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018-06-08何维颉郭友
何维颉 郭友
【摘 要】在湖南地区,花鼓戏是一種十分有名的地方特色剧种,本文主要对邵阳花鼓戏的概况进行简述,对其音乐特征展开分析,并论证了在当代应当如何对这种民族艺术进行保护。
【关键词】花鼓戏;民间曲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052-02
一、邵阳花鼓戏概述
20世纪50年代,湖南民间盛行花鼓戏,由于它的曲风诙谐幽默、清新自然、朗朗上口而广为流传。再加上当时在邵阳一带,人们十分推崇,而被命名为邵阳花鼓戏。它的出现让人们找到了一种情感的寄托,也通过这种演绎艺术传达了当地百姓的心声。现如今邵阳花鼓戏主要流行于邵阳市及其周边地区,其较为成熟的戏曲形态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在邵阳花鼓戏中,比较有名的有两种,一是打对子,简单来说,就是由两个小丑共同演出,一个负责舞扇子;另一个负责走步子,期间穿插歌曲表演,在歌声与喜剧性的舞台表演中逗乐观众。二是车马灯,即一人在车内坐着,另一人在后面推着,还有一人骑在马上,由多个演员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所用到的道具车、马等,都是由丝绸、竹子扎制而成,并系在演员身上。“打对子”和“车马灯”都是用锣鼓打节奏,胡琴、唢呐伴奏。现在的邵阳花鼓戏中仍有“打对子”一剧,与其发源的这两种民间歌舞十分相似。
邵阳花鼓戏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最后才得以走向成熟。在最开始兴起的地方——宝庆(邵阳市旧称),每到过年,当地都会举办各种庆典活动,有的舞龙狮,有的放彩灯。而在这些活动中,最受人们喜爱的就是车马灯和对子花鼓了。由于这种演出比较简单,两三人便能搭台唱戏,而且通常都热闹非凡,小丑的夸张表演经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因此,多受到人们喜爱,成为必不可少的节目。后来经过不断改编,演出者为了获取更好的节目效果加上许多故事情节,也产生了小旦。发展到同治年间,许许多多的喜剧开始产生,仅有小旦的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剧情的需要,于是,比它更热闹更有冲击力的角色便产生了,这一角色被人们称为小生。之后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明清时期,我国喜剧文化更是走上了巅峰,戏曲剧目发展繁多,花脸这一角色被人们推向历史舞台,也有人把它称为净角。于是戏曲中的生、旦、净、丑便形成。湖南花鼓戏经历了这三个不同的变革时期才有了今天我们看见的幽默生动的舞台效果。邵阳花鼓戏也在真正意义上发展成熟、完善。
二、邵阳花鼓戏的音乐特征
尽管花鼓戏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受到了我国艺术界的追捧,但目前,在邵阳花鼓戏的考究上还十分欠缺,更不用提用专业的音乐眼观去挖掘它的独特魅力了。本论文基于对这种文化艺术的欣赏和喜爱,分别对邵阳花鼓戏不同流派之间的音乐特征展开分析,其中包括邵阳花鼓戏的舞台表演形式、唱腔艺术特点以及剧种的语言音调等。
东路、南路和西路是邵阳花鼓戏的主要流派。它们所演绎出的表演形式和侧重点都各有不同。其中,东路,顾名思义,就是在东边一带,它们大多用鼓、锣作为演出的道具,用四川的长调作为表演因素。这一演出形式多由车马灯演化而来,男性为主要演员。由于邵东独特的地理位置——毗邻衡阳,其语言音调、曲式,甚至舞台表演风格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衡州花鼓的影响,导致其曲调高亢激昂,富有原始山野的味道。
西路花鼓流行于今武冈市、洞口、隆回、绥宁、城步一带,以小调为主,艺人大都是巫师,演员多以男性为主,间有女旦。南路花鼓流行于今邵阳、新邵、新宁等地,其音乐主要以“小调”或者“走场牌子”为主,与东路花鼓不同的是表演艺人以女性居多,南路流派与杂技艺术结合较多。在表演中,很多需要利用到杂技的技巧,有的花鼓戏演员同时也是一名杂技演员,这也使我国的花鼓戏有了技术含量。
