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型化写作原理的“述其亲”语篇编码
2018-06-08踪红
踪红
摘要: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写动物习作时,缺少体现人与动物亲密友好的场景描写。教师可在微型化写作原理的指引下,帮助学生克服具体的写作困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述其亲”的内容、语言、形式的图式和编码。顺利完成“有中生变”的“述其亲”的语篇编码,能够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语言得到建构和运用,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得以落地和转化。
关键词:微型化写作;图式;语篇编码;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 04B-0029-03
微型化写作是指为达成基于写作学情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相对独立的写作学习,目的是克服学生写作时遇到的具体的写作困难。所谓语篇编码,不是把有关的写作内容收集在一起,而是用各种方式把写作内容组织和建构起来。无论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都把写动物的习作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笔者调查分析学生写动物的习作样本时发现:学生写动物朋友时内容散乱,动物的模样、习性等内容穿插在文中,大部分学生习作中缺少体现人与动物亲密友好的场景描写。笔者归纳和整理学生的习作思维后,认为在“观其形”“知其性”“述其亲”三个方面中,学生不知如何“述其親”。“微型化写作课程的核心——‘主题——来源于学生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和常见不足。[1]”笔者循着“悬置‘多维学情定目标[2]”的路径,在指导学生“述其亲”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指出:“写作活动是在特定语境下的构造语篇。[3]”构造语篇包括构造语篇的信息和意义,能让读者获得审美与情感体验,它还包括构造语篇的言说形式,即形成语篇的内容图式和编码、语言图式和编码、形式图式和编码。大量研究表明,图式是储存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是内化的概括认识,它省略了细节,而概括了一些相似情况的共同点。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内化了的动作。[4]”学生头脑中有了“述其亲”的构造语篇图式,在写动物时,习作思维中就不会缺少“述其亲”这一板块,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就得以落地和转化,就能顺利完成“述其亲”的语篇编码。
一、“述其亲”的内容图式和编码
1.“述其亲”的内容图式。“述其亲”的内容图式,就是在写人和动物亲密友好的场景时,要写人和动物相处的时间长、距离近和举止亲三个方面的内容,占到整个文章篇幅的40%左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珍珠鸟》这篇课文全文共524个字,冯骥才先生写与珍珠鸟相处时间长、距离近和举止亲三个方面的内容,用了248个字。“述其亲”的篇幅,从“它先是离我较远”直到文末。着墨之多恰恰说明冯老先生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深,也说明珍珠鸟对冯骥才老先生的信赖之深,动物和人之间友好亲密的场景之多,更能说明“述其亲”的内容图式是极为重要的。
2.“述其亲”的内容编码。只有头脑中有了“述其亲”的内容图式,才能更好地完成“述其亲”的内容编码。在执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2“写一种小动物”时,针对学生习作思维中“述其亲”内容的缺失,笔者借助于学习支架中的“接收支架——帮助学生收集写作内容”[5],请学生回答三个问题:我和我写的这种小动物相处时间长的场景有哪些?我和我写的这种小动物距离很近的场景有哪些?我和我写的这种小动物举止亲热的场景有哪些?其实质就是使学生易于理解“述其亲”的内容编码。学生在这三个问题的支持下,明白了“述其亲”就要写和动物相处的时间长,就要挑选和动物距离近、举止亲的场景来写,“述其亲”的篇幅要占到整篇文章的40%左右。时间长、距离近、举止亲,就成了学生完成内容编码的依据。
二、“述其亲”的语言图式和编码
1.“述其亲”的语言图式。“述其亲”的语言图式,就是在写人和动物亲密友好的场景时,要使用的规范的普通话词汇、句法结构、语义等语言知识。语言图式最重要的两点,首先是选用合适的词汇正确、恰当地表达“述其亲”的内容。例如:冯骥才先生用“嗒嗒”这个拟声词来形容珍珠鸟啄笔尖的声音,而不用“啪啪”,表明珍珠鸟啄笔尖的时候动作很轻柔,符合当时珍珠鸟与人亲近时的语境。其次是选用合适的句法结构,使句子通畅。
