值实现367,4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06%。“十二五”期间,阜平发展特色农产、建设先进制造业和开发生态旅游,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食用菌、高效林果等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规模小、效益低、覆盖面窄,亟待扩大规模、完善链条、提升效益,实现对所有贫困人口的全覆盖。

(二)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食用菌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增长,中国的食用菌产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自2015年以来,阜平县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效食用菌种植产业。2017年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2万亩,已完成1.6万亩土地流转,以香菇和黑木耳为主要栽培品种,菌棒栽培数量1.7亿棒,实现总产值8.2亿元,产业参与农户超过1.5万户,其中贫困户占比80%以上。现已逐渐形成“一核、四带、百园覆盖”的产业布局。其中,“一核”即天生桥千亩现代食用菌产业核心区,该园区占地1,500亩,以当地贫困群众为种菇主力军,采取龙头企业和农户合作经营、农户自主经营、农户入股分红的经营模式,已成为阜平县现代食用菌技术的引进研发展示区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样板区;“四带”即城关镇—城南庄产业带、平阳—台峪产业带、大台—史家寨—王林口产业带、龙泉关—天生桥产业带;“百园”即在北果园乡等适宜地区建设百个产业园区。

(三)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建立“六位一体”和“六统一分”发展模式,政府、金融、科研、龙头、园区、农户六位一体,企业负责建棚、品种、制袋、技术、品牌、销售六统一,农户分户栽培管理。政府部门在规划决策、引导扶持、指导监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金融部门综合运用国家金融政策,为农户和企业提供资金借贷、金融保险等服务;科技部门在品种选择、生产标准、茬口安排、栽培管理、科学管理、科研攻关、立项引资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企业发挥龙头作用,综合资金、管理、服务、市场各个方面,以种植户为核心展开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园区充当平台角色,统一流转土地集约使用,合理建设棚室、配套水电设施;农户是种菇主力军,以户为单位精细管理,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技术指导服务和自身努力实现增收致富。

二、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不完善。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在产品开发、销售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阜平县食用菌产业规模的持续发展,但还没有开展食用菌深加工环节,所有的食用菌都用于鲜菇销售,产业链较短,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少,限制了产业的优化升级,发展深加工产品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山东、河南等省均培养发展了一批从事食用菌机械设备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大企业,为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而阜平县则发展滞后,大型设备均需要从这些省份购进,即使是生产用的塑料袋大部分也需从外省购入。此外,食用菌配套服务行业队伍不稳,缺乏营销、运输、宣传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菇农知识能力素质低。食用菌栽培管理与其他粮食作物不同,不仅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对农民的能力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阜平县食用菌产业近两年开始全面推进,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对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再加上种植农户的年龄普遍较大,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比青壮年要低,缺乏种植及管理的专业化人才直接导致了菇农食用菌栽培管理的能力和素质不够高。阜平县按照新园区50万棒、老园区100万棒为每个园区配备一名技术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的技术问题,但技术传播的绝对效率依然极低,特别是季节性明显的食用菌产业。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得知,阜平县食用菌产业中,龙头企业和政府对农户实行定期培训,传播技术知识,规范操作行为,但由于缺乏更为有效的培训手段,尽管培训成本持续增加,生产效率上升依旧缓慢,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三)科技与产业之间缺乏有效联结。阜平县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着资源分散、协作不力、低水平重复等问题,科技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龙头企业科研投入不足,由于新产品投入产出周期较长、经济效益较低,阜平县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尚未对食用菌加工产品进行创新投入,仍然以鲜菇销售为主要盈利手段。农业科技研发机构不足,缺乏上级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撑,科研创新水平低、缺乏科研人才等問题突显,严重制约了新技术、新产品、新菌种的开发工作。菌种和菌棒是食用菌产业发展中核心的部分,菌种和菌棒的质量直接影响产业发展。阜平县目前所有的菌种都是通过外购引进,在出菇、菌种退化等方面存在巨大隐患。缺少菌种研发部门,无法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所引进的菌种进行鉴定和监管。对菌棒市场监管不够,部分不良商贩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生产加工环节偷工减料,严重影响了菌棒质量,菌棒存在大面积菌棒不出菇的问题,不仅给农户带来极大损失,还严重影响农户种植食用菌的信心。

