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5-2016年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综述*

2018-06-08肖志雄

图书馆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论文期刊文献

肖志雄 王 冉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引言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独特的在线环境和一种新型的物理服务空间,为整合数字环境而专门设计的组织与服务传递模式,通过物理层、虚拟层、支持层三层模型为用户提供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一站式服务[1]。信息共享空间提供了一种方便学习、交流、协作与研究的模式。自信息共享空间在我国首次出现以来,相关的研究一度成为热点问题,但是近三年来(从2014年开始)关于该主题的研究热度却渐渐减退。鉴于此,笔者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2005-2016年信息共享空间研究文献为对象,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探讨我国近年来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未来该主题的研究方向,以期能为今后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发展提供帮助。

2 数据来源

笔者的研究文献来源于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为检索字段,检索词为“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用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进行精确匹配,统计出从2005-2016年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文章705篇。在查阅文章题目和摘要后,删除一些内容重复或与研究内容无关的文章,共选出相关文献667篇。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论文总量的变化趋势、文献来源、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3 论文的统计分析

3.1 论文时间分布

我国第一篇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文章始于2005年吴建中发表在《国家图书馆学刊》第三期上的题为《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一文,拉开了我国研究信息共享空间的序幕,自此以后学者纷纷关注这一主题。由图1可以从发文数量上将我国近年来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2005-2006年相关论文17篇,占比2.55%;上升阶段:2007-2009年相关论文218篇,占比32.68%;下降阶段:2010-2016年相关论文432篇,占比64.77%。陈维[2]将2010-2012年称之为理性和繁荣阶段,而论文量从2010年开始略有下降,之后几年,论文量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体现出在持续一段时间的热点研究之后,相关的研究者对该主题的研究也采取了谨慎和理性的态度。

图1 信息共享空间主题相关的发文量(2005-2016年)

3.2 期刊分析

通过统计信息共享空间相关的研究论文来源期刊,可以对发布的期刊类型进行掌握,并清楚地看出这些文献分布在哪些期刊上,从而对这些文献的质量进行判断。根据统计667篇论文中有648篇是期刊论文,大致分布在30种期刊里面,对刊载数量达到10篇及以上的期刊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载文数量10篇及以上期刊分布情况

由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些期刊基本都是属于图书情报类,图书情报类期刊为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学术探讨空间,在图书情报类期刊上刊登论文数量达到10篇及以上的论文总数有272篇,占比为40.78%。这表明图书情报领域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关注处于首位。并且通过对图书情报类的核心期刊上的载文数量统计,可以发现刊载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超过30%,这些核心期刊往往引领着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其发表的论文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都较高,从侧面也反映出近年来,在我国较注重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质量。

3.3 关键词词频分析

通过借助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对检索到的667篇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列出了出现频次排名前17位的关键词(如表2)。由表2得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信息共享空间”。纵观近年来信息共享空间的论文题名,可以发现“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是信息共享空间研究集中涉及的问题,“信息服务”“信息模式”也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密切相关。从关键词排序中也反映出,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实体焦点落在了图书馆,图书馆为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奠定了根本条件,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满足广大信息用户的需求。

表2 关键词词频分布

3.4 其他分布

根据资料显示,从2005-2016年,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论文共获得17项基金支持,在表3中列举了排在前面的五项基金名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排在首位,再是校级基金、省级基金,说明各单位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在机构排名中可以发现前五所高校中有四所是国家重点院校,说明重点院校对其关注度高。最后从学科分布上明显可以看到“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的论文数量占到了75.86%,这也说明了图书情报领域对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重视程度。

表3 其他分布情况

4 信息共享空间的内容分析

在对信息共享空间文献统计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进行内容分析,找出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方向。关键词是对研究文献出现频率较高词汇的提炼,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检索文献的中心点[3]。通过表2的统计,笔者得出当前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