2.“述其亲”的语言编码。“述其亲”的语言图式,为学生“述其亲”的语言编码指明了方向。合适的词汇、合适的句法结构就是“述其亲”内容的语言编码依据。语言编码,就是用语言作为“代码”去描绘。作者需要在头脑中反复比较、选择词汇和句法结构。在这种思维跳跃、滑动、比较、选择的过程中,作者应重视两点:首先是句子里要有人与动物互相呼应的举止。如果写了人的举止,就要接着写动物的反应,同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例如杨绛先生写《花花儿》,“我开了门它就进来,跳上桌子闻闻我,并不要求我抱。”反之,如果写了动物的举止,就要接着写人的反应。其次是会用一连串的动词表现动物与人亲热的举止。一位学生在写家里的小狗时,他这样写道:“我伸出手,它就很快地把前爪抬起来,放到我的手上拍两下,显得特别友好。”
三、“述其亲”的形式图式和编码
1.“述其亲”的形式图式。述其亲的形式图式,就是在写人和动物亲密友好场景时,要遵循的语篇层次、结构组织或语篇体裁的知识。冯骥才先生写珍珠鸟与他亲近的场景时,是以时间为序串起了一幅幅小珍珠鸟与他亲近的场景。作者不仅写小珍珠鸟和他的空间距离由远变近,还写小珍珠鸟对他的举止反应由疏变亲,最后把场景定格在了小珍珠鸟落在他肩上睡着了。杨绛先生写《花花儿》,不容略过花花儿与家人的每一场景,如此蒙太奇的手法,正是“述其亲”的图式。
2.“述其亲”的形式编码。学生头脑中有了“述其亲”的内容图式、言语图式、形式图式,“述其亲”的形式编码就成了“基于已形成的语篇图式进行适当变化的编码过程。[6]”“述其亲”的形式编码既可以时间为序写人和动物亲密友好的场景,也可以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剪取人和动物亲密友好的场景,不受时空的限制,加以组合,省去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过渡段。有一位学生写家里的小狗时,这样“述其亲”:我记得小狗刚来我家时,非常害怕,它一见我,就浑身发抖,嘴里发出“呜呜”的声响,我便拿出饼干喂它。就这样,没过几天,小狗居然和我一起玩了。我到哪儿,它就追到哪儿;我一坐在椅子上生气,它就跑过来,躺在地上打滚儿;我让他卧倒,它就一声不响地卧倒;我让它去拿鞋,它准能把鞋衔来。有一天晚上,我睡觉时,小狗竟钻到了我的被窝里,夜里一有人路过我家门口,它就马上窜出来叫,看来,它是在保护我哩!
总之,由“述其亲”的三种语篇图式到“述其亲”的三种语篇编码,须合乎语境灵活地进行。学生头脑中的“述其亲”三种语篇图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述其亲”的语篇编码是“有中生变”的过程,三种语篇图式为语篇编码指明方向,提供了范式。语篇编码旨在发展学生“述其亲”的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和形式图式。在“述其亲”时,这三种语篇图式和语篇编码是整体运作的。语文习作课在微型化写作原理的指引下,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具体的写作困难,顺利完成每篇作文的语篇编码。
参考文献:
[1][3][5]王荣生,邓彤.寫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98,11,106.
[2]邓彤.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4]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8.
[6]宋运来,贡如云.中年级不妨这样教“仿写”[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7(11):52.
责任编辑:赵赟
Discourse Encoding of “People-Animal Intimacy”
Based on Miniaturized Writing Principle
ZONG Hong
(Peixian Zhangzhuang Tianlou Primary School, Xuzhou 221637, China)
Abstract: A survey shows that most students seldom describe the intimacy between people and animals while practicing writing about animals. Teachers may, under the guidance of miniaturized writing principles, help students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writing so that they can form the content, language, schema and encoding of “people-animal intimacy” in mind. As a result, students can smoothly achieve the discourse encoding of “people-animal intimacy” in constant changes. Meanwhile, students thinking can be developed and promoted, their language can be constructed and applied, and their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creation can be realized and converted.
Key words: miniaturized writing; schema; discourse encoding; writing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