由于时代变迁,政治经济动荡,这些因素势必会对文化、艺术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文化、艺术极易发生改变,邵阳花鼓戏自然也不例外。这些不同的风格流派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出现了合流的局面,其中西路花鼓和南路花鼓合流较早,1862年左右,东路花鼓与南路花鼓在邵阳合流,最终三路汇合,形成丰富多彩的邵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独特的语言音调是祁剧宝河派的戏曲念白与邵阳本土方言相结合的产物,艺人在演出时用邵阳方言来演唱,使邵阳花鼓戏更具乡土性、喜剧性和地方文化性。而且方言本身就具有艺术价值,为了更加全面和深刻地了解邵阳花鼓戏所蕴含的艺术本质,我们有必要对邵阳方言音系作更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邵阳方言语音系统中包含6个声调、27个声母和38个韵母,加之邵阳人讲话速度快,音调高,从而形成其独特的咬字和音腔,它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表演中几乎只能听见平舌音z、c、s,因为当地人并不说翘舌音。二是前鼻音代替后鼻音,在邵阳方言中,也没有能发出后鼻音的韵母ang、eng、ing,取而代之的是前鼻音an、en、in。三是声母“f”和“h”不分。因此邵阳花鼓戏对演员的嘴皮子功夫要求较高,讲究“声中有字,字中有声”,强调运用牙关的力量,咬字要夸张,位置一般在口腔前庭。
三、邵阳花鼓戏的保护与传承
邵阳花鼓戏自诞生以来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虽未有过突出成就,但其自身的文化、艺术价值仍是我国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从古至今,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承方法大都是“口传心授”“传男不传女”,极易导致该种艺术失传。同时,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独特性与排他性,使之很难与其他文化并存共生,也极易淡出人们的视野。因此邵阳花鼓戏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亟待解决并需要长期坚持的。
翻阅前人研究的数据可以发现,传统剧目在邵阳花鼓戏中占据着十分大的比重。如川调派的有近80个,走场牌子的也占了1/6,小调系统中有5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对文化艺术的保护力度开始加大,湖南邵阳花鼓戏成为重点保护对象。在许多老一辈音乐家的支持和奉献下,湖南地区产生了许多有名的花鼓戏剧本,如《磨豆腐》 《送表妹》等。还有对一些剧本进行了改编,如《对脚迹》等。在研究花鼓戏的著名老艺人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陈明生先生、王佑生先生。当地政府对邵阳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邵阳花鼓戏也顺利进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除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外,高校作为培养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机构,有责任担起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如为非艺术专业学生加设邵阳花鼓戏欣赏类课程,在艺术生中开设邵阳花鼓戏教唱以及舞台表演的实践类课程,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花鼓戏这种艺术形式产生认知,有助于邵阳花鼓戏更好地传承下去。地方高校师生可以走出校园,进行采风、走访、田野调查等,将第一手资料搜集整理起来,运用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加以归纳总结,对其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
最后,鼓励民间艺术爱好者多举办演出活动、比赛等,吸引更多观众,将邵阳花鼓戏真正带到群众中去。
四、结语
艺术文化是民族的内涵,是人民群众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邵阳文化作为我国古老而代代流传的文化之一,应当保护并传承下去。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文化元素的不断碰撞,它在原有的形式上也进行了改良,有了全新的突破。近年来,花鼓戏又一新作《儿大女大》不仅得到了花鼓戏拥护者的喜爱,也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义务努力保护并对其民间特色进行挖掘,使其不断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肖乐.邵阳花鼓戏中的方言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江学恭.邵阳花鼓戏[J].湖南档案,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