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2018-06-07廖日丽

教育界·上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课外写作

廖日丽

【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与运用汉语,增加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还应当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文章针对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進行语言积累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积累;课堂;课外;写作

目前,小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已经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过多的讲解与分析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导致输入的信息变少,积累不足。此外,一些教师还将各种练习翻新,阅读整篇文章与整本书的时间较少,加上现代传媒手段的兴起,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介入,代替了大量书面语言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用于读书、体会书面语言的时间少了很多。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中积累语言

语文课堂是学习文学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培养文学素养的最佳平台,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

(一)赏读理解促积累

在教学中,想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就应当激昂处激昂,委婉处委婉。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投入感情,生动自然地表现语言。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应当让学生去认真读,反复读,由此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以《拉萨的天空》一文为例,作者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清澈湛蓝,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文章用词准确且生动,比喻也非常贴切,对拉萨天空的描写非常细致,而且相当形象。在上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听配乐朗诵,或者让学生观看西藏的图片与录像,由此调动学生对西藏的向往之情。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朗读,学生就能够记住优美的词句,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顺利积累语言。

(二)迁移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借助单元主题的内容,为学生恰当补充材料,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例如苏教版第一单元《春天的画卷》一共包含了四篇文章,其中《走,我们去植树》属于现代诗歌,描绘了孩子们参加植树活动的场景,《第一朵杏花》描写了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燕子》描写了燕子与春天的美,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古诗两首》包括《江南春》和《春日偶成》。单元练习的设计也与单元主题相呼应,通过这些课文的阅读,学生就能够使用课文中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在此过程中就能积累更多语言。

(三)分类总结

语言积累首先要选择好的积累对象。在日常学习中,在学生对积累产生兴趣后,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材料作为积累的对象。此外,学生还需注意系统积累,即围绕某个专题分类进行积累。例如积累文学描写中的片段时,可按照人物、场面以及活动等分类;景物部分可按照地理、天文以及气象等进行区分;植物可按照花草树木进行分类……采用此种积累形式,便可达到“以类行杂”的效果。

二、发掘课外积累点

(一)课外阅读,名篇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外,还需发掘课外积累点。如教师应当按照学情与教学需求,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可按照学生的年龄进行分类推荐。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推荐童话故事等有趣的读物;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推荐一些情节有趣的故事,如历史故事或科幻小说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推荐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教师也可从教学需求入手,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如学习完《景阳冈》与《三打白骨精》后,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水浒传》《西游记》等。如此便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对选段内容的把握,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品味语言,赏析语言,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二)观看节目,娱乐积累

随着电视、网络的普及,人们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小学生接触语言文字的途径越来越多。如语言生动有趣的综艺节目、语言条理清晰的新闻节目,经常让学生在看节目时吸收多元化的语言,就能够使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由此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小学生在观看节目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会影响他们的阅读体验,那么聆听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的含义,让学生接受文字熏陶。例如,综艺节目《朗读者》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情境,就算是学生不认识的字、词,不熟悉的文章,通过节目主持人的情境铺垫、音乐的渲染以及朗读者的深情朗读,可以帮助小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文本,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到人生道理,从而在倾听中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语言积累。

(三)融入生活,体验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经常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中,积累常用的谚语,留意周围的标语与广告词等,并将其运用到日记中。学生学会品味生活,积累的语言才能够充满灵性。此外,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将头脑中的语言材料进行组合,将其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此便可长期记忆。

(四)复述材料,完成积累

复述是指将看到或听到的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如读完一篇好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复述文章的大意;在学生看了一部电影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复述电影的情节及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画面;在学生听到或经历了一些有趣的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跟家人复述这些趣事。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复述。这些都是复述的过程,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的演讲,使他们在建构自我语言的展示中完成语言的积累。

三、在写作中深化语言积累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抓住迁移练习的特点,引导学生积累与沉淀语言素材,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语言,这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最好方式。例如《东方明珠》一文中有一个词语“五光十色”,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摘抄一些如“五光十色”这样的词语,同时选择其中两个进行造句。对于此种练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摘抄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随后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在写句子时,教师可提醒学生灵活使用练习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在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既能激活学生自身的语言沉淀,还可吸收更多新鲜的词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对用词准确、选材新颖的学生进行表扬与奖励,激发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驱动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既能够激活学生的语言沉淀,还能使学生及时吸收其他的词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丽.注意有机延伸 升华语言训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积累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09) :59.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课外写作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