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打造生动形象的初中数学课堂

2018-06-07李尤新

教育界·上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生活

李尤新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如果教师教得枯燥乏味,呆板沉闷,学生就会昏昏欲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打造生动形象的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生动形象;初中数学课堂;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情,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创设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一、教学内容应难易适中,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和探索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增删,使难度适合学情,让内容贴近生活,并富有趣味性。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才会生动。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时,针对基础不同的班级要选择难度不同的题目,否则就会出现“吃不了”或“吃不饱”的现象。

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化,形象化

第一,在学习教学内容相近的知识时,可采用类比教学法来教学,让学生能触类旁通。如在学习“分式的性质”时,可先复习分数的性质;学习“三角形相似”时,可先复习三角形的全等。这样通过类比,学生更容易接受。

第二,巧作比喻,將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如在学习“移项”时,有的学生移项不变号,或没有移项也变号了,如对“”移项会得到“”。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教师可将“=”比作一座桥,等号两边的项比作“敌军”和“我军”,规定只有从桥(等号)一头跑(移)到另一头的人(项)才算是叛变(变号),而在同一头的人(项)不论位置如何改变则没有叛变(变号)。如此打比方,非常形象,但当学生掌握算法后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移项法则。

第三,针对学生易错的地方,设计不同的算法,避免计算错误。如解方程:

很多学生容易在去分母时出错,得:.

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是学生对有分母的项就乘以6,没有分母(即分母为1)的项没有乘以6;二是分子是多项式时,没有当成一个整体来乘。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计算,教师可让学生在草稿上作如下算法,并比喻成加“加双保险”。

(1)加“双保险”(加中括号与小括号):

(2)等式两边同时乘6,得:

(3)去中括号(去分母),得:

(4)去小括号,得:

(5)移项,合并得:

(6)系数化为1,得:

如此计算,学生就不容易算错了。

第四,抓住本质,排除干扰,重新画图,将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呈现。

第五,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如在学习函数图像时运用几何画板等来呈现,就非常生动直观。

第六,利用教具进行演示,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如在学习菱形的性质时,可用4根等长木条、4颗图画钉和两条橡皮筋制成一个可活动的菱形模型(木条作边,橡皮筋作对角线),通过拉伸菱形,让学生观察菱形的性质,一目了然;学习圆锥的表面积时,可以利用图画纸制作教具;学习追及问题时,可用两个橡皮擦扮作两辆车进行演示,均非常形象;学习三视图时,可把橡皮擦当作六面体,找出对面的数字;学习折纸类的习题时,可让学生动手折折。

第七,通过作线段图、列表等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如在一列数“1,3,17,31,……”中,第5个数是_______,第n个数是______。可以通过列表分析如下。

第1个数 第2个数 第3个数 第4个数 第5个数 … 第n个数

1 7 17 31

通过研究发现:2×12-1=1,2×22-1=7,2×32-1=17,2×42-1=31,2×52-1=49,所以第5个数为49,第n个数为2n2-1。若从列表中一时无法发现其规律,也可以取三个点(1,1)、(2,7)、(3,17)代入二次函数y=an2+bn+c,解出y=2n2-1,然后将第4个点(4,31)代入y=2n2-1,若成立则说明第5个数是2×52-1=49,第n个数为2n2-1,若不成立,再考虑其他规律。如此分析,学生就容易找出结果。

第八,巧用变式练习、一题多解、引例等方法,通过形象对比,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如求一个数的平方:

, , , ,

求下列各单项式的系数和指数:

,,,,

第九,相等的量用同一标记表示,可化繁为简。如相等的角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其他角尽可能也用这个字母表示。相等的线段用同一标记表示(如涂成同一种颜色等)。

第十,几何证明模块化,模糊变清晰,提高解答效率。在几何证明中,许多复杂的题目可以看作是由一些较为简单的、常见的模块构成的,所以记住常见的模块,就可以化抽象为简单。如求线段相等,往往会有“在线段AB上有C、D两点,若AC=BD,求AD=BC”,就考虑“线段的和(或差)”这个模块;在等腰三角形中,若出现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高或底边上的中线,则要考虑“三线合一”这个模块;若出现角平分线上有一点且到角的一边距离,就要考虑这一点到另一边的距离也相等。

第十一,不改变条件,适当改变图形形状,暴露条件的本质,抽象变形象,提高解题效率。

第十二,利用赋值法,有些题目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具体化。赋值法所体现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即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未知数变成已知数。当题目中没有涉及某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且这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时候,我们运用赋值思想,将这个量设为某一个有利于计算的数值,从而简化计算,特别是比例、工程、行程、溶液、经济等问题常用到。

第十三,采用激情教学法,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的衣着要时尚些,语言要幽默些,形体语言要夸张些,感情要投入些,讲课要大声些,眼神要丰富些。总之,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和点燃学生,点爆课堂氛围。注意开展丰富化、互动化、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尽可能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益庆.如何打造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10):39.

[2]王琳琳.如何打造精彩的数学课堂[J].神州,2013(33):196.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生活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生活感悟
如何构建快乐的初中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探究
无厘头生活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如何充分发挥留守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