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2018-06-07阎旭颖
阎旭颖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现代城市的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也逐渐成为了限制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立足于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外部空间设计现状,首先介绍了外部环境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然后分析了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绿化设计策略,最后则是结合上述内容对于人的行为需求对于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判断与阐述,也希望能够为我国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作为迎合人类生存需求而建造的人为空间,住宅不但具有承载居民物质生活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影响居民精神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于住宅的定义主要包括室内空间以及外部环境控制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外部环境空间的品质也逐渐成为业主、设计人员乃至开发商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阐述人的行为需求对于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就必须先来认识一下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空间组织特征。
一、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空间组织
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是指有空间序列特征的整体空间体系,居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秩序性特征,其与建筑的空间序列具有相互制约与融合的特点。根据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来看,平面在构成过程中往往是由其三要素构成的,也就是点、线、面,而在外部环境的构成空间组织中,点就是环境设计中的基本构成要素。点作为基本构成要素,其与空间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区分关系,大多数时候只能够通过视觉来决定视觉效果的适用空间体系,所以同样的空间条件下视觉效果也被适用于构成元素的设计当中。在規划过程中,居住区的绿化特性、用地环境秩序以及构成要素都会成为影响居住区外部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这些因素才能够判断出绿化空间的关键点以及过渡空间和中心空间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在进行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空间组织的设计时,必须遵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景观视觉焦点
视觉焦点作为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在实施设计过程中具有对景处理与引导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吸引作用、影壁装饰作用以及框景作用。
(二)主体景观空间
作为环境空间的审美中心与功能中心,根本功能选择与用途区别需要进行重点的修饰与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因地制宜,也要表现出相应的个性,从而形成不同的小区具体主体景观。
(三)过渡景观带
过渡景观带是指在居住区内环境空间当中与视觉焦点相呼应并可以与主观景观空间之间形成过渡关系的景观带。这个景观带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各种因素,同时选择的乔木与灌木的颜色、类型以及体量上都要具有明确的设计方向与指示意义,既要突出自身的特点也要尽可能与主体景观相呼应。
(四)设计路径
除了上面提到的设计原理,路径也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区域内本身会具有“节点”,不同的节点之间具有“路径”连接,这样才能够出现“场所感”。在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中,大多数的绿地系统都是通过组团绿地与中心绿地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搭建的,尽管这种做法应用十分广泛,设计难度也不大,但是其却存在过分概念化的特点。在这种传统设计理念当中,会出现“邮票”式的方形景观,这些景观的系统性较差,综合利用价值不高,且不具有美学欣赏价值,其对于提升外部景观的可塑性具有不利的影响。相反,在统筹设计路径的基础上重视步行景观的路线设置,通过优化“路径”这一概念来强调人流的路线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同时再与景观相结合,这样一来既可以体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绿地设计原理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处理关系,同时也使得空间组织变得更加生动。
二、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绿化设计
在进行住宅的外部空间设计时,其往往需要考虑居住区的绿地设计的科学性。对于长期居住于城市当中的人而言,绿地不但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其同时也与居民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具有密切的联系。高质量的绿化设计不但可以让人感觉心情舒畅,同时还具有改善环境气候、调节湿度以及防止日晒和降低风速的效果,进而体现出减少灰尘、保护环境以及组织空间的作用。
(一)大片草皮与绿化效应
大多数小区在进行草场处理时其与绿化的整体面积十分接近,在完成基建工程后就会陆续铺上草皮,所以会出现“黄土不见天”的效果。在这样的种植模式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空间较为明朗的整体绿化。在居住区的绿地建设环节当中,从流程上来看其属于在基建工程完成后才组织施工,所以特定的绿化环节工作者所面对的往往是大面积的垃圾填充覆盖的地面,通过铺设大片绿色草皮来提升绿化的整体效果,并改善生态环境,不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现状,提升植被覆盖率,同时也是实施绿化设计的捷径之一。
(二)多草种混杂种植
