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拯救你,受创伤的灵魂
2018-06-07苏有鹏林子雅陈晓妍赖继红王飞
苏有鹏 林子雅 陈晓妍 赖继红 王飞
“丑小鸭孤零零地一个人,她的妈妈出去玩儿了,丑小鸭在河里游呀游呀找妈妈。‘妈妈,你在哪儿?没有人回答她,河里都是大大的石头,丑小鸭没有越过大大的石头,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藏族女孩央金终于愿意和王梅说话,但王梅给她讲的《丑小鸭找妈妈》,却被央金讲出了另一个结局,王梅知道大大的石頭有着怎样的隐喻。
5·12震后两天,邻居才在一块巨石下,发现4岁的央金,她坐在母亲的尸体上,一动不动,嘴里悄声念叨:我妈死了我妈死了。
混乱、无力,透不过气,第一批进入灾区进行心理救援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医生王梅,触摸到了灾后心理救援的复杂和迫切。
需要本土化处理的治疗方法
在地震后第六天,时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张侃进入灾区,路上遇到“自称为心理咨询师的志愿者就有几百人”。
“一般来讲,灾后一个月,如果还是出现严重的回避和麻木类症状、高警觉性类似的症状,有可能就是PTSD,但是更有把握的诊断需要在灾后三个月才能确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刘正奎教授解释,在灾后第一个月,很多人都会出现严重的闪回、回避、高警觉和躯体不适等症状,这种早期的症状会被判断为急性应激障碍(ASD),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干预,出现ASD症状的人群有很大可能性会转化为PTSD。
筛选风险人群被心理救援者视为重要的一步,创伤暴露程度高的人、失能老人、父母不在身边的小孩、有创伤经历的女性等都可能是PTSD的高风险人群。
大面积的受灾人口,使得专业心理干预的需求很大,但初期的心理救援无序而缺乏方法。有个小朋友找到刘正奎,跟他抱怨说,“叔叔,他们为什么老是要问我这个事,我是不愿意回答的,我真得不想再讲了。”在那之前,小朋友已经被反复问了十几遍创伤事件,每谈一次哭一次。
刘正奎意识到,震后民间心理救援队伍的大量涌入对灾区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即便是有一点心理学基础的人,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实践训练,到了灾区他也会乱的。”
当时,在地震救援方面经验较多的日本心理学界给张侃写信,建议重视灾后的创伤心理援助,并提醒,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的治疗方法在亚洲国家可能并不适用,甚至起反作用。
“1995年神户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曾对受灾人群采用过暴露治疗法,这是西方国家主推的干预方法之一,但是日本用了最后反而使得情绪失控,并加重了病情,并且台湾的经验也表明这个方法不行。所以,我们在汶川做心理救援的时候,就不推荐使用暴露疗法。”刘正奎说。
台湾的高级心理咨询师苏和,5·12发生时她正住在成都,震后一个多月,她和团队受邀进入了重灾区。
过去在安置点的经验,当孩子们在课上被安排用蜡笔随心画画时,苏和发现“孩子们这时候的画是非常害怕的,画的都是昆虫或是有攻击性的动物,一开始我们看不出来,要跟孩子交流才知道,甚至有孩子画一层一层的洞穴,最里面坐着一个人,就好像是他自己躲在洞穴里。”
孩子们一开始依旧封闭自己,不管唱歌还是画画,似乎苏老师和志愿者们做的努力没有什么效果,这让他们几乎要放弃了。
直到有一天课上,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唱歌,唱着唱着,一个孩子开始嚎啕大哭,所有的孩子们也开始大哭,志愿者们抱着孩子为他们祝福,在那之后,孩子们就慢慢开始恢复了之前孩子本该有的天真。
十年不是结束
到达灾区后,刘正奎很快明白过来,这次的灾后心理援助不能只像西方国家那样,找个地方、坐在小桌子前面等着被咨询就行了。
