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6-08王玉娣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运用

王玉娣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它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作用。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群体协作精神,能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意识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在家里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宠爱,然而在他们身上呈现出自我、任性、孤独、冷漠等行为,如果孩子在这样的状态下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在孩子面临如此巨多问题的现状下,学校必须承担起属于学校的那部分教育责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加强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不断与人合作交往中懂得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会关心他人,热爱集体,有一颗包容和感恩的心。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小组内成员群体优势团结协作。小组成员会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重要性,知道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为学习成效的大小同个人是否尽责直接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特定任务,谁也不是旁观者,谁也不能偷懒。在一个利益一致、互相依赖的学习小组中,每个人不仅把帮助、鼓励小组同伴当成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也看作是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认识到每个同学都能为小组学习活动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只有每个成员都认真思考、充分合作,才能使自己小组在班级中成为优秀的学习团体。他们不仅是在学习知识,而且也是进行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相互之间协作、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教育的责任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课堂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探索意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舞台。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教学观。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十几减9》时,当“15-9得于几,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摆一摆、点数法、接数法、补数法……象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必要。教师有意识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了合作探索的乐趣,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兴趣

学习兴趣是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作用效果,它是一种积极正向的心理促进,是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诱因,因为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在自己兴趣的指引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及时反思和提出不同见解,教师在教学时适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并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提出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时》,根据小学生对各种形状的图形特别好奇这一特点,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自己找一些不同的图形来观察、比较,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边形有什么不同和常见的具体事物,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发现图形的特点及作用。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引发创造的火花,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使学生产生积极合作,共同学习的兴趣。

四、在小組合作学习中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角色扮演,包含了责任、义务和参与结果的推动,在整个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自的角色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好任务。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尝试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促进了知识的积累,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来解答一些常用的简单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领了80棵树苗,一年级种了25棵,二年级种了37棵,剩下多少种没种?”学生做起来枯燥无味,但如果将这道题改为:“植树节同学们为了绿化美化环境学校组织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去植树。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领了80棵树苗,一年级种了25棵,二年级种了37棵,剩下多少种没种?”这样一来,所提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学生学起来觉得很贴近生活又有趣,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探究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周巧梅.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好家长,2016(47).

[2]化爱萍.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4).

[3]陈洪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7(0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