4.1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

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高校,相应地国内高校图书馆领域也较早引入。从刊载的论文来看,可以将围绕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文献大致分为以下3种研究方向:一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本身的基本理论研究。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是一个“舶来品”,它作为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形式引入我国,相关的学者开始致力于对其内涵、特征进行研究;二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研究。此类文献大多结合具体的高校图书馆来探讨其建设方案,如吴雪莹[4]选取哈尔滨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共享空间理论,将哈尔滨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分成5个区;三是将信息共享空间与当前的云环境、开放存取环境、Web3.0等热点问题相结合进行研究。例如Web3.0下信息共享空间改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有学者将图书馆服务划分为共享IC、智能IC、互动IC[5],共享IC顾名思义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进行知识共享的途径;智能IC则是侧重于对用户信息素养的培养;互动IC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协同,通过三维IC既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又能优化用户的体验。

4.2 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

关于信息共享空间实体构建类的论文,首先基于不同类型的图书馆,涉及有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军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等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其次是对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探讨以及与国内的进行对比研究;还有结合新的环境背景探索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因主体的不同有不同的构建策略,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构建的服务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例如当前医院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就要结合医院所面临的内外环境需求,构建基于学科化服务的信息共享空间[6];还有在信息获取条件日益完善、学习环境愈好的情况下,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更需要一种协作式的学习与知识共享服务,所以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需要与时俱进,服务理念要与协作、共享、开放接轨[7];最后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应该涌现出新的趋向,因此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要具备的特点:有效性和便捷性的信息共享与交互形式,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具备个性化与智能化的服务[8]。

4.3 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证研究

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研究是从介绍并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实证经验开始的。所以可以将相关的实证研究分为国外的实例研究和国内的实证研究。在国外信息共享空间实例研究方面,学者们一般是倾向于使用量化分析、质化分析等,在选取一定数量构建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基础上,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从而对其信息共享空间的创建背景、服务内容设计、功能、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9-10],并从对国外的实例调研分析中提炼出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借鉴意义。而国内学者侧重于做实证分析,比如利用问卷调查对我国大陆及港台不同地区八所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现状进行研究[11],从现状调查中把握其服务的优劣势,还有不同地区其服务的差异性。此外还利用问卷调查对用户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满意度进行研究[12],这种实证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之前的研究中用户只是作为信息共享空间的使用者,相应的研究侧重于如何为用户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而忽略了关注信息共享空间的用户对其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用户作为实际的体验者也是发言人,对用户满意度的调查能够更具体地反映出信息共享空间构建中取得的成绩以及需提升的服务项目。

4.4 信息共享空间的综述研究

随着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不断涌现,相应的综述类文章也逐渐增多。其中相关的研究可以分为:研究述评、研究综述、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分析。在研究述评中,一般以对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服务、建设等情况分析开始,然后针对性地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最后再探讨相应的改进建议及启示。目前学者们指出的研究问题较多集中在:实证研究相对不足、配套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研究领域受局限[13]。在研究综述中,一般是以时间维度为基础,对相应文献主题进行判断后,选择时间长度不等的文献进行时间、期刊、作者等分布情况的量化分析,然后阐述当前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研究趋势。在研究综述中有关于信息共享空间实例研究的综述文献[14]、基于时间维度的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综述文献等。文献计量分析与研究综述存在相似点,两者都会以时间维度为基础,都会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但是文献计量分析只是运用计量分析学对关键词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规律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15],进而对研究现状进行揭示。知识图谱也是类似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只不过这种方法更复杂一些,知识图谱分析基本上是采用Citespace软件对CSSCI数据库收录的相应主题论文进行数据的抓取,并据此绘制出知识图谱,知识图谱分析侧重点在研究主题涉及到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16]。

