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8-06-07彭发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互联网+

彭发军

摘 要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让信息流通的速度更快,促进了教育信息的更新和流通,同时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互联网上存在的各种虚假信息,以及不良价值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探析

1.1教学难度大

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政教育课程主要以理论课为主,诸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等,校方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课程内容,使学生跟随国家发展的主流形式,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高校教学工作逐渐向信息化发展,思政教育工作却始终无法做出实质性改变。教师不过就是利用多媒体放映相应的教学资料,实践活动缺失、课程设置不合理、大而空洞的理论等,都使得学生对思政教育缺乏兴趣。

1.2高校缺乏实践平台

笔者经过调查了解到,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立独立的思政教育平台,也没有增设有效的通道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育。许多高校在校园管理网站中虽设置了思政教育模块,但内容保守陈旧,功能单一,缺乏创新和趣味性,因此点击量甚少。部分高校干脆将重要的新闻内容直接搬到网站中,用来吸引学生的关注,这种懒散的态度也使得学生更加轻视思政教育。

1.3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高校对于思政教育的定位始终不清楚,教育工作面临监管不到位、技术水平有限、虚假信息等大量问题,拜金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也不断的充斥于网络世界。与枯燥的教育内容相比,大学生更乐于接触新鲜的事物,并迷恋刺激与冒险的感觉,沉醉于网络中。高校思政教育若不更好的监管网络,筛选有效信息并创新网络内容,将无法改变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这对于我国未来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路径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必须具备信息素养,能够有效的筛选网络中的信息,利用信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也应当从这一点出发,将信息素质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帮助学生构建虚拟世界中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高校应当充分的借鉴“慕课”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构建在线开放式课程,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制作微课视频,针对某一观点进行分析与论证,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学习的需要。交互式网络学习模式也是一种“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使教育者看到了思政教育的无限可能性。在交互式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听、说、与想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灵活,利用互联网构建个性化的教学场景,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以上几种创新的教育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传统“填鸭式”教育的。

2.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的优势,摆脱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单一的局面,使其向多元化转变;摆脱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使其向网络化模式转变,从而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体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向全面化、多样化发展。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并结合时代主题,拓展相关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做到与时俱进,将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入课堂,也可凭借网络新媒体开展多种活动,比如社区调研、主题团日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对如今时政热点的辨别能力及敏感度,即通过寓教于学的方式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2.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追求时尚、新颖的生活方式,为了满足其心理需求,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与所讲知识内容相关的各种APP以及互联网设备,采用例如慕课、微课以及网络课程等形式让学生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进行在线学习。同时当今时代的“微媒体”具有其他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以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为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借助“微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普及和宣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微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开展信息的及时共享等活动,完成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的多种功能。“微媒体”在课外同样可以成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答疑解惑以及交流互动的平台。这种双向交流的互动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到课堂之外的另一种有效方式是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具体来说,可以以BBS和贴吧等媒介构建信息交流平台,让对该话题感兴趣的成员加入,及时跟帖及时发表相关评论,从而起到对学生言论进行有效指引的积极作用。因此,只有将课上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各种优势,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2.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需要“多面手”,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具备思想政治理论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能够很好驾驭新媒介技术的能力,以便更好的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从学校层面出发,可以进行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的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新媒体的熟练操作,提高其自身技术水平。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渐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信息检索、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能,加强自身对于网络新媒介的驾驭能力。同时为了达到引导大学生的目的,还应建立完备的舆论监督机制以及高效率的工作机制,做到遇见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发挥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也可以适当采取负强化机制,对于那些对信息自私保守、蓄意阻碍交流通畅的行为给予严惩。

2.4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当前大量的社会问题都由学校来负责,而这些问题本来应由公众或家庭负责。社会、家庭虽不是专门的教育场所,在教育方面其作用也不容忽视。具体来说,在大学生教育中家庭承担着道德的启蒙、习惯的养成等强化教育的责任,社会则影响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在互联网发展逐渐成熟的今天,建立一个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合作的教育环境是非常容易的,通过建立一个群或者开通一个微博,就可以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带来了契机,但目前很多高校依然没有很好的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其原因就包括硬件投入不足,既涉及到人力也涉及到物力。所以高校要抢抓机遇,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充足的网络设备以满足工作需要,提供网络服务平台,加强学生机房的建设,满足大学生上网的需求。

3结语

时代在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正悄无声息的改变着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积极应对。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慕课”微视频德育课程教学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本土文化,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宏森.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困境和作为[J].中国青年研究,2015.

[2] 吴林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有效及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

[3] 吴林龙,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N].光明日报,2014.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互联网+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