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助理团队朋辈指导模式研究

2018-06-08苗琳曹敏媛陈静玉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

苗琳 曹敏媛 陈静玉

摘要:高校学生助理是高校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高校学生助理工作的表现取决于学校的的培养、管理,学生助理自身的的素质及工作方法等方面。本文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通过对高校学生助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探究完善高校学生助理团队管理的途径,以及在运用创新的管理模式——高校学生助理朋辈指导模式下,学生助理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高校学生管理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高校学生助理;管理制度;朋辈指导模式

一、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正着手完善学生助理的聘任以及管理制度,如北京大学实施的《学生助理管理办法》、安徽理工大学推行的《学生政治辅导员助理工作条例(试行)》以及中国民航大学颁布的《学生助理聘任、管理实施办法》等,皆是高校在学生助理管理制度上的重大飞跃。但新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各大高校皆是在探索中前行,许多制度仍待细化[1]。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辅导员与学生所占的比重不平衡,辅导员需管理的学生多,工作任务大,则辅导员需要得力的助理团队来协助完成工作,我院在原有的学生助理的聘任以及管理制度上,结合自身情况,继承传统并推陈出新,在大学生助理团队运用朋辈指导模式,提高学生助理自身的水平,保证辅导员工作顺利开展,提高学院管理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学生助理和朋辈指导的基本涵义

学生助理是指协助辅导员老师做好围绕学校的方针思想开展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工作,协助处理学生学习、生活问题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学生干部。因而,做好学生助理团队的管理,除了制度的完善,辅导员及学校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师生配合,制度管理,才能形成高效高质的学生助理团队,确保辅导员工作的顺利进行[2]。学生助理需要积极的为教师和学校处理各类繁杂的事务,做到为学校服务。随着高校选拔学生助理工作方式的开展,我国高校学生处理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广,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除了通常教学上的杂事之外还包括科研、党政上的事务。如今高校很多方面的事务都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助理在高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朋辈”通常是指同年龄者、年龄相当者或生活境遇相似者,他们属于同一个社会群体,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历经验、生活方式,在高校中年龄相差无几的大学生都属于朋辈的范畴。他们之间的影响力超过了老师和父母,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人生、人际关系有独特的看法,富于探索精神。虽然他们的阅历、感受、体验、环境影响不同,但容易在思想上相互交流、情绪上相互感染、行动上相互模仿,在思想意识上具有较强的相互影响力。因此,朋辈群体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朋辈指导就是将这些有共同语言的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让他们相互传授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實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3]。

三、辅导员助理对朋辈指导模式的认知调查与分析——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

(一)城市学院辅导员助理的概况

根据《关于城市学院辅导员助理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城市学院(以下简称“城院”)的辅导员助理大部分为女生,占了71.17%的比重,而男生则只占了28.83%。女生一般工作较为细心、耐心,性格一般比男生温婉,能与辅导员更为融洽地沟通交流,这也是辅导员助理女生居多的主要因素。城院辅导员助理16级学生居多(44.14%),其次为17级学生(41.44%),16级为大二学生,17级为大一学生,这阶段的学生大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也较想在校内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自我水平,因此会较多地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辅导员助理”这一岗位也成为此阶段学生用以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选择之一。商学院由于学生总人数较多,辅导员助理岗位也随之增多,因此商学院的辅导员助理占了42.34%,其他各院系的辅导员助理人数相差不大,最少的只占了2.7%。城院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的时长大部分为一个学期(43.24%),担任辅导员助理两学年以上的较少(4.5%)。

(二)成为辅导员助理的成长概况

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想成为辅导员助理的初衷是觉得该岗位有利于提高自身水平与综合能力(94.59%),但是觉得成为辅导员助理是光荣的,以及可以和辅导员多多学习与交流也是吸引学生想加入该团队的一大因素,说明辅导员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在有无朋辈指导成为助理的问题上,选择“有,是上一届的助理指导、培训的选择”占了85.59%,说明朋辈助理辅导模式是助理团队的主要培养方法,是不可缺的、普遍的指导模式。大多数同学成为辅导员助理之后,觉得主要收获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方法(95.5%),然而也有不少助力认为在为人处世之道、积极向上的心态、处理事情的能力、以及社交魅力等方面上都有所提升,说明我们的辅导员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与能力,我们的学生助理也渴望多向辅导员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三)关于发展、完善朋辈指导员模式成为辅导员助理的调查概况

