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动画创作的造型要素和色彩要素

2018-06-08李慧珊

戏剧之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动画创作

李慧珊

【摘 要】作为综合艺术的动画创作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具体表征主要是造型要素和色彩要素;思想内容则受制于民族传统和教育功能等文化内涵。而综合考虑这些要素,是弘扬我国动画创作的前提。

【关键词】动画创作;造型要素;色彩要素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119-02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漫画、绘画、摄影、音乐、电影、文学、数字媒体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使动画创作飞速发展,当今社会,中国动画创作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机械模仿国外作品而抛弃传统文化、内容等。和其他艺术一样,动画创作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动画创作的思想内容主要涉及题材、主题和动画创作所体现的思想意义,动画创作的艺术形式主要涉及造型要素和色彩要素。因此,探索动画创作中的艺术形式和技术要素,是繁荣我国动画创作的重要条件。

一、动画创作的造型要素

动画创作必须具有不同的物质材料,这些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物质特征和不同的物质形态,因此,动画的造型要素和创作的材质有关。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地、光泽、纹理和颜色,从而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除传统的纸质动画外,木头、黏土、沙子、布片、油彩、剪纸、玻璃、金属、橡皮泥等都是动画创作的材料。

木偶动画由木头制成,木头具有的特殊颜色、纹理、光泽能给作品带来厚重、圆润的质感。木偶表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形象夸张,效果明显。现代木偶动画通过精细雕琢,表演更为精致细腻。

金属材质因金属类别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动画风格,丝状金属(如钢丝)具有飘逸感和灵活性,块状金属具有厚重感。

玻璃材质晶莹剔透,色彩鲜艳,具有独特的通透感。

沙動画是用特殊的沙土在玻璃上创作,再映射到屏幕上的动画,因而具有灵活性强、变化性大、形象古朴夸张的特点,能使观众产生梦幻般的感觉。

纸质材料也可构成剪纸动画。剪纸动画来源于民间剪纸,民族风格十分浓郁,但剪出的角色造型多以侧面为主,很少有视觉运动或转体动作,从而角色的表情和动作都体现了一定的局限性。

剪纸动画是中国早期的动画形式。剪纸动画色彩饱满浓郁,造型夸张简洁,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的剪纸动画作品十分丰富,如《丝腰带》《猪八戒吃西瓜》《老鼠嫁女》《猴子捞月》《葫芦兄弟》等,都赢得了国内外动画界的好评。

剪纸动画来源于民间的剪纸艺术,如贵州苗族的剪纸艺术,就对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贵州苗族剪纸图案繁多,简洁多样,造型夸张。无论动物、植物、人物,都散发出深山的神秘气息,性格特征生动鲜明。苗族剪纸的各种形象虽然神秘,但它们经过移植重组后并不使人感到恐怖。如苗龙的造型多达70余种,有的龙头是人首、牛首的式样,龙身的式样主要有牛身、蛇身、鱼身、虾身、蚕身、花身、狮身等,龙尾的式样则有马尾、金鱼尾、螺丝尾等。这些形象都富有亲和力。

从动画造型的艺术风格来看,最常见的可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写实客观的风格。该风格用客观和真实的创作手段塑造动画形象。这种风格要求动画创作者充分了解艺术形象的物理结构,灵活把握光色的原理,有较高的写实功底。写实表现具有直观、通俗、简明的风格特征,形象直观,内容明确,设计相对容易,是动画创作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而这种表现风格运用十分广泛。但艺术形象对应生活不可能绝对真实,某些写实性的卡通作品在表现方法上是经过提炼后的“真实”,渗透了动画创作者的情感和意念。

第二,夸张变形的风格。“夸张”是动画艺术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变形”则是动画创作时具有较强技术手段的方法。“夸张”要体现动画形象的典型特征,“变形”则是通过强化、概括、减弱、扭曲等手法,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有趣。“变形”分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变形指采用错位、组合、嫁接等技术手段在静态中对角色的样貌进行变形。动态变形是针对动画形象特有的声音、形体、画面色彩等的“运动变化”。如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平城狸合战》中,狸子们为了阻止人类破坏森林,决定变成妖怪的模样来恐吓人类。这时,一颗鬼怪的头颅出现在变幻莫测的天空中,然后头颅幻变成了一副骷髅骨架,骷髅骨架再逐渐变成独眼雨伞,最后独眼雨伞变成了一只老虎。整个变化过程自然流畅,充分体现了动画创作丰富的表现力。

二、动画创作的色彩要素

除造型外,色彩是动画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色彩和造型都体现了视觉语言的特征,具有直观性强、感染力大的艺术特征,可以更加深入地塑造动画人物形象,表现动画作品的主题。在自然界中,色彩一般由色相、纯度、明度三要素组成。色相就是色彩本来的颜色,如红、黄、蓝三原色等;明度就是色彩的明亮程度,如亮色调、暗色调等,而在亮色调和暗色调之间,有无数过渡的不同色调;纯度有冷色调与暖色调等,不同的色调直接影响动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感受。

