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鼓”鼎新 引入高府

2018-06-08刘云龙周里

戏剧之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

刘云龙 周里

【摘 要】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是艺术的法宝,国家在倡导传统文化时,高校舞蹈教育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整理与大胆创新,促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形成特有的舞蹈教育体系。

【关键词】陕南羊皮鼓舞;高校舞蹈教育;继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7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115-02

一、羊皮鼓舞的现状

羊皮鼓舞原是一种祭祀性舞蹈,并且是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舞蹈。羊皮鼓舞是羌族跳的宗教舞,后来变为民间舞,由于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民间舞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羊皮鼓舞深入在民间,而民间利用羊皮鼓舞在婚嫁、丧事、祭奠、对风调雨顺的祈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后来民间人继承,但是好多民族风情的韵味渐渐失衡,羊皮鼓舞文化的重要性,也是羌民族生活习俗中最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和必不可少的文化内容,把羌文化原原本本传承给后一代,国家也在大力抢救保护羌族民族文化,所以我们更应该有信心传承好羊皮鼓舞,让更多爱好者学习传承。

从它的传承发展来看,羊皮鼓舞文化在现在文明快速的冲击下,了解和研究的人随之减少,之所以民族文化渐渐失传。从它的历史背景来说,羊皮鼓舞是一个娱乐性的道具,但是同时也是民间人的一种心灵信仰。从它的文化背景来说,任何民族文化都离不开它的经济基础,当然羊皮鼓舞也离不开经济,文化与经济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同理,羊皮鼓舞目前是一种存亡状态,经济也会出现问题,我们作为文化和艺术传承的学者,面对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更有责任去保护好文化遗产,发展和传承文化的精髓。

二、陕南羊皮鼓的重要性

陕西鼓舞在陕西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不容小觑,陕北腰鼓在群众中的认识传播范围最广,但是也还有例如勉县对鼓、渭南八仙鼓、宝鸡刁鼓、陕南羊皮鼓,还有跑鼓、抬鼓、背花鼓、抬神楼、蹦鼓、胸鼓、转鼓、花苫鼓、月牙鼓、踢鼓、打丧鼓、陕南锣鼓操等,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留下的精华。

陕西鼓舞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陕南羊皮鼓舞则是陕西鼓舞中一朵色彩夺目的奇葩。从鼓舞中可以看见许多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文化,它还保留见证着许多古老的传说。

陕南羊皮鼓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见证了陕南地区最古老但是最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接下来笔者将从两个方面介绍其重要性。一为对历史的重要性。二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影响分为信仰生活和现实生活两部分。

首先,很久之前羌族实行的是火葬制,他们火葬时间一般是在太阳落山之后,同时会采用舞蹈形式,持续到第二天清晨,这是他们让离开的亲人灵魂得到安息的美好祝愿形式。而羊皮鼓舞则有一种传说,据说,一只山羊把羌族祖师爷晒在外面山坡上的向天神得来记录关于经文和人间衣食住行的桦树皮吃掉后逃跑,祖师爷发现后悲痛欲绝,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在金丝猴的引导和帮助下,找到了这只贪吃犯下错误的山羊,用它的羊皮制成祭神的单鼓,让它永世受到羌族后代的抽打。

羊皮鼓舞与羊皮鼓不可分离,羊皮鼓在舞蹈表演中起到伴奏的作用,独特的音调和节奏也形成羊皮鼓舞的独特风格和律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羊皮鼓舞独特的、具有韵律的舞姿也能使羊皮鼓的演奏思考发展出更多的独特的音律。羊皮鼓舞是羌族最具代表性的鼓舞,在陕南,主要流行在嘉陵江上游地势险峻的略阳。略阳县在汉中盆地西缘,当地因为地形原因,经济交通相对落后,但是很好地保留了羌族文化。

