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双性化人格研究的述评

2012-08-15洪艳萍易振凤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双性化性别角色人格

洪艳萍,易振凤

(湖北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1.前言

中国于2005年、2006年相继举行了“超级女声”的比赛。比赛的结果令人意外:李宇春这种假小子类型的女性受到追捧,脱颖而出。媒体对“亦男亦女”的李宇春的评价是“帅”和“酷”,而不是“美”和“柔”。《南方人物周刊》认为:李宇春,中性之魅。她满不在乎的个性,以及挑战中国传统标准的中性气质,使得她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偶像。其实像李宇春似的“超女现象”,亦或称之“类超女现象”早已有之,例如,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卡通动漫形象中,性别特征的外在差异在逐渐缩小。男主角的形象被塑造成具有“大眼睛”、“尖下巴”和“长头发”等属于女性的形象特征,较之传统的硬汉形象有了很大改变。在娱乐圈内,这种倾向也很明显。“小燕子”调皮、贪玩的男性化的“格格”形象让人印象深刻,目前红遍了大江南北的“小沈阳”开始展现了男性柔美的一面。

传媒和大众所指的“中性化”,在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的范畴上,应该是“双性化”。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而改变,原来的那种把女性局限在女性化角色上,男性局限在男性化角色上,无疑是限制了个性的发展[1],双性化已逐渐成为性别角色发展的新方向,为研究社会性别角色提供了新视角。

2.双性化人格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双性化,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2]“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3]

关于双性化的研究可追溯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双性化”概念。荣格也提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试图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这两个术语来说明人类先天具有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4]

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5]。1974年,Sandra Bem根据双性化概念,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编制了性别角色量表(Bem’s SexRole Inventory)[6],成为这一领域研究最早、获得成果最为突出的心理学家。贝姆的双性化模型认为,双性化的人适应能力最强。但有一些研究并没有得出这样的结果[7]。对双性化的争议一直在继续。尤其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妇女解放运动如火似荼的开展,人们追求男女平等,努力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男女的身体和生理上的差异却是先天决定的,所以,人们试图改变社会观念和男女社会角色的方法来提高妇女的地位。于是一些专业心理学家,试图用心理实验的科学的方法来证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他们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双性化是性别角色发展的一种趋势,已有的研究中,也有就双性人格教育提出措施者[8][9]。

20世纪90年代双性化人格研究进人我国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如对“超女现象”、“中性人”、“中性职业”、“中性职场”等概念的研究一样成为目前我国社会讨论研究的热点话题。

3.双性化人格的影响因素

张莉在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双性化人格在性别维度上影响较大,尤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男性双性化者较女性双性化者更容易出现病态依赖、性适应问题和反社会行为,其兴奋性、需要关注和脱离现实的分量表得分也略高于后者。然后是年级、专业、生源地等因素也较明显。例如,高年级双性化被试较低年级被试更具责任心,兴奋性较低,更少出现性适应问题等。[10]邹萍的研究也发现,女大学生不同的性别角色类型与个性气质类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双性化人格与多血质气质类型有着更多一致性,具有明显外倾性;双性化人格的形成主要受家庭(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态度及母亲的个性特点影响。[11]

4.双性化人格的相关研究

4.1 双性化与心理健康

贝姆(Bem)通过研究发现:双性化的人在许多情景下能表现得更好些,因为他们既具有女性特质又具有男性特质,能在各种情况下应付自如。其研究还表明,双性化者更富创造性、自尊感较高、更独立、善于处理各类环境中的事物、自我效应良好。[12]司本斯(Spence)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Q)进行调查发现具有双性化人格类型的个体,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她们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13]

国内学者采用贝姆的性别角色量表(BSRI)对双性化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有:张莉和冯江平[14]、王学[15]、杨锦[16]、李少梅[17]。他们均发现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在人格特征、自信心、情绪方面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

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男性与女性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和女性的长处和优点。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均表明:无论男女,双性化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代表了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双性化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18]。

4.2 双性化与人格特质

邹萍对女大学生的性度取向研究中发现双性化群体人格的十大主特质为:自尊、诚挚、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竞争心强、有怜悯心、忠诚、可靠、个性极强;七大副特质为:诚实、热爱孩子、冒险、宽容、和蔼可亲、有同情心、快乐。[19]马锦华的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非男非女气质类型的个体。[20]王学的研究发现:具有双性化人格模式的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外界的环境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非男非女气质类型,双性化人格模式应该成为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21]

5.双性化人格研究的展望

双性化的概念在短时间内引发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至今还没有证据表明双性化有什么不利因素。就现有文献纵观此领域的研究,均证明了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而且随社会发展进步,它将成为一种角色发展的趋势[22]。

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人更能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推动“双性化”人格发展需要我们通过创设“双性化教育”,使男女不再受性别的束缚,在同等的发展机会、过程、结果上,均能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性别公正的目标激励下,创设家庭、学校、社会多角度、多层面的终身“双性化教育”,培养大量双性化性别角色的人。例如研究双性化人格在职业选择取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教育工作者进行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与自我教育指导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还有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性别取向的均衡培养,通过教育逐渐培养学生向双性化人格类型,鼓励学生多向异性学习,通过自然的接触和交流,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6.结语

传统上认为人的性别角色结构是由男性、女性特质所构成的单一维度,并且认为性别角色典型化的个体心理发展更健康。自从西方心理学界提出性别角色男女双性化概念以来,许多心理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无论是西方的研究还是中国的研究都认为,双性化的个体拥有更多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其它性别角色类型。所以重视对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尤显重要。

[1]刘艳,许佳君.大学生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7,(10).

[2]宋丽丽,邹萍.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综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03).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5)[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蔡丹丰.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述评[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报,2006,(01).

[5]Asnmore R D.Sex,gender,and the individua.l In: PervinLA,Ed.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New York/London,the Guiford Press,1990.

[6][12]Bem S L.Themeasurementofpsychological andryogny.Jour-nal ofConsulting and ClinicalPsychology,1974,(2).

[7]JerryM.Burger.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8]唐若水.“双性化教育”在美国[N].光明日报,2003-08-08.

[9]经素.论双性人格在儿童早期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

[10]张莉.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

[11][19][22]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4,(6).

[13]Spence JT·HelmreichR L·Androgyny versus gender schema:A comment on beam 's gender schema theory·Psychological Review,1981,(4),

[14]张莉,冯江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4).

[15][21]王学.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J].当代大学教育,2004,(4).

[16]杨锦.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17]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18]王红瑞.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0]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双性化性别角色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双性化人格教育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自我认同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小学男性音乐教师走向成功的双性化人格分析——以A学校音乐教育名师陈老师为例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