世界上没有两种颜色是完全相同的,用于动画创作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色彩的搭配也丰富多彩,如深浅搭配、冷暖搭配等。不同的色彩搭配,会赋予色彩不同的象征意义,并给受众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自然界来说,色彩的搭配可以表现不同的季节;从人类社会来说,色彩的搭配可以体现出不同地域、民族、时代的特征,使动画作品具有较为清晰的人文背景。

色彩是动画中的重要元素,创作者用色彩表达形式的美感,用色彩渲染意境、宣泄情感,用色彩的个性表示象征意味。一般来说,色彩在动画作品中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色彩在动画作品中可以呈现视觉的美感。动画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组成,如果动画作品达到相当高的艺术境界,单独的一幅动画作品就可以是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除造型要素外,恰当运用色彩是保证动画作品艺术性的前提。色彩的纯度、色相、明度的变异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震撼,可以给形象带来趣味感、协调感;色彩的纯度、色相、明度的变化可以体现形象的细节。如在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中,碧水、蓝天,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使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亲和感,给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联想和艺术的启迪。

第二,色彩在动画作品中可以呈现丰富的情感。不同的色彩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但色彩表现情感经常通过色调表达出来,人们对亮、暗、冷、暖的色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不同的色调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变化。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技巧之一是通过色彩在动画影片中表达情感,从而使观众产生联想,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通过色调的对比来传达情感与感觉。影片对河神色彩的设计是污浊的,对汤屋色彩的设计是亮丽的,而且,这种污浊和亮丽的色彩设計在明度和亮度等方面产生了震撼性的对比,因而这种色彩设计增强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和对河神的反感情绪。

第三,色彩在动画作品中可以推进剧情,塑造形象。色彩在动画创作中具有叙事功能,色彩能够渲染情节,让观众通过色彩的变化来理解情节的变化。在动画作品中,创作者根据不同颜色的转换和变异,可以暗示剧情、烘托剧情、强化剧情,因此,色彩的准确使用,会更好地推动动画作品中故事情节的发展。

动画作品的人物形象是创作者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体会而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色彩的选择往往和人物的褒贬相对应,即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中国戏曲舞台上往往用红脸表示忠烈;用黑脸表示公正;用白脸表示奸诈。因此,特别是中国早期的动画片,创作者为了凸显影片中角色的形象特征,经常将某种特定的色彩赋予某类特定的动画人物。如在中国动画作品《葫芦娃》中,葫芦七兄弟分别运用了湖蓝色、大红色、金黄色等色彩,这不仅增加了动画形象的辨识度,而且,使七兄弟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在中国早期动画中,颜色的借鉴多体现在传统文化方面。如《猪八戒吃西瓜》《狐狸打猎人》中绿色配红色、紫色配黄色就体现了民间年画中撞色对比的配色原则。又如《骄傲的将军》中师爷青色常服的配色和将军赭石色便装则借鉴了戏曲舞台中戏服的颜色。

电影中的色彩可以被夸张、强化,但一般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但动画作品的色彩则不同,它更接近绘画的特征,是艺术化的非自然的色彩。影视动画可以是手绘画面再逐帧拍摄,也可以是逐帧影像在电脑中生成。动画的色彩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既可以是多样的,也可以是统一的;既可以是简洁的,也可以是变异的,总之,表现手法极其丰富。

三、结语

动画创作是综合艺术,中国的动画创作,不仅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要充分融合现代美学的意象元素,使传统动画的艺术形象和现代动画的场景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在造型上要注重动画意象资源与现实资源的配合,在审美方面要注重动画的角色造型与传统的色彩融合。因而,在动画创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是强化动画表现力的必要条件。

动画已经成为世界流行文化中广为人知的表现形式之一。动画的诞生源于电影制作工艺,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电影艺术的发展而逐步成熟。在动画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因素与技术因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技术是工具和手段,是基础;艺术是最终的目的,是成品。正确理解和处理技术与艺术间的关系,对于动画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任何艺术手段都必须和一定的思想内涵相结合,无论是动画的造型要素还是色彩要素,都必须为塑造动画角色服务。而动画角色所体现的形象特征,以及这些形象在故事情节中体现的褒贬色彩,应当符合汉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操。

参考文献:

[1]焦瑾瑾.浅析动画色彩的艺术魅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3).

[2](日)小林重顺.色彩心理探析(色彩系列)[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王超英.影视动画设计中的色彩艺术[J].青年记者,2012(10).

[4]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动画创作
艺术张力在动画分镜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新语境下的动画艺术理论浅谈
动画艺术创作中视听语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