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红茶品质提升技术初探
2018-06-09胡双陈小媛俞燎远
胡双,陈小媛,俞燎远
(1.新昌县茶叶总站,浙江新昌 312500;2.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浙江杭州 310020)
海拔较高的茶园多云雾,降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壤透气性好,茶树根系发达,夏秋季长势旺盛,持嫩性好,具有加工高档红茶的环境资源优势。同时春季加工高档绿茶,夏秋季加工高档红茶,能显著提高茶树的利用率,利用高海拔茶园的夏秋鲜叶原料加工红茶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发酵是红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对红茶的乌润色泽、高爽香气、醇厚滋味、红艳汤色的形成至关重要。红茶发酵过程中,发酵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发生酶促氧化等反应,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系列高聚物,同时引起芳香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等品质成分发生剧烈变化,为最终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奠定基础[1]。合理控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发酵参数对提高红茶品质至关重要。试验研究了海拔高度、土壤类型和发酵工艺对红茶品质影响,初步得出较适合高海拔红茶的发酵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鲜叶A:选用海拔高度为200 m、400 m、600 m的“鸠坑种”1芽1叶鲜叶,分别采摘自新昌县大明有机茶场、新昌县茅洋村茶园、新昌县小将镇乌牛岗家庭农场。采摘时间为2017年9月28日。
鲜叶B:选用石砂土、砂壤土、粘土种植的“鸠坑种”1芽1叶鲜叶,分别采自新昌县茅洋村茶园、新昌县小将镇乌牛岗家庭农场、新昌县大市聚镇西山茶园,采摘时间为2017年6月29日。
鲜叶 C:选用“浙农117”1芽1叶鲜叶,采摘自新昌县小将镇乌牛岗家庭农场,海拔高度600 m,采摘时间分别为2017年7月4日,2017年9月26日。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海拔高度鲜叶原料红茶发酵参数研究
在同一环境下,采用相同的红茶加工工艺:鲜叶A→萎凋→揉捻→解块→室温发酵 (温度24℃;湿度90%)→初烘→摊放回潮→复烘。其中发酵时间设置为3 h、4 h、5 h,研究不同海拔高度鲜叶原料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1.2.2 不同土壤类型鲜叶原料发酵参数研究
在同一环境下,采用相同的红茶加工工艺:鲜叶B→萎凋→揉捻→解块→室温发酵 (温度:29℃;湿度:85%)→初烘→摊放回潮→复烘。其中发酵时间设置为3 h、4 h、5 h,研究不同土壤类型鲜叶原料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1.2.3 不同发酵方式红茶品质研究
在同一环境下,采用不同的红茶发酵方式:鲜叶C→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处理(湿度90%)→初烘→摊放回潮→复烘,其中发酵处理选用室温发酵、低温发酵、变温发酵三种发酵方式对高山红茶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探讨合适的发酵方式,见表1。
表1 不同发酵方式发酵参数表Table 1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table with different fermentation methods
1.3 审评方法
茶叶品质感官审评:参照GB/T 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采用3 g茶样、150 mL沸水、冲泡5 min、密码审评。评定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按每项100分计,总分采用加权法,品质总分=外形×0.25+汤色×0.10+香气×0.25+滋味×0.30+叶底×0.1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海拔高度鲜叶原料红茶发酵参数结果分析
各茶样审评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在试验的海拔高度范围内,海拔的高低对红茶的适度发酵时间有所影响。200 m海拔高度,发酵5 h所制成的茶叶品质最佳;400 m海拔高度,发酵4 h制成的茶叶品质最佳;600 m海拔高度,发酵3 h制成的茶叶品质最佳,即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红茶的适度发酵时间应适当缩短。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由于高海拔地区茶园日照时间短,云雾多,茶叶持嫩性强,易于揉捻成条,海拔越高,制成的干茶外形越紧结;在汤色方面,低海拔鲜叶茶汤色泽更红艳;在香气方面,高海拔制成的茶叶甜香浓郁,带有花香,得分越高;在滋味方面,由于高海拔茶园气温较低,有利于茶树氮代谢,形成较多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滋味比较鲜爽,同时茶园昼夜温差大,有机物积累多,茶汤浓度好[2]。海拔400 m、600 m组试制的红茶甜香浓郁,带花香,滋味鲜爽醇厚,整体表现明显优于海拔200 m组。
