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荣辱观视域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2018-06-07郭玲
郭玲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依据,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从学校、家庭、社会多角度分析现状背后的原因,探究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更具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结合校园文化育人,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 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用最为浅显易懂的表述方式,为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确立其价值准绳、引导其行为模式,提供了统一而明确的准则和范式。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道德准绳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个人的未开成就和国家的人才储备质量。通过调查他们对荣辱行为认知的现状,分析其观念形成原因,探究加强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对于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 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选取某高校90后学生200人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对荣辱观的了解和自身荣辱观的现状。
1.1 理论认知稍显不足
在调查中,当被问及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时,96%的学生表示听说过,61%的學生知道一部分内容,12%的学生几乎知道全部内容,这其中以学生党员居多。可见对于荣辱观理论的认知,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等学生骨干接受这方面的学习教育相对较多,当代大学生对此普遍还只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
1.2 诚信意识有所下降
在调查中,当被问及针对考试作弊等诚信问题时,57%的同学表示从未做过弊,也不想作弊,28%的学生有过作弊的想法,而15%的学生表示曾经作弊。在召开的诚信主题班会中,部分学生对作弊等诚信问题不以为然,或者认为管好自己就行,或者认为只要不被发现就不是问题,并未觉得欺骗是一种可耻行为,诚信意识堪忧。
1.3 对公共事件表现漠然
在调查中,当发现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违纪行为时,9%的同学表示会主动制止,38%的同学会报警其他方式寻求帮助,53%的同学会选择视而不见尽快离开。2011年11月发生的大学生杨艳艳在沈阳乘坐141路公交车时,目睹一男子扎伤女公交司机,在车上乘客都离开时,她一个人打车将女司机护送到医院,受到了全国的关注和褒奖。针对这一事件,同学们展开讨论,表示崇敬和赞许,但多数人表示自己可能做不到。可见,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公共事件表现比较冷漠。
1.4 组织纪律性较差
遵纪守法是对公民最应有的基本要求,作为大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应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调查中,只有56%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早操、晚自习中从未有过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现象,31%的学生有过缺席或迟到早退现象,13%的学生有过缺席或迟到早退现象,并认为只要期末考试通过这些无所谓。这种对违纪现象的不以为然,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纪律意识淡漠,也是荣辱意识的缺失。
2 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成因分析
2.1 荣辱观等道德教育传统化、单一化,未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
当代大学生随着时代变化、生长环境变化,价值取向越发多元化,更注重关注自我利益和得失,愿意接受对个人发展有利的观点和事物,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现今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还都是重专业知识学习,轻道德修养学习,在德育教育上重灌输、轻引导。道德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基础教育中对道德理念和行为的简单灌输,高等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目标不明晰,导致教育内容停留在纸面,教育效果停留在表面。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简单的说教式教育模式无法激发其思想认同和主观能动性,教育效果事倍功半。导致无法适应个体化差异较大的广大学生,以致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和接受度都较低。
2.2 家庭教育的缺失与错位
目前的在校生中绝大多数为家庭的独子独女,父母几乎举全家之力为其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在孩子考入大学之前,学业成绩成了判断其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家长很少将精力放在对孩子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考入大学之后,更是认为孩子已经成人,无需再进行教育引导,甚至只要孩子在校有所成绩,家长会满足孩子所有诉求,哪怕是不合理的或是超出能力范围的。家长将德育教育的责任完全依托给学校,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缺失,让学生失去了最好的道德文明养成的环境基础。学生在步入大学前长期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环境下,导致在大学期间习惯自我中心,不顾他人感受,人际交往困难,适应环境能力差;时事不关注,政策不关心,社会责任感缺失;行为随意,善恶不明,组织纪律性差,荣辱意识淡漠,逐步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3 社会中不良风气对学生荣辱意识的削弱
社会风气体现着一个国家国民的文明素质程度,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营造出促进人们思想道德提升的外部环境,而坏的社会风气则会导致人们道德水平不断下降。青年大学生的特点表现出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和带动的倾向。社会舆论导向、媒体报道角度所引领的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如网络等媒体经常报道危难之时伸出援手却被诬陷讹诈的例子,就会引发大学生思考“扶不扶”问题,产生负面影响。社会中的一些贪腐现象,也会间接影响大学生处世之道,将一些不良风气和做法用在考试、评优评先等方面。外部不良风气长期熏染下的大学生,渐渐失去对荣辱的感知力,即使对不良现象不予认同,不会随波逐流,但也逐步失去了与不良现象作斗争的勇气和坚定信念。这在客观上是对不良现象的纵容,主观上则是对不良现象和错误思想的容忍和接受,这就是荣辱意识削弱的现实表现。
3 培养大学生荣辱意识,加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1 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堂为阵地,发挥荣辱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课程设计和建设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础荣辱观教育加以渗透和凸显。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将知荣辨耻、扬荣抑耻、近荣远耻的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3]科学设计教育教学内容,注重课程的思想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古喻今启发学生,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通过丰富手段吸引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提升教育效果。進而将所学转化为思想观念,将理念应用于实践,转化为实际行动。
3.2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机制
一个人的荣辱观念是耳濡目染逐步形成并通过实践行为不断固化的,因此,最初一定是受家庭影响产生的。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需要与家庭联动进行教育,使家庭先期对孩子进行积极、健康、向上的引导与培养。双方思想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家庭教育偏重于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三观教育,把荣辱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校风班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媒体网络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等中,将荣辱观全面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的职责则是为青年学生提供积极正向的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学校将教育引入社会大舞台,在社会实践中加深荣辱认知,明辨荣辱行为。只有三者形成教育合力,建立全员育人机制,才能实现教育的长远效果。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育人实践载体
如果说社会文化是影响国民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重要因素,那么高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则是影响青年学生道德品质、行为模式养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即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发挥校园文化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深入思考研究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性,将其融入校园科技、文体、实践等活动中。从凝练活动主题,到设计实施环节,再到总结宣传活动成果,将弘扬主旋律、倡导核心价值、引领青年思想,贯穿于活动始终。高校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合成的校园文化,赋予广大学子以时代精神。在校园硬件建设中,应注重打造建筑的寓意,形成文化精髓。在制度建设中,应注重核心价值的引领。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引导广大学生崇尚优良校风、学风、班风,打造知荣明耻、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软环境。
参考文献
[1] 宁先圣,石新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党史文苑,2008(11下):41-42.
[2] 周济.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N].光明日报,2006-03-18(2).
[3] 谭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