4.5 其他

通过不断探索新的研究落脚点,学者们也在尽可能地丰富对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相关的研究内容一直在拓展、深化和创新。首先虽然使用的方法没有很大的创新,还是借助实证研究,但是研究所关注的方面却是不一样的,比如以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用户为主体,通过实证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索影响用户交互学习行为的因素[17];还有借助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影响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知识转移模型中的因素进行验证[18]等。其次还将信息共享空间与信息素养[19-20]的研究结合起来,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目的是为用户所用,用户在体验该服务的同时也在潜在地培养信息素养,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既有实际价值也拓展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探讨内容。最后结合新的环境背景或是新的热点问题对信息共享空间进行纵深研究等。

5 研究趋势

5.1 注重对各类型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图书馆领域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大部分是围绕着高校图书馆这个单一的主体,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去关注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比如公共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医学图书馆等的研究,可以对各类型图书馆的实例构建进行研究,也可以对多个主体的构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为构建国内本土化的信息共享空间提供指导建议。

5.2 偏向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图书馆建立了信息共享空间[21],为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质量研究提供了载体支持,但是在信息共享空间的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显得不够深入,这方面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指标也不成熟。然而对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的评价与跟踪却是必要的,借助于评估指标能够对其服务质量进行测量,借助测量结果可以为信息共享空间改善服务设施、改进工作方法、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5.3 探索网真信息共享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也会实时开展服务创新,其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也会紧跟技术的步伐。比如吴涛[22]在分析MOOC知识流动及图书馆信息共享建设的基础上,利用网真技术重构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这一概念刚刚提出不久,相关的研究少之又少,对其进行研究的空间还很大,并且有助于推动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创新发展。

6 结 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基本反映出我国近年来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变化。从这些论述中可以对我国目前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在图书情报领域较为重视,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占据了大部分,同时该领域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也较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学者们也结合时下热点问题对信息共享空间进行研究,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近三年来我国关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逐渐增多,对于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空间构建的研究相对成熟;二是目前对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缺乏其他领域的关注;三是相关的实证研究不足,对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用户这一微观层次的实证研究缺乏。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一方面需要高校科研人员及各级基金继续加强对信息共享空间领域研究的支持度,吸引更多的领域对该主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学者们之间通过学术会议、网络学术空间等方式增进交流,为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此来保证对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1]Donald Beagle.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9(2):82-89.

[2]陈维.2005-2012年我国信息共享空间IC研究述评[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2(5):72-77.

[3]李贺,毛刚,李琳.我国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3(10):5-15.

[4]吴雪莹.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38-41.

[5]翟伟.基于Web3.0理念的Information Commons服务研究[J].情报科学,2013(2):102-104,109.

[6]邝国庭,陈小忠,陈励和.基于学科化服务的医院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0):62-64.

[7]曹珂.面向协作学习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6(38):48-51.

[8]田梅.基于Web3.0的信息共享空间构建[J].现代情报,2016(4):142-144.

[9]李佳一,许琦.国外信息共享空间实例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5):73-76.

[10]陈丽君.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网站调查分析[J].图书馆,2013(1):81-83.

[11]李秀丽.我国八所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22):64-68.

[12]刘晓霞,等.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信息共享空间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0(6):58-61.

[13]彭宁波.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述评[J].情报探索,2016(9):71-75.

[14]李明理.国内信息共享空间实例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2(4):15-17.

[15]陈明.近十年国内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论文计量分析[J].创新科技,2015(3):87-90.

[16]张爱菊.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情报探索,2015(1):33-37.

[17]胡昌平,胡媛.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用户交互学习行为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16-29.

[18]曾翠.高校信息共享空间知识转移机制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4):66-73.

[19]盛兴军.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J].图书情报工作,2010(3):28-31.

[20]成俊颖,朱莉.信息共享空间与信息素养[J].图书馆论坛,2012(4):123-126.

[21]张国杰,陈喜红.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功能拓展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5):105-108.

[22]吴涛.MOOC环境下的图书馆网真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6):69-75.

猜你喜欢

论文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