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下发作的原发性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018-06-09王瑜玲

智慧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癫痫受试者原发性

王瑜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1)

0 引言

癫痫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主要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大脑出现短暂的功能障碍的现象。近年来,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癫痫的发病几率逐年上升[1]。有研究显示[2-3],我国癫痫的总体发病几率为7.0‰,每年的发病率为0.03%,其中活动性癫痫的患病率为4.6‰,现已成为我国神经科中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疾病。癫痫的发作会导致患者的正常睡眠出现障碍,而患者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会加重癫痫的症状,增加癫痫的发作次数,以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此,本研究通过对癫痫发作和患者睡眠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影响癫痫患者睡眠结构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癫痫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2~32岁,平均(24.3±1.5)岁;对照组33例为动态脑电图检查显示正常、无任何睡眠障碍的受检者,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5~33岁,平均(25.1±1.7)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患者30例均符合《癫痫诊断和治疗》[4]中对原发性癫痫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纳入对象年龄均<35岁;③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未使用过任何抗癫痫药物;④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睡眠障碍和精神性疾病;②检查前1周使用过影响睡眠的药物;③治疗依从性差,无法接受正常调查。

1.3 方法

采用常规脑电图记录仪对受试者的脑电活动进行记录,使用2个眼电极观察记录受试者的眼球运动,检测时间在受试者休息20min左右,于清醒,闭目的状态下开始检测,并指导受试者和家属对检测期间的活动和时间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以专门的收录分析软件对受试者的眼动图和动态脑电图活动进行分析。

1.4 观察指标

参照睡眠分期标准,将睡眠分为NREM(非快速动眼)和REM(快速动眼)两种。而NREM中,睡眠期分为浅睡期(S1和S2)、深睡期(S3和S4)。详细记录受试者的各项睡眠参数,记录时间以关灯静卧开始至清晨起床结束。分期间隔以10s进分期,详细的整理受试者的痫样放电情况和睡眠参数,包括记录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NREM各期时间、REM睡眠时间、REM睡眠潜伏期和周期转换次数以及夜间觉醒次数。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睡眠参数对比

观察组S1、S2期睡眠时间、REM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P<0.05),睡眠效率和S3、S4期睡眠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睡眠结构参数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睡眠结构参数变化对比(±s)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 t P记录时间(min) 535.24±47.54 533.42±45.33 0.156 0.877睡眠时间(min) 451.27±50.42 457.25±48.63 0.479 0.634睡眠效率(%) 84.36±9.01 92.43±12.33 2.941 0.005 S1期时间(min) 48.03±15.66 35.46±12.27 3.563 0.001 S2期时间(min) 214.57±33.24 181.57±31.45 4.048 0.000 S3、S4期时间(min) 88.46±18.36 102.24±21.54 2.719 0.009 REM睡眠时间(min) 117.64±30.42 120.21±31.21 0.330 0.742 REM睡眠潜伏期(min) 175.51±32.44 140.57±28.64 4.540 0.000夜间觉醒次数(次) 1.43±0.43 1.31±0.35 1.220 0.227周期转换次数(次) 5.21±1.43 4.92±1.29 0.846 0.401睡眠潜伏期(min) 18.46±4.33 10.31±3.22 8.528 0.000

2.2 观察组在不同睡眠时间里痫样放电的分布

观察组30例患者中共出现190个棘波个数。其中在夜间出现痫样放电的占,主要分布在S1和S2期,而深睡期和白天的痫样放电数目不多,甚至在REM睡眠期未发生痫样放电情况,见表 2。

