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意义

2018-06-07隋艳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战略意义精准扶贫习近平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问题”为核心内容的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升我国乃至世界贫困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将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作为我国当前和今后开展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对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建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习近平;精准扶贫;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隋艳艳(1992-),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5-0018-02

贫困人口脱贫一直以来都是习近平最关心的工作之一,五年来,在其领导下,提出了治理贫困的精准扶贫方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可以说,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开展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对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建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重要的现实基础提出来的,其现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國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①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更要把精准扶贫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因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截至2016年底,我国仍有4300多万的贫困人口,且大部分集中在条件比较差、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想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难度相当之大。因此,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此为指导。

第二,提升政府贫困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与贫困作斗争,将消除贫困作为人类的共同使命,从而推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②在脱贫攻坚冲刺期,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对政府贫困治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深度贫困堡垒的攻克,更需要先进思想的指导。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代富有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将精准扶贫作为一项国家扶贫制度,能够使政府的贫困治理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增强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与认同。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总结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从整体上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其精准扶贫思想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六个精准”思想——突出目标性与靶向性。“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通过精准识别扶持对象,着力解决“扶持谁”的问题,是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针对不同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等以精准施策。可以说,“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核心思想,精准识别和确定需要帮扶的目标群体,靶向性强,它集中体现了精准化的理念,有利于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从而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第二,多层次扶贫治理格局思想——突出统一性与整体性。多层次扶贫治理格局即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这一思想从整体上来看,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相互配合,形成多层次的扶贫治理格局,各级党政干部深入贫困地区搞好调研,着力解决贫困群体所面临的难题。

第三,“五个一批”思想——突出具体性与灵活性。“五个一批”即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一思想意在解决“怎么扶”的问题。要想真正的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须针对不同的贫困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具有特色产业的贫困地区进行生产、就业扶持;对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进行异地搬迁;对生态环境需要进行保护的贫困地区进行生态补偿,让贫困群体成为所在地生态环境保护人;对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子女进行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相传;对劳动能力完全或部分丧失的贫困人口纳入最低保障范围,保证贫困群众一个不掉队。

第四,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思想——突出长远性与可持续性。要确保贫困人口合理有效退出,则需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这一思想意在切实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贫困退出同样要求“精准”,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保证脱贫的质量。习近平强调贫困退出要“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④

三、新时代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在扶贫开发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科学经验总结而逐步形成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乃至世界贫困治理理论,为我国脱贫攻坚及今后的贫困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尤其是有利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强化了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基本方略,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尤其是民生领域的短板,不断满足贫困人口从温饱到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的需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⑤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基本的就是要兌现对人民群众许下的承诺。因而,习近平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扶贫工作必须务实,扶贫过程必须扎实,扶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⑥广大党员在精准扶贫的过程必须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扎实的推进各项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虚假脱贫。因而,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贫困治理的指导思想,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精准扶贫中引入“治理”理念,通过贫困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治理手段多样化以及治理目标多维化,从而逐步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贫困治理重在治本,因此,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中始终强调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要求,注重引导贫困群众不断参与到贫困村的治理当中来,发挥其主体作用,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同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都可为贫困治理贡献一份力量。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中包含了内源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各方面的内容,意在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这不仅要求在治理的过程中,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实现教育、社会保障等其他方面的目标,以此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这对于全民共享共建治理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丰富和完善,能够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扶贫开发的基本遵循,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2013—2017年,6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4%以下,彰显出精准扶贫方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到“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⑦减贫进程,离不开科学思想和方法指导,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则可为国际社会提供有力经验,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让中国的精准扶贫经验“走出去”,能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中国精准扶贫的基本经验是重视因地制宜,强调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这也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他国家在贫困治理的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中国扶贫经验,而是在借鉴中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本土化的扶贫开发模式。

[注释]

①②③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④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N].人民日报,2015-11-29.

⑥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6-23.

⑦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6.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6-23.

[3]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16.

[4]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大字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08.

[5]陈健,龚晓莺.“精准供给”视阈下精准扶贫的内涵、困境与突破[J].科学社会主义,2017(04):81-85.

[6]虞崇胜,余扬.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J].行政论坛,2016,23(01):22-25.

[7]黄承伟.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总结[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5):5-16.

[8]黄承伟,王猛.“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思想视阈下多维贫困治理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05):1-5+47+89.

[9]黄承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方案[N].人民政协报,2017-08-29(006).

猜你喜欢

战略意义精准扶贫习近平
边缘海及其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电视剧宣传方式新探索——论“首播庆典”宣传模式的战略意义
新能源的环境意义和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