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记无声胜有声

2018-06-07马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运用幼儿园

马琳

摘 要 蒙台梭利认为守规则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以标记为媒介,可以让幼儿摆脱强制的宣传和说教,在无声胜有声的环境中愉快的接受和理解规则,促进幼儿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标记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建构了幼儿之间、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 促进幼兒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 标记 幼儿园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1标记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3-7岁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也就是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对符号标记尤为敏感。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提示,幼儿未必能够全部记下。所以生动的标记作为一种无声的启示,比语言更形象,它如同老师一样默默的指引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序操作。

1.1帮助幼儿明确活动区进区规则

在区角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通常会讲一些游戏规则,但是由于每个班级的区角不止一个,且规则各不相同,如果老师一一讲解会占用幼儿大量时间,形成不必要的等待。而“区角规则标志”通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幼儿理解,帮助幼儿自觉遵守规则,减少不必要的语言指导。

由于区域活动受空间和材料的限制,每个区角都有人数限制。教师可将控制幼儿进区人数的规则以多种形式标记呈现。如角色卡、相对数量的小脚印或数字牌、工作证、医生服或护士服等。激发幼儿进区活动的兴趣,无形中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约束,提高规则意识。

1.2帮助幼儿理解活动区操作规则

在小班生活区,老师将扣扣子、叠衣服的方法用步骤图的形式标记出来,幼儿按照图示学习扣扣子、叠衣服,发展幼儿思维的同时,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在表演区,以两个小人手拉手的标记告诉幼儿合作游戏,用两个小喇叭笑脸,三个小喇叭哭脸的图标提示幼儿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

1.3帮助幼儿学习归物规则

在班级区角活动建立以后,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养护,有序取放材料的“归物规则”便是区角养护的最好使者。材料的分类取放是有序整理材料的基础,标记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将摆放物品的位置或筐上贴上固定的小标记。如小班的操作材料可以用实物图片进行标记,方便幼儿认出材料的摆放位置。中大班则可以使用一些抽象的符号或对应的颜色作为标记,引导幼儿将操作材料有序的整理和摆放。这个过程大大减少了教师整理材料的工作量,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

1.4标记的环境暗示作用,让规则自然入心

蒙台梭利强调“环境是第三任老师”,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中的隐性标记来暗示规则。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幼儿调节身体平衡,消除紧张情绪,有助于幼儿自觉安静的阅读;在益智区的围棋游戏中,教师可采用黑白两色盒子来提示幼儿将不同颜色的棋子放回相应颜色的盒子中;在建构区一侧的地面贴上“斑马线”,提示幼儿不在斑马线上搭建,取放材料时走在线上不破坏别人的建构作品等。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尝试发挥标记的暗示作用,可以提高幼儿适应环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标记的运用,实现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标记的运用并不是教师的强制安排和幼儿的被动接受。教师可根据幼儿活动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师幼间的互助讨论,让幼儿自己设计标记,改良标记,实现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从而内化规则意识。在一次建构区活动即将结束时,区域中的孩子们开始自觉的整理材料,丁丁和小宇忽然间争吵起来,原来丁丁搭建的城堡还没有完工,区域游戏的时间到了,小宇要收拾丁丁建构使用的材料,丁丁不允许,两人起了争执。于是我召集全体幼儿讨论解决办法,有的幼儿说“必须把玩具收回”,“那丁丁好不容易搭建的城堡即将完成,如果毁掉他会很伤心的”;有的幼儿说“暂时不归还材料,等到下次活动时让丁丁继续完成建构作品” “那建构区的材料没有归位,怎么办?我们可以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比如设计一个新标记……”经过讨论,老师和幼儿形成了积极的互动,一个新的“未完工”标记应运而生,这个标记告诉其他幼儿未完成的作品是不能乱动的,同时提醒未完工的幼儿尽快完成。在幼儿和老师的讨论中,使教师了解和聆听幼儿的想法,与幼儿建构了积极、有效的互动。接下来,教师又让幼儿分组讨论“未完工”标记的样式,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和幼儿之间也形成了积极有效的互动。

3合理巧用标记,使之成为好帮手

标记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们却发现有些班级的幼儿规则意识强烈,而有些班级的幼儿规则意识不明显。原来有些老师在运用标记没有结合实际,某班的教师对标记的运用情有独钟,于是在区角都设计了许多标记,不仅有进区规则、还有游戏规则、人际交往规则等都以标记卡的形式贴在墙上。幼儿面对如此多的规则卡不知所措,部分幼儿因某区域的规则过多而不敢进区游戏,也有幼儿因不理解而频繁违规。这样过多的限制与幼儿自由的天性相冲突,束缚了幼儿的思维,阻碍了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只有巧用标记,合理使用标记才能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理解规则,并自觉遵守规则。孩子们区域活动兴趣提高了,规则意识也明显提高。所以,标记的使用当明则明,当暗则暗,滥用标记有可能削弱其教育效果。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成长,标记的使用也不会一成不变,当有些标记早已帮助幼儿形成自觉行为时,教师应及时调整原有的标记,跟进新的标记。

总之,标记在区角活动中作为一种无声的启示,比语言更形象,是幼儿容易理解和捕捉到的信息,它如同老师一样指引着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有序操作,无声胜有声。教师只有合理的运用标记,巧用标记,才能使标记真正实现内化规则,建构师幼互动的作用,促进幼儿区角活动积极有效的开展。

猜你喜欢

运用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