表2 痫样放电主要分布区间[n(%)]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可能影响癫痫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包括病程、年龄、发作频率、觉醒次数和棘波个数以及睡眠周期数等作为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中进行分析,发现觉醒次数和棘波个数是影响癫痫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癫痫是临床常见慢性脑部疾患,其发病率在不同的地区和年龄段,因为受到研究方法和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导致检出率差异很大[5]。据统计[6-8],全世界癫痫患者大概在5000万左右,儿童患者在癫痫患者中占比大约为54.3%~62.1%,远远的高于成人的发病几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癫痫发作会改变患者的睡眠结构,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会出现睡眠障碍,而睡眠出现障碍会加重或者诱发癫痫的发作和发作期间的痫样放电,以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睡眠是放松身体,恢复体力和脑力的一种状态,不仅关系着患者次日的精神状态,还影响着其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9-11]。所以,寻找并解决影响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变化的因素对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和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认为,导致癫痫患者出现睡眠结构改变的因素和病因、年龄、癫痫严重程度、药物和发作次数有很大的关系,而忽略了痫样放电本身的影响。自1936年GIbbs报道了脑电图出现痫样放电,而不会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这种脑电活动也被称之为“临床下”“潜在性”或者“发作间”放电。我国现阶段对临床下放电和睡眠结构变化的报道相对癫痫发作较少,缺乏可靠性参考依据[12]。为此,本次研究结合原发性癫痫患者睡眠结构的特点,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觉醒和睡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当人体处于睡眠时,会削弱和外界的联系,但大脑活动不会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出现一些调节的周期性变化。所以,机体在睡眠期的时候,其生理功能、运动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会随着睡眠的深度变化而出现不同的规律活动。自1953年关于记录脑电的时候记录到眼球活动,并发现了REM期睡眠,以此推动了睡眠监测技术的发展。至今,在检测机体睡眠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脑电图和眼电图等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判定。现阶段,大量研究认为[13],癫痫患者普遍存在睡眠结构变化,包括潜伏期延长,S1、S2期延长、S3、S4缩短,睡眠效率降低以及REM睡眠减少等。而本次研究显示:临床下放电会造成癫痫患者发作期间睡眠参数发生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REM睡眠潜伏期延长,S1、S2睡眠时间延长,S3和S4睡眠时间减少,以此降低了癫痫患者的睡眠质量。而睡眠觉醒次数、觉醒时间以及周期转换次数也相应的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是特别明显。为此,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临床下放电和癫痫发作中具备的痫样放电是造成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证实痫样放电是影响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我们将3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觉醒次数和棘波个数是影响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变化的危险因素,由结果可知痫样放电发生于夜间的比例为93.33%,多集中于S1和S2期,而棘波个数夜间的比例为90.53%,在深睡期和白天的数量相较于夜晚要少很多,这和钟真真[14-15]的研究结果一致,并且她研究中还发现,觉醒次数的增加和痫样放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我们结合影响癫痫患者睡眠结构的特点提出一种假设,即当痫样放电集中于浅睡期的时候,棘波个数的出现会导致机体脑细胞出现缺氧的情况,以此增加浅睡期的时间,而其余各期的痫样放电则会破坏睡眠周期,使睡眠回到浅睡眠期,以此增加浅睡眠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次数。

综上所述,影响原发性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棘波个数和觉醒次数,而本次研究还发现,痫样放电也会造成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发生变化,但因为检测样本过小,其详细的机制需要进一部进行佐证。为此,我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其影响因素会逐渐被我们所知,而癫痫的预防和治疗也会走上一个新高度。

[1] 项正兵,屈新辉,谢旭芳,等.原发性癫痫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6):4-5.

[2] 洪鹏,陈泽颉,贾祥东,等.癫(癎)患者睡眠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10):1502-1504.

[3] 龚艳,刘春风.伴日间嗜睡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7):515-519.

[4] 沈鼎烈.癫痫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36-38.

[5] Obiako OR, Sheikh TL, Kehinde JA,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epilepsy treatment outcomes in Nigeria[J]. Acta Neurologica Scandinavica,2015,130(6):360-367.

[6] 王雁,杨月嫦,吴惠涓,等.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7):722-725.

[7] Dinopoulos A, Tsirouda M, Bonakis A, et al. Epilep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leep architecture of drug naïve patients in childhood absence epilepsy spectrum. A prospective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Paediatric Neurology, 2017,21(1):e183.

[8] Daryan MD, Güveli BT, Baslo SA, et al.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dache in 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experience from a tertiary epilepsy center[J]. Neurological Sciences,2018,26(9):1-7.

[9] 刘建光,姜红梅,王峥,等.影响原发性癫痫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12(1):34-36.

[10] 肖改荣,周农.成人癫痫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2):248-251.

[11] Kuzmanova R, Stefanova I, Velcheva I, et al. Impact of the clinical and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epilepsy[J].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bulgare des sciences: sciences mathématiques et naturelles,2015,68(4):537-546.

[12] 张萌萌,周农.学龄期癫痫儿童睡眠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52(4):579-584.

[13] 刘月影,程灶火,倪宏,等.原发性癫痫患儿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家庭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3):254-256.

[14] 张倩楠,常红,孙会芳,等.原发性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21):36-39.

[15] 钟真真,蒲蜀湘,袁芳,等.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J].山东医药,2014,54(1):4-6.

猜你喜欢

癫痫受试者原发性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