(四)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较弱。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产业扶贫中举足轻重,近年来阜平县重视培育和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017年已引进8家龙头企业,但实际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的规模和科技实力尚未凸显,缺乏生产活力,经济效益不可观,直接导致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没有起到帮助菇农增收的作用。同时,由于一部分龙头企业缺乏食用菌种植经历,企业尚处于发展摸索期,导致龙头企业对食用菌生产技术和生产特点不够了解,增加了食用菌生产成本的投入,企业整体运营缺乏稳定性。同时,经过实地调查发现,龙头企业没有发挥好“六位一体”模式中应有的作用,出现菌棒统一采购过程中质量把控不到位、鲜菇统一回收价格波动大、科技推广人员数量少等现象。

三、促进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构建完善食用菌产业链。第一,统一食用菌生产标准。制定和推行食用菌地方标准,大力发展集约化程度高、专业化程度强、设施标准先进的食用菌标准化栽培基地,辐射带动全县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工作,加强食用菌监测管理,建立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第二,提高菌种培育质量。建立以菌种选育、分离、培养、灭菌为核心的菌种试验中心,依托食用菌育种平台,采用現代生物育种先进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规范菌种生产市场,为食用菌栽培基地提供优质菌种;第三,重视发展本地菌棒加工,充分利用阜平山区县和背倚太行山区的自然优势,以果木剪枝等为原料生产食用菌菌棒所需基料,通过市场价格杠杆加强成本管理等手段,以经济利益驱动本地木屑原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第四,推进成品加工产地化,引进大型加工企业,大力发展食用菌产地初加工和深加工,拓展食用菌休闲食品、高档次保健品、调味品等食用菌深加工产品,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五,融合发展食用菌休闲观光产业,以食用菌示范企业、核心园区为依托,建设以食用菌为主题,集示范种植、观光采摘、养生美食、科普教育、环境保护、休闲娱乐、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现代食用菌休闲观光农业园,并将食用菌观光园纳入阜平农业休闲旅游路线中,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全方面提升菇农种植技术。重视人员素质教育,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食用菌行业管理水平,改善整体劳动力的素质,加快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速度,是使阜平县食用菌产业效率提升的关键。坚持浅显易懂、因材施教、贴近生产实际的原则,为农户提供良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技术等多种类型的科技服务,通过会议宣讲、现场指导、散发材料等多种方式对菇农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指导。提高菇农的认识和种管水平,着力提升全县食用菌整体栽培水平,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增加菇农收入。

(三)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精心做好食用菌园区的技术指导。在巩固现有技术模式的前提下,要不断巩固创新,确保各园区、所有栽培农户取得稳定、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引导、鼓励食用菌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与全国各大农业院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长期技术合作,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技术指导,结合菇农需求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取得自主创新成果;建立技术人才队伍,加强人才培训,提高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认识水平与技术水平;建立食用菌技术服务信息平台,为全县食用菌提供技术服务与现场技术指导。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尽快成立并发展阜平县菌种中心,重视原产地菌种的培育生产,政府牵头、龙头企业联合科研单位为菌种中心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四)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培育食用菌龙头企业,加强企业科学管理,使食用菌产业实现现代化、集约化,增强竞争力。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树立品牌意识,深入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切实提高“老乡菇”品牌知名度。稳步开发全国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多措并举促进全县干鲜菇批发销售。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志国.阜平县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经验[J].现代农村科技,2016(4).

[2]王哲,赵帮宏.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1).

[3]通占元,郑素月,侯桂森.精准扶贫政策下河北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探索[J].中国食用菌,2016.35(6).

[4]杨志国.阜平县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经验[J].现代农村科技,2016(4).

猜你喜欢

阜平产业扶贫
我家的小猫 咪咪
阜平辉绿岩饰面石材矿废石利用简析
访河北阜平农家
关于推进保定市旅游扶贫的调研与建议
阜平东下关方言音系研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产业联盟”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路径探索
阜平扶贫需引进社会管理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