表2 不同海拔高度红茶感官审评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sensory evaluation of black tea at different altitudes
2.2 不同土壤类型鲜叶原料发酵参数结果分析
各茶样审评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不同土壤类型影响茶叶的内质成分,其中以砂壤土种植的“鸠坑种”试制红茶在香气和滋味方面占优势,制成的红茶汤色红亮,甜香浓郁,滋味醇厚,品质最佳。而石砂土砂性过强,保水力弱,土壤水分储存量少,种植的茶树鲜叶叶质较硬,叶色较深,制红茶外形稍枯,滋味淡薄,叶底花青。同时,不同土壤类型对茶叶适度发酵时间也有所影响,砂壤土种植的茶叶持嫩性好,适度发酵的时间适中,试验发酵时间在4 h时干茶品质最佳,超过4 h茶叶品质有所下降。
表3 不同土壤类型红茶感官审评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sensory evaluation of black tea in different soil types
表4 不同发酵方式红茶感官审评结果Table 4 Results of sensory evaluation of black tea by different fermentation methods
2.3 高山鲜叶原料红茶发酵相关参数结果分析
各评审样感官审评结果见表4。由于第一次低温发酵试验选用的温度过低,茶叶不易发酵,发酵时间远高第二次低温发酵试验。过低的发酵温度也使得茶叶发酵不够充分,香气低,叶底有青张,感官审评得分低。同时第一次变温发酵,高温段时间控制过短,延长了整体的发酵时间。在外形方面,由于采用了相同的制茶工艺,三组试验的差距不大。在香气和滋味方面,采用变温发酵技术制成的红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优于对照组和低温发酵组;在汤色方面,对照组汤色红明亮,变温发酵组不具优势。低温发酵由于发酵时间长,制成红茶叶底偏暗。从感官审评结果总体得分看,变温发酵组得分最高,对照组其次,先高温后低温的发酵方式达到了提升红茶品质的效果。
3 讨论
海拔高度和土壤类型影响着茶叶的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海拔范围内,较高海拔鲜叶原料制成的红茶在滋味、香气等方面均占有优势。吴潜华等[3]的研究也表明海拔400 m以上红茶感官审评表现为汤色红艳明亮、香气甜香浓郁、滋味浓厚鲜甜。而茶叶品质较优的茶园,要求土壤物理黏性适中,土层含沙粒较多,呈壤质偏砂性[4]。从感官审评结果中也能看出,砂壤土茶叶试制的红茶相比于石砂土和粘土,品质更佳。故选择400 m和600 m海拔高度、砂壤土土质的茶园茶树具有较好的红茶适制性,制成的红茶品质更为优异,同时宜控制适度的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干茶品质的下降。
发酵是制作红茶的关键工序,而发酵温湿度是直接影响发酵叶含水量和酶类活性的重要因素,是控制红茶发酵质量和成品品质的必要条件。方世辉等[5]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发酵程度对功夫红茶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22℃和28℃,红茶品质较好,发酵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红茶品质的形成。陈以义等[6]指出高温利于茶黄素形成,低温利于茶黄素积累,先高温后低温发酵有利于形成较多茶黄素和提高红茶品质。从所得的试验结果来看,采用变温发酵技术制成的红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更具竞争力优势,试验达到了提升红茶品质的效果。
[1] 俞露婷,袁海波,王伟伟,等.红茶发酵过程生理生化变化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263-269.
[2] 方洪生,周迎春,苏有健.海拔高度对茶园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20):6573-6575.
[3] 吴潜华,廖勤明,庞月兰,等.海拔差异对桂青种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J].农村科学实验,2017(4):86, 83.
[4] 苏有健,廖万有,王烨军,等.安徽典型山地茶园养分状况与土壤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8):205-210.
[5]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6] 陈以义,江光辉.红茶变温发酵的理论探讨[J].茶叶科学,1993, 13(2):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