“在西方,他们叫‘see doctor,也就是‘看医生,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叫‘行医,也就是说我们文化中喜欢你走进他的家门。”于是,“专业人员+志愿者”模式的二人走访调查小组成立了。
5·12地震为我国建设灾后应急处理体系留下的遗产不容小觑。“从之前完全空白,照搬西方方法到开创出属于中国的本土化经验,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王梅说。
十年过去了,对于地震中的一部分幸存者而言,走出PTSD的阴影仍在路上。根据现有数据,刘正奎团队对受灾严重的北川地区地震所致的失独妈妈做了10年后的PTSD预测,得到的比例仍旧高达40%。
除了受灾群众的心理救援,较少为人关注的是,前去救援的医务人员、士兵、志愿者等,也曾在一段时间或很长的时间内经受着心理折磨。
地震发生时,19岁的唐毅正在重庆某部队的宿舍午休。突然,宿舍在剧烈地摇晃着,唐毅赶紧从床上蹦了起来。余震不断,整个部队都被集合了起来,参谋们跑来跑去,部队食堂也没有做饭,凭着直觉,唐毅能感觉到命令随时会来。
在操场上静坐等待了一夜,凌晨,集合哨响起,团长带来“开赴地震灾区”的命令,唐毅在连长严厉的眼神下,乖乖地交了一份遗书。他不能确定,19岁的生命会不会在这场灾难中结束。
东风1118G军用卡车沿着成渝高速公路奔驰,透过帆布罩缝隙射进来的光,唐毅看到,车上所有人都神情焦虑。天亮后,部队达到都江堰市龙池镇,那里距离震中仅有8公里。山川移位,唐毅随部队先遣队徒步前进,“最有经验的侦察兵都很难行进”,唐毅在大雨和狂风夹杂的大山黑夜中冷得瑟瑟发抖。到达震中已是13日晚上。
虽然路上已有心理准备,但真正到达震中区域时,眼前的画面还是唐毅始料不及的。
“那像是人间地狱!”呈现在这位年轻士兵眼前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对于现场的惨烈画面,唐毅都不忍回忆。
很多时候,这位当年还不够20岁的新兵不敢上前,也不敢直视遇难者的遗体。但救援还得继续。
幸运的是,回到部队以后,唐毅的生活并未受到影响。但在救援过程中常遭遇不良刺激的士兵们确实是PTSD的风险人群。“他们受到的不良刺激很多,比如挖掘、搬运和掩埋各种死亡类型人的尸体,救助各种受伤的人员,自身经历地震余震带来的危险等。”心理学研究教授何昱解释。
何昱在地震后2年对当时第一批进入重灾区映秀镇的某支部队做了调查,发现PTSD呈阳性的比例达到了16.7%,而作为对照组的未参与救援的士兵中,只有1%。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群是医生,包括心理医生。
“医务人员的心理韧性不一定比其他人高,并且,他们每天都在面对惨死情境和伤亡环境,出现替代创伤,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反而是个高风险人群。”刘正奎解释。
“她当时跟我们说,‘我快不行了,我要疯了。”向刘正奎诉说的是一位女护士。救援时,一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小女孩刚好看到这位护士,便开始向她求救,“姐姐,姐姐,救救我。”当时,这位护士一直忙着给其他伤员做救援,令她想不到的是,不久,小孩的声音开始变弱,最后竟不幸死去了。
在那以后,小孩的求救声开始不停地在护士的耳边出现。刘正奎对她进行紧急的心理干预。
台湾心理咨询师苏和在2012年9月回去时还没有症状,等到2013年要复工时,她发现自己没办法上班了。
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地方,所有赈灾的压力全部浮现出来。“只要睡觉的时候就会一直做噩梦,梦到自己还在灾区,还会忍不住想自我伤害,就像重度抑郁……”经过长达五年的治疗,住帐篷留下的风湿和心理都慢慢康复。
心理学研究者刘伟志曾对经历汶川地震中处于重灾区的近2000人做过调查研究,发现地震后1-3年,PTSD的发生率为24.2%。
刘伟志介绍,在汶川地震之前,关于PTSD,国家层面支持的研究课题很少,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专门治疗PTSD的药物,即便被诊断,还是症状用药,“PTSD,从研究到临床还有很长的过程。”
(应受访者要求,唐毅、何昱为化名。文中出现的数据均为学界调查研究数据,并非PTSD的临床诊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