当前我国被应用于绿化种植的草种达到了数十种之多,以禾本科草种马尼拉草为主,还伴有天堂、百慕达草以及多种其他不同的草种类型。在不同的地块上选择不同的草种类型,不但可以丰富草皮的质感以及色彩感受,同时对于点缀绿化地的花圃以及提升整体的层次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花期以及空间组合上对于不同的草种加以区别,就可以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不同的园林绿化空间。另外,通过多草种混种也可以有效解决一种草种植时出现水土不服而大面积死亡的问题。
(三)景观小品的恰当运用
在绿化设计过程中,选择一些草坪预制的砖石进行搭配可以有效提升绿化设计的档次感,通过提供人们停留与交流,并设置小品性质的休息场所,也可以有效增加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的美感。比如某小区在进行绿化设计过程中就利用了旧火车头作为景观小品,稍加雕琢后不但具有良好的历史韵味与寓意,更是将草皮上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形成了良好的呼应效果,这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案例。
三、人的行为需求对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
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
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归根究底是空间组织与人之间关系的设计,如何处理好人的行为需求与空间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才是每一个设计师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优化策略,笔者也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人的行为需求与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一)人类的从众心理需求
居民的户外活动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其户外活动只是一种简单的需求与形式,往往并没有明确的出发目标,他们从家中走出来,随意在小区内逛逛、看看,这个时候别人的各种活动都会有可能吸引他们的目光。根据从众心理的相关研究来看,大多数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众活动自发组织在一起,进而形成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各种形式的广场舞。对于绿地的设计与规划而言,在绿地的设计与规划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公众活动的地区变得更加开阔,就可以吸引路过的人以及附近居住的人驻足观看,给予他们充足的参与活动的决策时间,进而引发良好的社会性活动,这对于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空间区位不同感受与选择影响
空間区位的不同感受会影响到居住区域内居民对于活动空间的选择。比如居民在居住区域内会对于活动空间的区位感受给予不同的反馈,居住在绿地活动场所当中经常参与活动的居民,其大多数时间都会选择相对静止的活动,比如说聊天、闲坐,这些人大多数情况下回选择在相对隐蔽的边缘地带开展这些相对静止的活动。相反,在中心区域附近的居民则往往会选择运动性更强且具有表演性质的活动。
(三)步行习惯的影响
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被居民“抄近路”的习惯所困扰。从本质上来看,设计者在设计之初最应该考虑的是居民的出行方便而不是绿化设计的美观性,如果过分重视美观性而忽视了居民的步行习惯,其势必会导致一部分“不道德”的居民为了赶时间,抄近道而损坏了草坪。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常把居民“抄近道”作为设计者设计失败的一种重要表现。在天津大学某花园设计当中,为了维持花园的美观,其出入口设计过程中只留了两个口,而都在中间设置,但是居民们不喜欢绕远路去购物,所以选择跨过绿篱。之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绿篱进行了拆除,从而让花园景观对外敞开,既解决了步行的问题也提升了景观的开放度。
(四)居住环境的生活气息与硬件条件
随着现代化景观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环境设计与城市住宅的功能特性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一些小区出现了城市住宅与商业综合体交织在一起的情况,宅前道路变成了商业街,城市广场成为了人们休闲聚会的新的地点。这样的设计不但丰富了生活,同时也扩大了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不过也由此导致居住环境远离自然,人文环境遭到交通干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协调绿地设计与商业功能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居住环境的生活气息的同时确保硬件的合理性,为居住者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环境空间设计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不但涉及到工程设计以及社会学的相关内容,同时对于人类的生命活动以及心理学特征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本文立足于居住区的外部环境绿化设计需求,分别试着从人类的从众心理需求、空间区位的不同感受与选择、步行习惯以及居住环境的生活气息与硬件条件等多个角度对于人的行为对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也希望能够为顺利开展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相关工作创设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东玮.居住区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研究与实践[D].南昌大学,2017.
[2]刘佳.现代居住区设计中促进交往的景观空间营造探讨[D].四川农业大学,2015.
[3]李美玲.以人为本的居住建筑环境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
[4]聂丹.探讨居住区建筑环境中的“灰空间”[D].湖北工业大学,2010.
[5]王健.城市居住区环境整体设计研究——规划·景观·建筑[D].北京林业大学,2008.
[6]巩如英.城市居住区外部空间中各层次景观空间构建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作者单位: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商学院艺术系环境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