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藏汉双语传播研究

2018-06-07杨晓璐袁爱中

今传媒 2018年4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

杨晓璐 袁爱中

摘 要:微信新媒体平台对双语传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阳光西藏”作为西藏电视台全国唯一的藏汉双语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采用藏汉合璧的传播方式在新媒体平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首先论述微信对于双语传播的价值,其后对“阳光西藏”的传播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提出其不足与发展建议,以为微信平台的藏汉双语传播实践带来帮助。

关键词:阳光西藏;微信平台;双语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4-0017-02

自西藏传媒体制建立开始,藏汉双语传播一直都是西藏新闻传播最明显的特征,为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发展,对以往的传播格局和信息消费习惯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微信传播时效性、互动性、范围广等优势也为藏汉双语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以新媒体提升藏汉双语传播力已经是西藏媒体的必然选择。

一、双语微信公众平台“阳光西藏”的传播价值

1.藏汉合璧克服藏汉双版分开的不足

西藏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藏汉两版分开的系统。以《西藏日报》为例,报纸出版藏汉两种语言版本,每个版本中只存在藏文者汉文单一的语言形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语言使用习惯的不同,汉语版本的使用人群大多集中在藏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中,而在牧区等边远地方则更多使用藏文版。这样藏汉完全分流的传播方式,不仅使传播成本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鸿沟,更不利于文化的融合发展。而“阳光西藏”藏汉合璧的传播方式完全可以克服上述的缺陷,不用单一安排不同的编辑队伍,分别编辑藏文版和汉文版,极大减少了传播成本,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促进民族融合。

2.适应西藏地区语言环境和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西藏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在长时间的适应中,西藏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语言交流工具——藏文,由于缺少与外界的联系,藏文一直是当地的唯一交流工具。[1]直到今天,西藏地区的藏族群众占到90%的比例,这是西藏地区不可忽视语言环境特点。另外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普及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西藏地区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手机等网络媒体与他人交流和获得信息,而接触传统的受众越来越少。“阳光西藏”的目标受众主要是西藏地区的群众,依托和利用微信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进行藏汉双语传播,这是尊重少数民族地区受众语言习惯的必然选择,更符合新媒体发展潮流的要求。

3.保護西藏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融合

西藏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其民族文化传播扩展了传播渠道,丰富了传播方式。“阳光西藏”微信公众平台以西藏历史文化、民俗旅游,藏族歌舞为主要内容,利用双语传播的方式对西藏民间传统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有效的传播,对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独具民族特色的传播内容也贴近西藏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除了满足本地区受众的需求之外,藏汉双语的传播模式也可以使藏区之外的受众看到当地的发展现状和西藏独特的风土人情。

4.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接近媒体的能力,促进民族地区团结发展

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低门槛,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建立连接,而藏汉双语传播的模式使西藏群众获得了通过新媒体了解外部世界的途径。西藏群众通过新媒体获得外部世界的最新信息和知识,个人的水平和思维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对于打破高原封闭性有重要影响。作为西藏电视台的官方微信平台,“阳光西藏”承担着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引导舆论的责任,“阳光西藏”以藏汉双语的方式宣传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使这些政策能在西藏群众中得到有效宣传,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团结发展。

二、“阳光西藏”微信账号发展现状

1.采用藏汉合璧的传播方式

作为全国唯一的藏汉双语官方微信平台,这是“阳光西藏”最突出的特点,也是“阳光西藏”之外的其他微信平台永远无法超越的优势。“阳光西藏”自平台创立开始,便坚持藏汉合璧的传播策略,推送内容中的每一个文字,从文章标题到文章内容,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藏语文字在上面,汉语文字紧随其后,喜欢藏语阅读可以直接看藏文内容,不懂藏文的可以阅读汉语文字了解文章内容,极大程度上消除了语言的传播障碍,扩大了受众接受范围。这种藏汉合璧的传播方式与《西藏白话报》有极大的相似性。

2.内容丰富,表达手段多样,兼顾信息传播和宣传功能

作为西藏电视台的品牌延伸,“阳光西藏”依托于西藏独特的文化和特色,对自己的品牌定位清晰,推送内容稳定。[2]专注于提供符合自身西藏传播特色的差异化信息,并且兼具信息传播、娱乐、宣传的多种功能。

“阳光西藏”每天推送内容的头条一般为领导人的日常活动和与西藏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消息之类的硬新闻,以这样的方式在网络空间继续发挥着自己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的职能,迅速及时的新闻消息也在很大程度上服务和指导了群众的日常生活。

