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性化人格”能力训练对女性合唱指挥工作的重要性

2018-06-08蓝白云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双性化

蓝白云

【摘 要】在中国近百年的合唱历史进程中,男性指挥家活跃在各大舞台上。近年来,随着女性独立自强的现代意识提高,国内高等音乐教育水平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指挥家,从当初的寂寥无几到现今的崛起,女性指挥成为了近现代合唱舞台上一颗耀眼的明星。本人查阅许多相关书籍和文献,发现关于“女性合唱指挥”或“合唱指挥性别差异”等文献寥寥无几,便想通过此文章引起更多合唱爱好者共同关注“合唱指挥性别差异”的艺术特点。本文将通过生理学、心理学、合唱指挥技法等多重角度对两性的差异进行分析,浅谈“双性化人格”能力训练对女性合唱指挥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女性合唱指挥;两性差异;双性化;指挥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058-02

在生活中,人们会不自觉将性别差异与各事物相对应,其也体现在音乐工作中。虽然男性和女性在骨骼、力量、肌肉及空间思维能力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没有任何的资料证据说明两性的智商差异。女性擅长情绪表达,心思细腻,这也是女性从事音乐工作的一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对比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及心理特点,阐述训练双性化人格能力重要性观点,扩大对女性指挥优势的认知,以此认识自身,克服弱点,去粗取精,相信对女性合唱指挥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双性化人格的特点

什么是双性化人格?罗西在1964年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即指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混合和平衡①。据生理学研究表明,在出生前,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神经就有所差别,男性由于雄性激素分泌所以在力量、掌控欲以及空间思维掌握的能力优于女性,而女性掌管、推理、决策及情绪的及时反应,抑或是记忆信息的时间或学习能力都优于男性。为能够扬长避短,各取精华,“双性化人格”能力的训练对女性合唱指挥来说刻不容缓。

在性别分类中,可分为:典型男性(粗犷、勇敢、豪爽);典型女性(细腻、认真、温柔);“双性化”程度较高的人和两性特征不明显的人。在工作中适宜表现男性特征,交际中发挥女性特征,既要做到果敢又要做到沉稳,既要豁达又要敏感,既要独立竞争又要温柔善良,同时兼备男女特性是“双性化人格”能力训练的旨要内容(“双性化”不涉及性取向)。在合唱指挥行业里,即使男女性差异大,但女性指挥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达到“双性化人格”能力,以此减少自己的劣势,有助于合唱指挥工作的开展。

二、性别差异性

(一)机能差异。由于两性的激素分泌不同,男性肌肉较女性发达,力量和骨骼也大于女性。在指挥台上,男性的力度明显强于女性。虽然力量上女性显得单薄,但女性柔韧性好,关节灵活,活动范围大,肢体协调性好,这是女性指挥相较于男性的优势。

(二)情绪差异。“虽然女性的大脑比男性轻14%,但在主管感情和记忆的脑区中,女性的神经细胞比男性多11%,因而在深入了解他人的感情方面,女性远远胜于男性。②”指挥的角色是需要较强的音乐感知力的,通过非常细腻的音乐处理手法,能够将音乐中的情绪传达给合唱团员以及听众。女性善于情感表达,男性则情感不善表露,所以女性指挥要积极地发挥情感上的优势,则更能渲染合唱团员演唱的情绪。

(三)思维差异。哈佛大学专研组曾做过研究,发现“女性大脑额叶中控制决策制定和解决问题的部位要大于男性,男性大脑中的顶叶皮层和杏仁核则大于女性,也就是说掌管推理、决策等高级心理功能及掌管情绪反应的大脑部位在女性大脑中所占的比例比男性大,而掌管空间处理的部位的比例则是男人更大。③”女性在幼年时期思维逻辑能力会优于同龄男生,伴随着青春期的成长,男性的思维能力发展的速度渐渐快于同龄女性,直到青春期结束为止。在后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年龄无关,而与其受教育的程度、社会工作经验积累等息息相关,男性和女性之间思维发展能力差异逐渐减弱。

日本心理学家青木④曾提出性别差异包含三个层次:“生物上的性别差异,社会性的性别差异和两者为基础、且与生物学性别差异几乎无关的、人为造成的文化的第三层次的性别差异。”即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有着自己本身的性别角色的同时,可以根据本人所在的工作上所需要的性别特征来要求自己,也就是说通过心理学和生理学意义上的“性别”要求来要求自己,进而向着男性或女性特征方向训练,这也是后天所形成的“性别特征气质”。

三、女性与合唱工作

合唱被称为“在时间上流动的声音艺术”,它是人们情感宣泄的载体。女性善于情感的表达,对于合唱作品的理解与表达有着其敏锐的直觉。作为一名女性合唱指挥工作者,要时刻保持一份自信和拥有强大的内心,通过自身的优势将音乐本旨传达给合唱团员及听众。在合唱团里,面对众多合唱团员的目光时不要胆怯,并且通过敏锐的听力及观察力快速地捕获合唱团每一名成员的声音特质,使得合唱团训练有效率地开展。

中国首位女指挥家郑小瑛女士是“双性化人格”训练中最具代表的一员,她对女学生要求很苛刻:首先看性格是否够坚强,耐力是否坚韧;作为一名女性指挥,站在指挥台上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从郑小瑛老师的传奇人生中就可以参悟出,如果女性走上指挥这条道路,注定自己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逐渐蜕化女性本身柔弱的性格,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与挫折。

四、小结

综上所述,优秀的指挥是具备双性化能力的,并且在通过专业的“双性”化训练中得以实现。对于女性指挥来说,双性化能力训练刻不容缓,在生理上肌肉和力量虽然不是女性的优势,但情感表达、管理统筹、语言表达是女性指挥的优势。

“双性化人格”对于女性合唱指挥工作者有着重要的作用,女性要清楚认知与男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及其优势,从而能够发挥自己所长,弥补自己劣势。女指挥通过锻炼双性化人格,吸取男指挥的优势,能够使自己逐步成为更好的指挥,与合唱团员一起为达到共同的艺术目标不懈努力。

注释:

①史红.学校“双性化”教育的意义、方法与应避免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9(24).

②洪兰.脑科学掲巧女人思考的秘密[M].

③严育洪.男女之别,能否成为教育的“福利”[J].中小學教师培训,2012(2):29.

④张李玺著.女性心理学[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0:28.

参考文献:

[1]严育洪.男女之别,能否成为教育的“福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2).

[2]邬伟玲.漫谈合唱指挥艺术[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年报,2005(04).

[3]陈云飞.试论合唱指挥艺术的技巧性[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杨力.郑小瑛传[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双性化
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双性化人格教育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
当代独生子软性化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陕甘小学教师双性化人格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小学男性音乐教师走向成功的双性化人格分析——以A学校音乐教育名师陈老师为例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
双性化与现代社会
关于双性化人格研究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