其次,在陕南人民的信仰生活中,羊皮鼓舞则起到祭祀神灵、驱除病魔、消灾消祸的作用,例如祭祀。通常由释比领舞,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会头戴带有彩色纸条的金丝猴皮帽并修饰以鸡翎羽毛,在每寨的神林中举行祭祀与驱逐活动。金丝猴帽则代表羌族人民对金丝猴当年帮忙捉住山羊的感激之情,也蕴含了羌族人民牢记祖训,积极生活的美好愿望。在现实生活中,你仍可以在陕南地区见到羊皮鼓舞,用来驱除病魔、消灾消祸:当地人们会选个良日,供奉香火,将坛设于堂屋中,请来端公,来跳羊皮鼓舞,向神请愿。可见在如今羊皮鼓舞在陕南地區的精神和文化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将羊皮鼓推入高校

(一)进行采风活动,促进文化传播。羊皮鼓作为民间艺术,一定是需要实践的。在学习和研究陕南羊皮鼓的时候,首先应该安排学生进行采风,因为在课堂上民间舞的教授偏向于舞蹈技术,容易忽略其内涵和精神感受,但对于民族民间舞,实践是很重要的。深入地方学习之后,能让学生直面、近距离地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和该民族人民相互交流,深入了解羊皮鼓的文化。作为舞蹈编导能将羊皮鼓舞蹈的风格把握得更加准确,使编创的羊皮鼓舞更具可观性和艺术性,可以更好地进行艺术文化的传播。

(二)邀请民间艺人进入高校课堂。民间艺人多数扎根在地方农村,平时高校学生不容易与他们进行接触,邀请民间艺人进入高校课堂,为学生们讲授和传递自身高超的技艺,对于学生们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们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艺术修养和实践经验,高校学生与地方艺人直接接触,能够刺激学生们的直接感官感受,直接接触永远胜于间接的影响,也能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到“原汁原味”的羊皮鼓舞,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艺术情操和艺术修养。陕南羊皮鼓是地方本土文化,邀请民间艺人来讲授再合适不过。既传承了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对学生也是一次小小的课堂创新。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自行成立学习小组,在课外另行请教,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储备。

(三)课堂拓展。在舞蹈赏析这类课程中,老师们可以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多了解一些陕南羊皮鼓的风格特点。进行有特色的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

四、陕南羊皮鼓的继承与发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将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向精神文化靠拢。有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精神文化保护的支持,吾辈青年才能放开手脚,毫无桎梏地继承和发扬吾辈优秀文化。

陕南羌族羊皮鼓舞,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其继承与发展却一直处在僵态,对此我们应栖栖不安。执着于精神向来是一件清贫的差事,多数人对其也只是“发乎情,而止乎礼”。既然陕南羌族羊皮鼓舞可以长久流传,其中必然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优秀精神,我们要认真继承,并加以发展。

陕南略阳一带是“春秋为氐羌所居”“古为白马氐之东境”,是古代羌族的一支。羊皮鼓舞是辨识羌族的一个经典意象,是历史的活化石,亦是民族记忆的背影。但是陕南羊皮鼓舞却未有很好的继承,究其缘由,一是当地人民对陕南羊皮鼓的重视度还不够,没有培养出很好的继承意识;二是政府的重视度还不够,对其保护和发展的力度还不够;三是陕南羊皮鼓舞的知名度还不够高,大多数人都对其没有基本的了解。想要继承和发展陕南羊皮鼓舞,对其进行规范整理是必不可少的。孔子与其弟子零散的论述,经过整理,可以著成半部足以治天下的《论语》;华夏大地上零散的民歌,经过整理,可以汇成回旋跌宕清雅美好的《诗经》。陕南羊皮鼓舞也只有经过规范的整理,才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凌云.浅谈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的途径[J].大众文艺,2014(6).

[2]李雯.浅谈高校舞蹈教育中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法[J].大众文艺,2016(9).

[3]周里.陕南民间艺术与地方高校舞蹈教育的融合——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J].通俗歌曲,2017(4).

猜你喜欢

继承与发展
从和服反观汉服的继承和发展
对民歌《龙船调》及两首《新龙船调》的音乐对比分析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