3.影响力不足

本文通过清博大数据平台对阳光西藏的运行状况和影响力开展研究,时间区间为2017年12月10日到12月16日的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数据统计可知,“阳光西藏”在一个星期之内的文章发布总数为28篇,超十万文章阅读数为0篇,文章阅读总数多于十二万,平均阅读数为4545,文章总点赞数为553,平均点赞数为20,最大阅读数为12808,最大点赞数为84,相比于文章阅读数,点赞量相差甚远,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微信用户缺乏点赞习惯,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阳光西藏”缺乏优质内容激发读者的点赞欲望。展现公众号实力的WCI值为744.92,总排名位于11280,表明西藏旅游类微信平台的竞争力和传播力不大。

三、“阳光西藏”的不足与改进策略

1.组织专业团队,重视微信平台运营管理

“阳光西藏”目前没有专职的运营团队对微信公众号进行运营,大多为西藏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为微信平台供稿,体现出对微信运营没有足够的重视。如果没有专职人员对发布内容精心设计与安排,不能与粉丝实现即时有效的互动,之前积累的粉丝和影响力会很快成为泡影,继而变为“僵尸号”。想要打造一个有影响力并且内容优质的双语公众账号,要建立专业的双语运营人才团队,保证充足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并且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有效地激励措施,从而提高团队的积极性。

2.搭乘新闻便车,构建主题化内容生产新模式

当今时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是传播之源,是思想之魂,对内容资源的抢夺在新媒体平台更加激烈。“阳光西藏”的信息传达者是对西藏文化有强烈兴趣的用户,如果传播内容质量不高,很容易造成用户的流失。内容的生产能力已成为“阳光西藏”实现其双语传播策略的首要途径,是传播内容即时准确抵达用户的重要保障和条件。

“阳光西藏”的内容往往是固定的几个板块,如“歌曲” “藏历每日运势”等。通过固定板块化的内容生产,为“阳光西藏”建立了维持长久关注的核心受众群,有纪念珍藏价值的同时克服了传播内容碎片化的弊端。然而这样模式化的内容缺乏对社会热点的把握,吸引力不够。通常而言,实时热点最具有时效性,一些热点新闻更能够吸受众的阅读兴趣,“阳光西藏”在内容策划的过程中,可以搭乘热点新闻的便车,紧跟热点潮流,提高关注度,这种借力热点的方式为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支点,也吸引了更多粉丝聚合。

3.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多种传播渠道相融合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微信即时、互动等特点,微信公众号早已不是单枪匹马独自运作,需要在对不同平台的特点进行分析之后,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优势。目前“阳光西藏”微信平台与其它平台还没有建立合作和互通机制,多种传播渠道没有有机融合,缺乏跨平台良性互动。

首先,西藏电视台的媒介融合发展在西藏各类媒体中位于前列,西藏电视台新媒体产品涵盖了互联网 PC 端 “牦牦TV”、手机移动客户端 APP “爱特西藏” 和微信官网平台 “最心灵”、藏汉双语微信平台 “阳光西藏” “一网一端两微” 的新媒体内容平台布局基本形成[3]。“阳光西藏”可以通过板块的预先功能化设计,依托于技术手段与其它平台建立连接,打通与其它平台之间的壁垒。

4.数据化管理粉丝,强化与用户互动

若是想要通过微信平台实现品牌传播最大化,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传播本位主体的思想,通过互动与用户增加信任和了解,让互动成为建立双方关系的润滑剂。只有这种思维才能培养出“阳光西藏”在用户心目中的好感,同时增强用户黏度,建立和维持与粉丝用户群体的长期稳定关系。“阳光西藏”从平台设计到推送内容都缺乏与粉丝的有效互动,在推送末尾,用户只能点赞但是不能评论发表见解,想要提高与用户的互动性,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首先要提高回复的有效性,其次设计新颖的交互活动,为读者分享福利。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机制更新了传统传播理念,其战略意义应得到有效的重视,双语策略才可以在微信平台得到更好的体现。处于双语传播前沿的“陽光西藏”应该突破传统的“+互联网”模式,培育全新的“互联网+ ”思维,对提高微信号的运营能力加以重视。积极借鉴其他行业在微信平台运营方面的做法,尽快探索出适合西藏双语传播的独特运作道路,不断催生出双语传播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德仓.西藏民族区域自治背景下的藏汉双语新闻传播[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30-34+106.

[2] 彭晶.西藏电视台全媒体转型模式——微信公共平台与电视媒体的互动推送[J].西部广播电视,2015(08):67.

[3] 李玲.省级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方向——探寻西藏电视台传统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J].广播电视信息,2017(04):42-45.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
浅谈“互联网+”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应用
大学《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图书馆微信平台自动问答机器人语言体系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信息用户感知和效用研究
微信平台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电视新闻节目借力微信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
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