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虚词涵咏法,助力文言教学
2018-06-07汪作霞
摘要:虚词涵咏就是反复吟咏文中的虚词,以期获得更深层次的体味和认识。文言文教学中采用虚词涵咏法通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情感对品味人物情态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虚词涵咏法不仅不应被忽视,还应当作为实词教学的有效补充,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虚词涵咏;揣摩;分析;能力
文言文教学中惯常从实词着手来分析人物形象,品味人物情态,进而了解故事情节,这是由实词的特点决定的。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往往表现着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具體可感的内容,所以实词分析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基于这种认识,很长时间以来,虚词教学一直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那么,虚词教学到底如何进行呢?笔者在实际文言文教学中发现采用虚词涵咏法品味人物情态,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涵咏即反复吟咏,细细体味,虚词涵咏就是反复吟咏文中的虚词,以期获得更深层次的体味和认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虚词涵咏的使用方法。
一、涵咏虚词,揣摩人物心理
古人言辞讲究含蓄,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场合,为了维持自己的风度和仪态,不能过于直白地表明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时虚词就为他们弥补了这一不足。因而,虚词涵咏也就成了我们揣摩作品中人物心理的切入口。
人教版必修一有一篇经典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其中主人公烛之武跟郑伯之间的对话颇耐人寻味。面对郑伯的请求,烛之武推辞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番言辞中“也”“矣”等虚词反复出现,仔细体味就会发现,烛之武表面看似拒绝,但内心不乏商量的余地,只不过借机将自己多年备受冷遇的满腹牢骚倾吐了出来,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而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中,孔子先是鼓励弟子们踊跃发言,“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乎”“亦……也”,表现了一个循循善诱的师者形象,在诸位弟子述志之后,这位老师却感喟道“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连用“也已矣”三个语气词,将自己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流露出来,自己何尝没有弟子们那样的志向,但14年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却落得个“累累若丧家之犬”,最终也只能退而讲志了。
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高考时虚词涵咏也是有效手段。湖北省高考真题《家有名士》中有一道分析概括题,其中不正确的是B选项: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而在原文中并没有“轻视”之类的字眼,此时我们不妨运用虚词涵咏法品味王济的语言“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就会发现“何为”“颇……不”这些虚词恰恰流露出王济对叔父的轻视心理,难题随之迎刃而解。
二、涵咏虚词,分析人物情感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就是说言语、文章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若要解读情感就必须从他们的文字入手,以语气词为代表的虚词往往成为作者情感宣泄的有力工具,所以涵咏虚词也是我们分析人物情感的突破口。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有一段深情而悲怆的内心独白:“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这段文字恰恰就是凭借“其”“邪”“也”“乎”“矣”等虚词的运用将作者心中那种由极度悲痛而引发的怀疑、愧疚、自伤身世等多重情感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由此打动了一代代读者。
《项羽之死》中,项羽曾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之中“兮”“奈何”等虚词将项羽在穷途末路时的悲壮尽情抒发出来,项羽这样一位盖世英雄,无奈天命不济啊!
庄子的《逍遥游》可谓古代寓言中的惊世之作,其中描写蜩与学鸠讥笑鲲鹏的语言非常生动,很值得玩味,“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虚词“而已矣”“奚以……而为”的使用将蜩与学鸠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之态表露无遗,同时也将庄子对世俗之人的无奈之情表现了出来,可谓“一词数得”。
虚词涵咏的具体方法也多种多样,视具体篇目而定。一般可以采用填空(补充)法,即将原文中的虚词抽去,让学生补充,通过对比强化认识;也可采用虚词缀文法,即使用一个或多个虚词连缀文章或改写文章,当然基本的实词是必需的。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熟悉常见虚词的一词多义,也可加深对原文内容的记忆,甚至提高创作文言文的能力。
当然,虚词涵咏法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的篇目和方法还有很多,笔者仅列举其中几例。不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虚词涵咏法不仅不应被忽视,反而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作者简介:汪作霞(1978—),女,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