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2018-06-09高国庆
高国庆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主要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和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人口老龄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1]。为了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分析了常规药物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患者。观察组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61~77岁,平均为(65.13±2.53)岁。合并肥胖症有10例,合并高血压19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62~77岁,平均为(65.19±2.52)岁。合并肥胖症有11例,合并高血压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商品名阿乐),口服用药。硝酸甘油10 mg+250 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同时给予肝素每次皮下注射7 500 U,2次/d。治疗7天。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药物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低分子肝素每次皮下注射0.3 ml, 2次/d。治疗7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症状控制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率。
显效:心电图达到正常水平,症状消失,凝血指标正常;有效:心电图改善,心绞痛发作降低50%以上,凝血指标改善;无效:症状、凝血指标、心电图等情况均无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相比较
对照组有23例显效,有25例有效,无效20例,总有效率70.59%。观察组有34例显效,有30例有效,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2%。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症状控制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控制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分别为(3.11±1.42)d、(3.13±0.24)d,短于对照组的(4.42±2.25)d、(4.23±1.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副作用相比较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副作用。观察组中,1例皮下淤血、1例牙龈出血,发生率2.94%;对照组中,1例皮下淤血、2例牙龈出血,发生率4.41%,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生为冠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粥样斑块破裂等引起心肌缺血相关。研究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和进展因素中,血小板因素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临床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可借助抗凝治疗延缓疾病进展[3-4]。普通肝素可有效发挥抗凝作用,但实际应用中无法准确预估其疗效和剂量[5-8]。低分子肝素可对血小板激活进行有效抑制,相对于普通肝素,其具备更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起效更快,可更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具备因子Xa活性,可有效改善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积极预防血栓形成,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9-12]。
表1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相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相比较(±s)
组别 时期 血浆黏度(mPa·s)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s)观察组 治疗前 2.47±0.08 32.47±2.43治疗后 1.01±0.02 38.13±1.25对照组 治疗前 2.49±0.08 32.36±2.41治疗后 1.72±0.24 34.81±1.24
表2 两组症状控制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相比较(±s)
表2 两组症状控制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症状控制时间(d) 心电图正常时间(d)对照组 68 4.42±2.25 4.23±1.54观察组 68 3.11±1.42 3.13±0.24 t值 - 8.144 9.102 P值 - 0.000 0.000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药物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控制时间、心电图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常规药物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缩短疗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1]柳军伟,武国霞,赵瑞欣,等. 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38-39.
[2]鄢卫民,黄海燕.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活性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17,23(1):120-122.
[3]陈英娇,袁强辉,袁东平.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50 例临床观察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2):127,129.
[4]王青,杜海晴,姜宾,等. 丹红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76.
[5]胡其源,岳静雯,王寅,等.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抗联合早期应用血栓通、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5):29-31,45.
[6]何钰钏. 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 hs-CRP、IL-6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5):78-80.
[7]李亚昭,魏新考,崔利峰,等.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疗效及对血流变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1(20):2211-2213.
[8]宫照伟,刘娜,侯小路,等.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计数对低分子肝素抗凝有效性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480-482,436.
[9]阿孜古丽·艾合买提,孜里哈·买赛尔. 低分子肝素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3):77-78.
[10]胡惠菊. 硝酸甘油及参脉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24):33-34.
[11]安志红,李晓东. 通痹冠脉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J].河南中医,2015,35(4):734-735.
[12]赵江.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