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性化与现代社会

2014-06-20叶嘉文

科教导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人格

叶嘉文

摘 要 双性化(Androgyny)是指由生理差异造成的两性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两性化特征”。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当中,自立、乐观、精干被认为是男性的人格特征,善良、贤淑、温柔、文雅被认为是女性的人格特征。传统观念无论在哪个地区都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发现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有了明显的变化。关于双性化研究的结果显示有更多的个体出现双性化的特征,即“又像女人又像男人”。那么,双性化的人才是否更受现代社会的欢迎?

关键词 人格 性别差异 性别刻板印象 双性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Androgyny and Modern Society

YE Jiawen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Androgyny (Androgyny) refers to the biological differences caused by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xes or unified state, "both sexes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Amo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oncept, self-reliance, optimism,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idered capable men, kind, loving, gentle, gentle personality traits are considered feminine. Regardless of the region in which traditional values is deep-rooted influence,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se ideas have foun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odern society. About androgyny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re are more individuals appear androgynous features, namely, "like a woman like a man." So, androgynous people are more welcomed by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 personality; gender differences; gender stereotypes; Androgyny

0 引言

双性化(Androgyny)是指由生理差异造成的两性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两性化特征”。①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当中,自立、乐观、精干被认为是男性的人格特征,善良、贤淑、温柔、文雅被认为是女性的人格特征。②传统观念无论在哪个地区都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发现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有了明显的变化。关于双性化研究的结果显示有更多的个体出现双性化的特征,即“又像女人又像男人”。基于这个现状,笔画在这里提出一个疑问:双性化的人才是否更受现代社会的欢迎?

1 性别差异与“双性化”人格

心理学家们对人格上的性别差异的解释归纳为两类:一是生物学理论,二是社会化和社会学习理论。生物学理论包括进化论(从很长的时间跨度看事情的发展)和荷尔蒙理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尝试最接近的原因)。社会理论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角色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

其中,社会化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格上的性不同源自学习过程,像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模仿。③例如,男孩在大部分文化下被要求更独立,而女孩要求更温顺和家庭化。④父母对待男孩和女孩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并且鼓励他们形成与同性别一致的行为。⑤

然而,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公司里面不仅需要一个会整理文件的秘书,可能还需要她会与客户交涉商务,也就是“一才多用”。在这种情况中,就包含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可是工作却是集中于一个秘书身上的,因此她就必须使自己既像“男人”又像“女人”。在中国,女性的地位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比男性的低。于是女性可以拥有的能力,如创造力、领导能力等,也就被阻碍了发展。就在我们的身边,即使是一个受过新时代观念冲击的个体,女性也偶尔会感叹到“这些事情还是男的干比较好”,而男性也会不时出现“女的才会做这些事情”的语句。而笔者认为如果要适应这个社会,不管是女性才拥有的特质还是男性才拥有的特质,只要是“我能做到的”就是优秀的。研究也表明,在自信心、自尊感、独立性几个方面上,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个体更有优势。

2 双性化与现代社会

双性化人格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健康模式。对于女性,她们要更加能干、更加坚强。现代社会不再是男耕女织的社会,女性如果能够有决断力、领导力,那么凭着她的努力,一定能够在事业上创出一片辉煌。然而女性在攀爬事业高峰的时候,往往会带着强悍的阵势,过度使用男性的特定人格,因此,女性也要努力保持她们的温柔、文雅。对于男性,他们则要更加细心、更富有热情。细心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足,热情使得他们更好与人相处。男性本身就不应该像传统思想中那样冷漠无情,因为冷漠无情并不能让他们真实地接触外面的世界。相反,男性如果能够细心、热情,那么他更能够在其他不具备这些性格的男性中领先一筹。endprint

美国心理学家也曾对一些儿童做过调查,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不仅在智力、性格等方面片面发展,而且在情商方面也呈低分表现。而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和那些兼有刚强、勇敢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并且追踪研究发现成年后表现双性化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里,更多占据优势地位。⑥从柏拉图的观点出发,他认为人是双性人,一半是男一半是女,可是后来被从中间劈开了,分成了现在的两性,于是男女始终在相互寻找,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所以,极端的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都是片面的人格特征。

现在很多的调查当中,女性在描述自己理想的男性时,除了出现坚强、事业成功等这类词语以外,也出现了像温柔、体贴这样的字眼。而男人描述他们心目中的适合人选时,也新增了如独立、聪明的形容词。这都说明了在这个新时代,选择异性的条件更加宽泛了。两性都不必让自己向各自的极端化发展,一来使得自身人格的发展更不受约束,二来使得两性之间有更多的共同点,可以更好地相处。除此以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由于双性化的出现而得到满足。

那么,如果双性化适合这个潮流的发展,我们又该如何使得自己适应这个潮流?有研究建议从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同确定后开始培养。然而时间或许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它只是针对一个起始点而言,要想改变成年人对性别特征的看法,我们应该同时从环境因素入手。例如周边的媒体宣传,像电视剧中大多出现的是男的经常上班回来,女的就在家里做好一桌子饭菜,又或者像广告中男的活泼女的文静。这些多不胜数的情形无疑不加深了两性性格特征的刻板印象。又如生活工作中,男的也应该要学会做家务,女的也要学会如何对一件事情做决定。其次,可以增加两性之间的接触,让他们在接触当中学习模仿异性的特点。双性化可以使得人们在许多生活事件中独当一面,竞争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双性化还可以使得异性间更好地相处,有更深的相互理解。

已有的研究大都证明了双性化人格在很多方面是积极的,有利于个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并且认为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理想化的性别角色模式。这样看来,也许双性化正是避免极端的性别特征取向,个体全面发展的一条可取之道。

注释

① 张莉,冯江平.大学生双性人格特征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5No.4 vol 13:434-437.

② 秦启文,余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调查.心理科学,2001.24(5).

③ Bussey&Bandura. Learning to Be Little Women and Little Men: The Inequitable Gender Equality of Nonsexist Children's Literature. Sex Roles,1999.

④ Barry,Bacon,&Child.Sex differences in childhood socialization patterns in African societies. Sex Roles,1957.

⑤ Lytton,H.&Romney,D.M.Parents'' differential socialization of boys and girls: A meta-analysi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1.109:267-296.

⑥ 泽请,责编.性别角色的双性化.心理辅导室,2005.4.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人格
提高相对贫困识别质量:性别差异视角下多维动态测度及分解
以鸟喻人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人格测验的起源、发展与未来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成年后还能人格再造吗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影响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经济因素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