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与反思

2018-06-07杜凡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杜凡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带动了教育领域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基于此,应用案例研究法,将上海工艺美院与WPP集团合作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与问题,并以此对高职院校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意在帮助高职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输送更多的设计类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校企合作

随着社会经济与产业的调整,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不断变化,从传统的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实践教学、教师配置以及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该专业的职业发展空间随之增大,但是该专业的就业稳定性较差,高职院校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该专业的就业满意度。

一、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

创新实践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笔者将以上海工艺美院与WPP集团合作的WPP学院为基础,进行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分析。WPP学院开设最初,仅有广告设计与制作以及传播策划这两个专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在开展教学之前,WPP学院就对世界优秀的创意学院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解广告艺术设计市场的变化和对人才的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为培养技能与人格兼备的人才;将办学理念制定为“教育等同于执业”。这一办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学习环境相当于工作环境;学习内容相当于工作内容;学习方式相当于工作模式;学习强度相当于工作强度。另外,WPP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课程体系构建,WPP学院所用的教材大都是WPP集团和上海工艺美院共同编制,包括如何做广告、策略与创意、设计解析以及平面广告创意等36本教材。在进行课程安排时,WPP学院采用了“1+1+X”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进阶课程这三方面。在第一学年,学生会接受通识教育,包括美学赏析和美学认识,如设计表达与设计构成等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并对设计工具有初步的了解,第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为学生的专题提案讲述;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会根据个人兴趣以及提案的表现,选择进入创意沟通、新媒体或者视觉设计工作室中的某一个进行学习,在这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会接收到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广告设计相关的专业技能;在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学生主要进行毕业答辩以及实习。

第三,教学模式分析,WPP学院将企业的真实项目添加到高职院校的模拟教学中,在第二学年开始之后,WPP会按照工作室的方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共同完成真实项目,通过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与此同时,WPP学院还将戏剧课程引入到通识教育,让学生通过戏剧的创作和表演,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

第四,教师团队建设,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造成直接的影响,WPP学院利用WPP集团在广告设计行业的资源,组建了一支精英教学团队,团队中的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丰富的广告行业工作经验。在每学期开始之前,每位教师都会将自己制定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展示给全体教师,等到全体教师进行充分论证之后,才能应用该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在WPP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中,近一半的毕业生获得了WPP集团的专业能力认证书,能够体现学生在广告设计方面的能力;超过半数的学生进入到4A公司就业,就业满意度高达97.5%,认为自己可以胜任岗位要求的毕业生高达83%。根据WPP学院对在校生与毕业生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72.5%的在校生认为WPP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满足自己未来工作的需求,学生表示自己能够在学校受到教师的专业帮助,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

然后,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虽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是项目培养目标和成才率的达成度比较低,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WPP学院的招生制度。上海工艺美院在大学招生中属于第四批次,只能等到前三批次的录取工作完成以后,高职院校才能够进行招生,使得高职院校所录取的学生具有较低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对学生入学的标准要求比较低,很少有考察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意思维的学科或者题目,高职院校广告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起点,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受到不利影响[2]。

二、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一)高职院校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智能化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业态的变革,使职业的变更和消亡更加迅速,在某些行業中,职业分工更为明确与细化,呈现出复合化的发展趋势。比如,中铁司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招聘新媒体编辑岗位时,给出了如下要求:第一,能够进行音视频材料的剪辑、合成、转码和字幕制作等;第二,能够拍摄企业的重大活动;第三,管理企业微信公众号,做好内容的制作与推广。观察上述要求可以发现,该岗位的职责不仅包括视频的摄影和摄像,视频素材的处理,还包括企业的宣传策划与文案的撰写,更要与微信公众号的用户进行互动,这就表明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专注于某一项技能,而是注重人才的整体素质。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知识理论、专业技能与技术思维兼备的人才。

(二)提升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竞争力

近些年来,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形式、内容以及程度也在不断进步。校企合作的形式从传统的实训合作、订单培养转变为人才培养基地,使校企合作更为密切,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明确自身办学主体地位,不能过于依赖企业开展办学。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首先,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时机,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虽然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致相同,但是在不同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企业处于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则会需要更多的人才,会与高职院校保持良好的合作管理;企业处于衰退阶段,则需要裁减冗余人员,只需要保留关键人才即可,这时校企合作则会起到负面作用。

然后,协调好校企合作中两者的关系,企业和高职院校在组织行为模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两者在领导决策、实践与组织沟通等方面有所不同。比如,企业经常是领导者进行个人决策,权利集中于企业的管理者手中,将企业的绩效作为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则是集体领导,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将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目标。组织行为模式的不同使校企合作中存在某些矛盾,高职院校作为办学主体,需要设立专门负责与企业沟通的部门,进行校企合作相关事宜的管理工作,协调好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关系。

最后,提升专业能力,高职院校需要从供给办学保障资源转变为提供技术研发,虽然企业会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招聘人才,但是企业获取人才的途径不是只有学校这一种,所以高职院校不能过于依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需要提升专业能力,形成特有的优势和特色,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到学校招聘人才[3]。

(三)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WPP合作办学项目是高职院校和顶级企业进行合作,将企业的人才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开展的教学项目。WPP合作项目体现了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仍旧有以下几点需要进行改革:

第一,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入学标准,根据科学的人才观与教育观来说,人才有不同的类型,精英人才也有不同的类型,职业教育也能够培养精英人才,但是这里的精英人才不是指人才的学历或者学位,而是指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高职院校在进行精英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实现设定了培养的目标,在培养时间固定的基础上(均为三年),新生的入学标准则成为人才培养需要考量的因素。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对新生进行入学测试,根据专业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项考查,选择能够出色完成该专业课程的学生。

第二,提高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来说,学生的人文素质被大大弱化甚至是忽视,这种弱化在艺术类专业对于文化分数要求较低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但是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职业教育来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個性化发展是重点,而这些重点内容需要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得以体现。比如中国美术学院就开设了人文历史、艺术对话以及语言文化等多种公共课程,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4]。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分析可得,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可知,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竞争力,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提升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本文的探究仍旧存在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庆祥,覃丽萍.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双师制”的研究[J].才智,2017,(27):121.

[2]单俊芳.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J].作文教学研究,2015,(04):183.

[3]郭文斌.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探究——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4,(33):179.

[4]单小眉,徐晓鲁.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众文艺,2013,(16):234.

作者单位: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