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汉语进修生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8-06-08陈玮嘉

科教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改进措施

陈玮嘉

摘 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壮大,来华留学规模不断增长,汉语进修生的教育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在“留学中国”的大潮来临之际,面对新的管理问题,照搬以往的来华语言生教育管理方式恐怕已不合时宜。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新的语言生教育管理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 汉语进修生 教育管理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2.008

Education Management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Chinese Language

CHEN Weijia

(International School,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Abstract As China's national power is growing and the scal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has been on the rise,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on Chinese-language student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t is probably out-dated to copy the previous patterns when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how to improve a new management system of language student education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rom three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Keywords Chinese-language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improved measures

改革開放30余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来华留学规模持续增长,高校对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数据,2016年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比2012年增长了35%,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1]2016年在华学历生人数达21万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7.42%;非学历留学生共计232,807人,其中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占总留学人数的38.2%,[2]而就读其他学科的学生规模和比例较往年显著提升。由此可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留学生生源结构不断调整,留学生层次不断提高,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但如今非学历留学生在留学生培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的非学历留学生以学习汉语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汉语进修生,即本文的讨论对象。

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留学生在国别、地区、数量、层次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在宁各高校为例,汉语进修生来源国集中于亚洲、非洲和欧洲,不同国别的学生文化背景迥异,素质参差不齐。他们不同的宗教信仰、多元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呈现出与中国学生不同的特点,导致他们的行为方式与中国高校的管理模式存在某些冲突,这在新形势下给高校汉语进修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从三方面分析问题,并就汉语进修生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1 汉语进修生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汉语进修生的教育管理缺乏财力、人力的投入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大多数高校都逐渐认识到汉语进修生的招生及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以经济效益为导向而忽视了汉语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快高校国际化进程,校方一方面要求汉语进修生的培养产生规模效益,但另一方面却无心推动本校汉语教学的发展,政策实施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1)在软硬件设施上缺乏资金投入。例如,未能够建立与国外合作院校及留学中介的长效合作机制,“闭门造车”;没有设立专门的语言类奖学金,“来者不拒”,生源质量堪忧;缺乏对留学生专用教学楼的建设和对留学生老旧宿舍楼的修缮,未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设施等等,结果导致留学生满意度较差,招生后期乏力的状况。(2)汉语进修生的管理师资队伍往往是“一人多用”:教师除了负责汉语进修生的招生以外,还要负责录取、签证办理、教务管理、生活服务、突发事件处置等“一条龙”工作。而留学生的日常管理比中国学生又要繁复冗杂得多,往往耗费较多精力,难以面面俱到,导致管理与服务水平跟不上留学生的需求;而管理人员面对着庞大的留学生群体,管理理念往往以“不出事”“安全稳定”为主,缺乏人文关怀,最终可能对汉语进修生的招生与教育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1.2 汉语进修生的管理缺乏规范化、制度化

汉语进修生较攻读学位的留学生相比,在文化层次、教育类型和学习目的等方面都存在区别,课堂出勤随意性大,学籍异动较为频繁;而部分学生则以在校学习汉语为由,持学生签证但长期旷课在外打工、做生意等等,对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造成了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在一些高校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考虑到有限的汉语进修生人数,对汉语生采取“过度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对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力远不够,[3]有旷课、酗酒等违纪行为的学生没有受到严肃处理,易形成不良风气。另外,这种粗放、松散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人员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和动态。有的高校对汉语进修生不提供宿舍,大部分学生住在校外,除了学生出勤情况以外,老师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及动向不甚了解,难以预测和防范突发事件。

1.3 汉语进修生的管理缺乏专门师资与第二课堂的支撑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由于没有中文系或教汉语的专门师资,存在着许多“生手”教师,即为“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几乎为零的其他学科教师或其他职业背景人士”。[4]他们上岗前未参加过相关的专业培训,背景知识与过往的教学经验也不一定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要求相匹配。另外,许多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或在校研究生也加入到代课教师队伍中,他们课后与学生没有更多交流,自身的流动性对汉语教学的连贯性与稳定性也有较大影响。偏低的课时费与教学经验的匮乏使这些教师仅满足于应试型的教学,围绕单一的课程体系开展“满堂灌”式的教学,忽略了在目的语国家应以课外实践性活动为主的汉语教学。因而学生虽通过课堂学习习得了基础的语法知识和交际用语,但其实在理智和情感上无法融入校园生活,他们对国情校情仍是一知半解,尤其对于中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习俗等知之甚少。学校也没有发动汉语进修生参加各项留学生活动,致使他们觉得自己游离于本校的留学生群体之外,环境适应压力、学习压力难以释放,导致学生易与校内的相关规章制度、教师的管理方式产生冲突与矛盾。

2汉语进修生管理的改进措施

2.1 改善软硬件配套设施

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加强与国外友好院校和机构的联系、合作,同时设立专门的语言生课程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吸引优质生源;改善语言进修生学习条件,修建语言生专用教室、图书资料阅览室,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改善语言进修生的生活环境,宿舍楼最好配备独立卫浴、冰箱、微波炉等,开设咖啡店、健身房及活动室等等,打造留学生精品生活社区,从而缓解学生的文化融合压力。

2.2 培养专业的教育人才队伍

(1)健全汉语进修生的教育管理队伍。学校应明确汉语进修生的管理归口和职责分工,对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其服务意识,确保管理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管理技能和心理素质;(2)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针对缺乏对外汉语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校可以安排诸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和对外汉语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的讲座与培训,[5]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会,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设立汉语培训班班主任制度加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教师之间的互通,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推进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新进教师的学历层次,通过提高理论研究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

2.3 完善与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规范管理。[6]学校应制定完善关于汉语生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包括學籍、缴费、结业等等,必要时学生须签字承诺,确保管理过程有制可依、有序可循;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管理模式,使用互联网云平台对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进行及时更新;对出勤情况较差、不遵守宿舍管理规定的学生给予警告、记过甚至退学的严肃处理;教育管理部门须加强与外事部门的协作,开展入学教育,加强国情和法制教育,相互及时沟通以掌握相关学生动态。

2.4 开展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各类课外实践课程和文化交流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国情,增强学生的融入意识和归属感,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以减轻文化休克现象。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留学生汉语大赛、与中国学生共同参加歌曲合唱比赛,也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开展相关文化实践活动,例如迎新年剪纸、中秋节吃月饼、冬至捏汤圆等等,增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高校最好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学科以及地方特色创办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综上所述,高校汉语进修生教育管理的各方面投入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特色教学品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高校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高度重视,将改进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本校汉语进修生的教育管理水平,进而推动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703/t20170302_297870.html

[2]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mtbd/201703/t20170302_297920.html

[3] 乔伊龙.关于来华语言进修生教育管理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D].江苏: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4.

[4] 严彦.汉语语音教学中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7(2):24-25.

[5] 冉晓丽.关于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教” 的若干问题分析——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语文学刊,2013(8):119-120.

[6] 吴建平.把握来华留学生特点 提高教育管理水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8):180-182.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改进措施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