此项调查表明,城市学院的学生普遍认为需要成立专门的助理培训机构(68.47%),普遍希望可以得到朋辈助理的辅导,而且最好是共同的辅导员可以定期组织现任助理们与朋辈助理进行交谈、学习,以便增进感情、传授经验、工作上互帮互助。该数据表明现任助理极其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向获得朋辈助理的辅导帮助。朋辈助理对于担任现任助理的师弟师妹来说,是更有学习性的。一般而言,朋辈助理会更加耐心、全面、仔细、辅导下一任助理,而且朋辈助理更具有亲和力与友好性,现任助理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犯了错误也可以及时以包容之心加以纠正,同时提高对于辅导员助理工作的效率,在助理团队建设中,朋辈指导模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个团队仍需多多互相交流、学习,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与能力,同时需要加强对助理的培训,这一切的发展完善都离不开朋辈助理辅导模式,此项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助理个人工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整个助理团队的工作能力与效率。

图一你认为辅导员助理团队有何需要改进、提升的

四、完善学生助理管理工作的途徑

(一)完善岗前培训、提高学生助理自身综合素质

学生助理在选拔成功之后需要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的学生方可上岗开始工作。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熟悉工作的流程,快速地明白自己应当如何去做。

学生助理自身需了解自己的工作,明确工作任务,尽心尽力辅助辅导员老师,不懂就问,切忌不懂装懂。学生助理自身不可利用职权以方便其他学生行事,一切按程序进行办事。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更应该将学生的本职任务学习做好,用功学习,正确理解自己作为一名朋辈的作用,争当身边同学的好榜样。

(二)完善选拔、管理制度及激励制度

规范学生助理的选拔方式,学生助理的选拔需要注意很多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助理的选拔大多是选择学习成绩好、表现优异、具有特长的学生,这就使得大多数的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学生助理工作中。对此学校应该在选拔上放宽限制,只要是品德较好、遵纪守法的学生都应该给予其机会,但在任用学生之前应该对及提出相关的要求,使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学习更多的技能。建立实习期更换制度,在学期结束以后表现较好的可以继续任用,没有尽职尽责的学生需要重新和新的学生经过考核才能继续参加学生助理的选拔,从而提高学生助理的竞争能力。一方面高校应该为学生助理提供一套完善的学生助理团队制度,使他们在实施和落实工作时得到帮助和保障。另一方面适度的鼓励和激励是肯定学生助理成绩的最佳良药,更多地让他们感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在未来的工作上发挥自己在学生助理岗位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4]。

(三)加强朋辈指导的培训规模和力度、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助理培训机构

加强对高校学生助理团队的培训力度,是提高高校学生助理团队工作效率的途径,也是目前各高校亟需完善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高校对学生助理团队的培训一年只有一次或者没有,基本上都是通过辅导员直接面授机宜,或者凭借助理以前做学生干部时积累的一些经验,这样就使得高校学生助理的管理水平极其有限,在协助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时也只能是事半功倍。

各高校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研讨、案例分析和座谈会等讨论交流的形式,提高整体素质和理论水平。同时,可参照团学干部的标准定制相应的培训模式,不断加强对学生助理培训规模和力度,训练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实践来提高其工作能力,建设一支素质与能力双兼顾的朋辈指导工作大学生助理团队。

(四)加强朋辈辅导员助理间的交流、开展相关团队活动

建立助理交流群,与朋辈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辅导员定期组织现任助理们与朋辈助理进行交谈、学习。可多举办一些团队活动,加强朋辈辅导员助理团队成员之间的横向交流,加强成员间的凝聚力。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组建核心助理团,通过小群体和大团体、小组和团队结构化的设置培训课程,采取游戏分享、体验、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引导朋辈之间开展互助式的体验性探索活动,促进成员相互学习合作互助、共同成长。

实践证明,高校学生助理团队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学生助理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管理质量的高低。高校大学生助理团队朋辈指导模式,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实施朋辈指导模式,将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健康环境。学生助理是在新时期出现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的一种工作形式,其发展势必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辅导员和学生的长期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艳,万丽.高校学生助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时空,2015,(23).

[2]范全明.浅谈高校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1).

[3]卢茜.大学生校园中朋辈互助的实践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4]张月.中美大学生朋辈辅导制度研究[J].赤子,2015,(1).

作者简介:苗琳(1987—),女,山东日照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学、伦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
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管理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幼儿园园长管理方法探析
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案例分析
社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浅探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高速公路梁场管理制度标准化研究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