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教育载体应用研究

2018-06-08季宁高飞王梅

戏剧之家 2018年14期
关键词:舆情引导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季宁 高飞 王梅

【摘 要】随着“微时代”到来,各式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载体,对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而言,其校园舆情呈现方式也更加网络化,学生网络舆情表现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同时,校园新媒体发展也使得学生更加突出自己主体意识,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中,学生之间交流更加社会化,主人翁意识更加明显。因此,立足于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现状和学生校园舆情引导新特点,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向。

【关键词】微时代;舆情引导;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207-01

一、“微时代”下校园新媒体在舆情引导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认识判断能力

舆情引导首先要注重认识主体主观判断能力。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多种价值观冲击并丰富着日益翻新多元结构社会形态。大学生作为有独立意识、对先进科技最为敏锐一代,他们具备运用网络信息能力。然而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同,网络世界监管约束机制不够灵敏有效,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虽有一定理论知识储备,受自身阅历局限,在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且做事易冲动,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们网络世界认知能力,防范各种激进思潮侵入,识别网络陷阱,从而将网络负面影响侵害风险降到最低。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舆情

网络舆情关系高校每位学生,对于管理决策者而言,关系着战略思想与意图实现,因此舆情引导需要学校党委、学生广泛参与,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联动,充分利用并发挥现有资源作用,调动各部门协同作战②。在加强对学生教育同时,要走进学生群体中去,深入了解政治、社会尤其对心理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影响,并引导学生向追求更高层次精神生活。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提高高职学校学生责任感。

(三)促进舆情良性运行

促进高职院校舆情的良性运行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从学生利益出发,尊重他们,相信他们,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高职院校学生虽在学习上主动性不够,但是他们对校园事务和社会事件参与意识强,领悟力高,因此学校决策者们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学生主动拉入校园民意民测中,促进学生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尊严和个性发展两者实现。校园舆情良性互动也体现了中共中央以人为本理念。

二、“微时代”下校园新媒体建设与发展方向

(一)健全舆情工作机制,稳固校园新媒体建设基础

稳定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新媒体建设基本保障,要求高校管理人员首先要健全舆情工作监管机制。现如今网络舆情信息呈现出信息量大、内容复杂特点,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信息动态和变化趋向,追踪这些信息来源。对外来网站以及任意散布网络谣言个人博客、微博进行堵截或禁止。其次健全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高校应指定行之有效应急预案,设立舆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指挥下各部门职责分工,从而建立联动有效应急体系。在突发性事件爆发时,比如在今年年初爆发全球网络勒索软件,舆情工作小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定应对措施,控制危机发展态势,同时在危机化解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新网络危机事件发生做准备。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新媒体工作内涵

为了使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能够在学生群体中顺利开展,高校应建立由校党委领导班子为总指挥,各分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联动机制。在校党委集体领导下,学校宣传、文化、信息等部门成立舆情领导小组,常用办公机构可设在宣传部门或网络信息部门,配备专职人员来开展日常工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充分组织保证③。高校信息部门负责网络信息筛查,安全文化部门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将舆论文化向健康积极方向引导,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其中也包括网络生活。比如学生群体中热门跟帖,以及对新闻事件态度等。安保部门负责在必要时出动人力物力对相关事件进行制止,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各部门职责所有不同,但是需要部门共同协作,才能营造健康向上网络舆情环境。

(三)立足新媒体特色,合理选用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管理者应紧跟校园文化数字化步伐,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软件平台和教学资源中心,并及时更新发布新图书、微课教学等相关信息与视频,方便学生阅读和学习。高校教师也要应相应数字化需求,充分利用微信、QQ等交流软件,与学生加强线上沟通与交流,不断完善自身课堂教学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可与数字化结合,开展诸如拍客大赛、PPT创作大赛、网络文化节等活动。

教育本质是人主体性发展,教育能够唤醒人主体意识,提升人主体能力,决定着人主体性发展方向,使其向着积极、向上方向发展。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形成自己认知能力、辨析能力以及主体能力;在探究知識过程中,利用院校所提供学术研究场所激发自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热情,增强自己创造性和创新性,始终保持青年人所特有活跃思维和无限热情。

注释:

①崔智慧,莫丽娜.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强化措施探究[J].职业技术,2017,16(05):49-50.

②张君第.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09):61-62.

③周炯.论微时代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4(03):80-83+94.

猜你喜欢

舆情引导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1至2015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